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悉歷史都應該明白四大發明明明產生于我們這片大地,但卻在別的地方生根發芽。甚至在鴉片戰爭時期,別人還用我們的四大發明來打開我們的國門。而祖宗的榮耀在一瞬間變成了災難,最終讓這片大地深受其害。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四大發明會成為別人的嫁衣呢?而在別人的嫁衣背后,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呢?下面我們就從歷史的實際情況出發,然后根據具體的史料分一下,為什么這些發明沒有開花結果呢?
首先就是指南針,它最早產生于先秦時期,用來行軍打仗和航海,同時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司南。古代行軍必是羅盤開道,然后再配合行軍地圖來實現其戰略目的。這本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問題是它跑偏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沒有重視指南針的導向性,反而好奇于磁鐵的吸附性。在當時有一種游戲叫斗棋,那就是利用磁鐵的吸附性來完成的一款游戲,甚至在漢武帝時,他用五利將軍來冊封那個研究斗棋的人。而且秉著萬物皆可祭祀的原則,羅盤也被用于祭祀活動中。
雖然古代沒有禁止民間使用羅盤,但窮卻是最好的禁止符。古代人連飯都不飽,哪還有錢來研究羅盤呢?而唯一使用羅盤的就是謀生工具,比如風水里的羅盤以及盜墓等使用的堪輿風水工具。而對于軍隊來說,不管是指南車還是指北車都過于龐大,再加上宋代以后基本以防御為主,于是羅盤的發展也就停滯了。不過羅盤再怎么發展也是利用磁場的導向性,因此指南針也是四大發明里面差距最小的發明。但這一發明卻在大航海時代受到重用,因此這就像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司南
其次就是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從表面看紙張有很好的用途。但影響需求的唯一阻礙就是貧窮,貧窮可以治好一切需求除了衣食住行。而古代有個詞叫洛陽紙貴,雖然這句話的本意是為了形容作者才華很高導致作品暢銷,但從側面也說明古代紙張的昂貴。而在古代賣紙不是一張一張賣而是一刀一刀賣,一刀切下的紙都是固定的,然后以固定的價格賣出。歷史記載紙張最貴的時候從800文一刀漲到了3000文一刀,古代有個成語叫鑿壁借光,而事實上這樣沒有筆的情況不是少數。
在那個餓殍遍地的時代,擁有筆墨紙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種奢望。那時候流行一個詞叫借書,比如那些讀書人用過的書都會賣給那些讀書人,然后就流行一種現象:一書傳三代,人死書還在。有時候書上面的字都看不清了,然后就用筆照著寫。而沒有紙就用筆蘸著水在石頭上寫,甚至上個世紀,我們村很多人買不起書本依然存在著這種情況。好時候念書很多人交不起幾十的書本費,就把其他年級的書借來用本子一篇課文一篇課文抄。然后還因為新書太少上課沒抄到,最后拿個本子濫竽充數。
雕版印刷術
最后就是火藥,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但慢慢就不正常了,唐朝時為了迎合君主的需要紛紛應用于道士煉丹。后來更為了貪圖享樂紛紛應用于煙花爆竹,因此火藥便為別人做了嫁衣。當蒙古進攻襄陽用回回炮打開襄陽城門的時候,這打開的又豈只是城門,簡直是老祖宗的臉面。其實這時候西方已經開始使用火藥了,起碼當時已經和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了,然后敵人的火藥越來越先進,而我們對于煙花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而毋庸置疑的是,我們與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雖然明朝有神機營專門使用火器,但這對于一個民族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而民間也很少有人使用火藥,有時候偶爾用來開山炸石,但即使是這樣,雷管等也得到了不小的發展。但歷史比的不是誰在發展。而是誰發展的更快,再加上君主對這些“奇淫巧匠”的不屑。然后我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當英國打開我們國門的時候,國人的恐懼程度絲毫不亞于地球人看到大怪獸。滿清引以為傲的八旗這一刻便成了跳梁小丑,一場雙邊的戰爭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兩萬人的英軍讓人口多達萬倍的大清瑟瑟發抖,我們種下的果實被我們拋棄不說,還在別人手里開花結果。
火藥
縱觀四大發明歸根到底就是缺乏百姓基礎,任何王朝的壟斷歸根到底就是滅亡,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們縱觀歷史。但凡那些傳承苛刻的技藝都是滅亡最快的。而只有那些易上手對于百姓有好處的技藝,才會在民間經久不息的發展。王朝說白了只是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且隔行如隔山,即使干也是外行領導內行。又怎么可能干好呢?明清大肆編篡典籍,結果就是大量典籍在過程中被毀,而只編出沒有一點可信度全為帝王服務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幾年前的文化一瞬間全部歸零,這著實可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