5月3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人民需要這樣的教育家”專欄刊發《章開沅:泛舟史海,嘉惠學林》。其中講述了章開沅先生治史問道、樂教愛生的故事,也追憶先生的治學精神與高尚品格。
章開沅,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1951年入華中大學,即現在的華中師范大學,在歷史系先后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直到1984年,當時華中師范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更名前)院長換屆。民意測驗中,章開沅先生因在辛亥革命史、中國教會大學史、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等諸多學術領域均有開創性貢獻,著述宏富,得票第一,破例由教授直接當選院長。
也正是章開沅先生擔任院長的第二年,該校就由原來的華中師范學院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而他也開始實施針對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的一系列改革。
特別是對于華中師大當時面臨的本科教育脫離“培養中小學教師”目標、師生情緒低迷等問題,章開沅先生明確提出“本科為本”,推出了一攬子教學改革舉措,其中包括:
改學年制為學分制,修訂26個專業的學分制教學計劃,由分化的單科體系逐步變成綜合性知識體系;
鼓勵教師自編教材,以彌補部分教材內容與時代脫節、新開設專業缺少教材之憾,他帶頭垂范;
利用教學質量評估、教學評獎等機制,激發教師教學熱情,明確要求各系教學第一線的教授、副教授應占教師數量1/3以上……
最終,章開源先生的本科教學改革有效激活了師生教與學的熱情,也顯著提升了該校師范生的培養質量。
正是得益于章開源先生在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方面的改革,該學學科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歷史學科成績顯著。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華中師大的中國史獲評為A類、并列第5名;歷史學專業也入選了教育部“雙萬計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以及在2021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名單的通知》中,華中師大以章開沅先生命名的“開沅”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也成功入選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
從目前來看,該校歷史學“開沅”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人才培養成效確實顯著。近兩年的人文類專業,考研分數居高不下,而華中師大“開沅”班則以升學率70%的成績單打破了許多考生對“歷史學”這一文科專業的刻板印象,也從育人成果達到了“拔尖人才”培養的預期。
另外,從師資方面來看,華中師大歷史學院可謂是人才濟濟,現有專職教師74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導師29人,以及馬敏、朱英等為代表的一批杰出學者。而這74位教師中,教授承擔本科生課程的比例為100%。他們多是通過開設課程、開展講座、將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等措施,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可見,華中師范大學作為教育部6所直屬師范院校之一,其“開沅”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以歷史學科為主體,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進育人機制等舉措,著力開展歷史學專業拔尖人才的培養。因此,考生如果對歷史感興趣,華中師范大學“開沅”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