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事件在增多,應該大家都有體會,因為很多粉絲反映非法的違規的網貸催收越來越猖獗,他們也能準確的說出借款人親朋好友的信息,而且還定向的發送各種騷擾式的催款信息。同樣現在大家接到的垃圾電話也是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能夠準確講出電話主人最近所做的事情。
不過網警也在行動,最近公安部門公布了兩個案例,也讓大家看到了侵犯個人信息的騙招和處罰。除了網絡上利用Python技術偷取個人信息,現在在嚴打,其他線下偷取個人信息的事件也不少,其中不少公司還是打著法律服務的名義,買賣公民的個人信息呢!
浙江省網警打掉了一個非法查檔服務商,委托人是一家法律服務咨詢公司,他們想進行催收和起訴,但是缺少欠款人身份信息,那么也就意味著很難立案以及很難催收。于是雙方勾結,非法查檔服務商利用自己的技術便利,以每次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價格收取“調檔費”。現在這種行為屬于刑事犯罪,因為他侵犯了公民的個人隱私。
如果是一筆合規合法的借款,一般都會有著完備的合同,清晰的資金流水,以及借款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或者掃描件等等。這些信息如果完備是足以可以到法院立案的,不存在任何的立案障礙。那么在這個事件中,為什么他們要花錢購買呢?
很有可能他們其實就是網絡非法借款合作的催收公司。因為本身是一個違規的網貸或者其他性質貸款,最終他們缺乏借款人的信息以及借款資料,所以就會找那些非法的信息商調取資料,又偽造一些有著所謂電子簽的借款合同,到法院進行起訴,或者經營性非法催收。這才是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
現在非法催收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他們利用借款人不懂法律,或者不能及時維護自己權利的漏洞。還是進行各種違規的催收,如果催收無果,他們就會想著辦法進行批量起訴,因為據數據調查,很多借款人接到立案通知后不會及時應訴,也不知道如何應訴。那么有可能在缺席的情況下,形成有利于催收方的判決。
有了法院判決,他們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將欠款人信息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續很有可能不但能拿回欠款,還能得到高額的罰金以及高額的罰息。未來一定要嚴打非法催收,更要嚴打那些非法起訴。面對違規違法的網貸或者其他欠款,借款人也要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反擊,包括向公安機關報案以及積極在法院應訴。否則有可能陷于自己于不利之中!
另外在甘肅金昌公安局,也披露了一起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案件。房產銷售人員得到公司系統內登記的各種買房聯系人的信息,于是將售樓部登記的戶主姓名、聯系電話、房屋地址等個人信息非法提供給他人方某,方某于是將這些信息賣給做新房裝修的相關人和公司。這些公司于是開始定向的打所謂的營銷電話。通過販賣信息,各方都進行了獲利。
我們可以想象,這些公民的個人信息經過販賣之后,后續有可能就會大規模的被賣來賣去。賣家具的、房屋出售的以及各種推銷詐騙電話也會接踵而來。輕則對民眾的生活造成騷擾,重則可能還會受詐騙而失財。所以打擊這種犯罪還是要從重從快。
這個販賣個人信息的黑江湖,就是要嚴厲打擊、持續打擊,絕不能手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