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退稅、輕旅游,三股力量交織之下,一場以“旅游出口”為名的特色經濟變革正在中國上演。
上海武康大樓路口,最近每個周末都擠滿了打扮時尚的韓國年輕人。這條充滿歷史韻味的老街,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成為韓國游客心中的“必游之地”。
自2024年11月中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以來,上海街頭“韓量”飆升。攜程數據顯示,免簽政策實施后,上海的韓國入境游客訂單同比增長超180%,環比增長超40%,“周五下班去中國”的話題一度登上韓國社交媒體熱搜榜。
同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地上演。
2025年春節期間,跨境游整體訂單同比增長三成,入境游與出境游呈現“雙向奔赴”的態勢。到了一季度,921.5萬人次外國游客涌入中國,同比激增40.2%。
中國“旅游出口”,真的爆了!
1.“旅游出口”
在商品出口遭遇全球經濟逆風的時候,中國正悄悄打開了另一條通道——“旅游出口”。
何謂“旅游出口”?
簡單來講,既然中國的產品出口受阻,那干脆“進口”外國消費者到中國。通過一系列政策,降低外國人入境門檻,吸引外國人來中國消費。
圖源:新華社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旅行服務進出口突破2萬億元,達到20511.5億元,同比猛增38.1%。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旅行服務的出口增速,同比增長156.8%,遠超進口29.3%的增長率。這意味著,外國人在中國的消費正成為服務貿易的強勢增長點。
從時間上來看,今年春節是中國“旅游出口”的里程碑時刻。攜程報告顯示,跨境游整體訂單同比激增三成,入境游表現尤為亮眼,境外游客在華門票預訂量增長180%,酒店訂單增長超60%。
從支付數據上,也同樣印證了消費熱潮。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25年春節假期,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筆數較去年春節暴增124.54%,交易金額增長90.49%。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指出:“商品貿易已達階段性高點,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增長潛力顯著?!?/p>
旅游出口正在填補傳統商品出口的增長瓶頸,而支撐這一增長的,是一系列實打實的開放政策。
2.政策發力
自2023年底至2024年底,一年時間中國先后對38個國家實行免簽,累計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2024年,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高達2011.5萬人次,同比飆升112.3%。
不僅如此,政策紅利仍在持續釋放。2024年底,中國將過境免簽停留時間由72/144小時統一延長至240小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入出境點,并大幅擴大停留活動區域。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免簽“名單”不斷變長,彰顯了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以更大范圍的開放、更深層次的合作與各國共享繁榮。
政策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今年“五一”假期,外國人入出境111.5萬人次,其中免簽入境38萬人次,增長72.7%。
開放政策敞開國門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外國游客“愿意來、留得住、花錢爽”,考驗的是系統性的便利化改革,支付環境優化成為關鍵一環。
文化和旅游部與相關部門合作,一方面推動“外卡內綁”,境外銀行卡可綁定支付寶或財付通在國內商戶消費;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內用”,越來越多境外電子錢包可在國內使用。
在解決了流量與支付的核心問題之后,離境退稅新政便成為了刺激消費的利器。尤其是今年“五一”前夕推出的“即買即退”政策引發購物潮,境外旅客購物時可通過信用卡預授權即時獲取退稅款,無需離境排隊。
新政首月即見成效:全國離境退稅筆數同比增長116%,退稅商店銷售額增長56%;“即買即退”業務辦理量暴增32倍,銷售額增長50倍。
圖源:新華社
深圳已經在全市設置400多家離境退稅商店,并設立“集中退付點”,北京一些商場甚至將退稅門檻降至200元,并在商場內設置即時退付點。
香港大公網指出:“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關稅,推高美國本土物價。中國優化離境退稅政策,使美國民眾來華旅游購物比在本土消費更加劃算?!?/p>
3.新的變革
中國旅游業的開放正在重構全球旅游經濟格局,“中國游”正從全球現象升級為深度體驗。外國游客不再滿足于傳統旅游景點,而是深入街頭巷尾,感受煙火氣息。
在杭州,來自加拿大的籃球少年在清河坊歷史街區體驗拔火罐;在河南登封,俄羅斯姑娘在嵩山密林深處練習少林功夫;在浙江麗水,津巴布韋青年米萊將自己制作的縉云燒餅和游人共享。
攜程集團副總裁秦靜觀察到:“如今外籍游客的在華旅游發生了變化。一是在目的地探索上越來越深入多元,除了北上廣深等熱門城市,成都、重慶、杭州、西安等也成為外國游客入境游首站的新選擇?!?/p>
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的外國博主前來中國深度打卡,他們的中國行視頻常與“unexpected”(意想不到)、“never imagined”(從未想象過)等關鍵詞關聯。
美國博主“Sammy and Tommy”通過144小時過境免簽來華后驚嘆:“本以為北京嘈雜,事實恰好相反。街上很多電動車,自然環境保護得很好,人們非常友好?!边@段視頻在YouTube收獲130萬觀看量。
在外國博主們反向文化輸出之下,更是激發了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對于中國旅行的好奇與期待。攜程數據顯示,近1/4入境游客今年兩次以上來到中國,“頭回客”變“回頭客”趨勢顯著。
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4月報告指出:“中國正在成為旅游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世界領導者。”
該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國內旅游市場將貢獻13.7萬億元經濟收入,支持超過8300萬個就業崗位。入境游的爆發性增長為這一預測增添了新變數。
免簽政策的全球效應已然顯現,旅游出口正在成為中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免簽政策持續擴大,當支付便利化不斷完善,當文化產品加速出海,中國的“旅游出口”正在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張閃亮名片。這種開放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國門開放,更是一種心理意義上的擁抱世界。
從商品出口大國到服務出口強國,免簽政策撬動的“旅游出口”變革,正在重構中國經濟的國際坐標。隨著各國游客帶著中國商品和文化記憶返回故鄉,這場流動的盛宴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