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國家代表團“尋味”江門,開啟舌尖上的文化交流
“江門的食品企業讓人驚喜”
6月10日,2025僑都(江門)東盟風情日活動在江門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駐穗總領事館代表、餐飲行業代表、華僑華人社團代表齊聚僑鄉。嘉賓們走進重點產業園區、食品企業、文旅項目,感受江門風土人情、品嘗僑鄉特色美食。
東盟國家代表團參觀蓬江區產業園。
江門美食獲點贊
活動當天,代表團走進蓬江區產業園,參觀江門頂益食品有限公司,了解江門食品產業發展情況。在全流程自動化的生產車間里,高速運轉的流水線勾勒出僑都制造的現代化圖景。這家康師傅華南區唯一的生產基地,自2018年投產以來,已形成輻射美國、澳大利亞、東盟國家的出口網絡,出口貿易逐漸成為新的業績增長源。
菲律賓國家級廚師赫爾南·克里斯蒂安·德赫蘇斯表示:“江門的食品企業讓人驚喜,自動化程度高,非常現代化。”
當前,江門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已開發300余款僑都特色預制菜產品推向市場。臺山市信利食品有限公司積極研發推出當歸玉竹烏雞湯、陳皮黑豆雞爪芋湯等預制菜,正通過冷鏈物流將“臺山味道”推向全球餐桌。
泰國駐穗總領事館領事吳盈如品嘗過陳皮黑豆雞爪芋湯后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吃雞爪芋,味道讓人驚艷,而且還有暖胃的功效。”此次江門之行,吳盈如用“驚喜”一詞概括。
除了預制菜外,臺山市信利食品有限公司的油醋汁、沙拉醬、黑胡椒汁、番茄沙司、蝦米醬等產品也遠銷海外。“我嘗了蝦米醬,與我們當地的風味十分相似,引入菲律賓應該會受到食客喜愛。”赫爾南·克里斯蒂安·德赫蘇斯說。
新加坡駐穗總領事館副領事吳詩琦表示,中國和新加坡是友好近鄰和重要伙伴,雙方交往歷史悠久。當前新加坡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江門特色食材豐富,食品產業基礎穩固,期待未來可以在食品領域開展更多合作,助推兩地食品產業協同發展。
跨越國界的風味共鳴
美食交流環節,東盟國家駐穗總領事館代表、餐飲行業代表,以及江門食品產業、餐飲行業代表相互品鑒美食、分享心得。臺山籍新加坡僑胞伍海峰帶來具有濃郁新加坡特色的美食。他說:“臺山食材品質上乘,將其與東南亞烹飪方式結合,能創造出獨特的美食風格,深受食客喜愛。”
品鑒過程中,多位嘉賓點贊江門菜品特色。赫爾南·克里斯蒂安·德赫蘇斯說:“江門的菜品十分精致,很多菜肴加入陳皮后,風味層次豐富,味覺體驗獨特。”
菲律賓駐穗總領事館領事秦芙若表示,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和美食,江門與菲律賓的飲食文化既有相似之處又各具特色,比如兩地都鐘愛煲湯,且在烹飪工藝上都非常講究。
這種味覺共鳴,源于江門與東盟深厚的人文淵源。江門是中國僑都,超過30萬名江門籍僑胞旅居東盟各國,為促進雙方交流、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此過程中,江門籍華僑華人把江門飲食文化帶向東盟國家,也從東盟各國帶來當地特色美食,相互借鑒交融。在江門,各式東南亞風情的餐廳深受本地人喜愛,而在東盟國家,來自江門的特色調料和食材也逐漸融入當地的佳肴,一些創新菜品甚至在國際烹飪比賽上獲得殊榮。
活動中,嘉賓們還參觀了鳳鄉玉懷文旅項目。該項目是江門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探索“文化旅游+美麗鄉村”特色發展之路的有益嘗試。項目依托當地溫泉特色旅游業,整合農業資源、藝術資源和營地資源,規劃建設僑鄉文化商業區、研學教育區等板塊,目前已完成首期民宿與熱帶水果科普園建設并試營業。
越南駐穗總領事館領事范光興表示,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江門作為工業強市與農業大市,在食品加工、文旅融合等領域潛力巨大,期待雙方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深化多領域交流合作。(文/蔡昭璐)
江門3鎮上榜“2025鎮域經濟500強”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我市鎮域經濟發展再傳好消息:6月5日,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鎮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5中國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揭曉“2025鎮域經濟500強”,江門共有3鎮上榜,分別是江門開平市水口鎮(213位)、鶴山市共和鎮(251位)、蓬江區杜阮鎮(457位)。
記者了解到,與2024年榜單情況相比,共和鎮上升42位,水口鎮排名保持不變,杜阮鎮為首次上榜。
水口鎮是全國重點鎮、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首批重點工業衛星鎮,也是全國三大水暖衛浴生產基地之一。2024年,水口鎮扎實推進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主平臺建設,基地(西片區)成功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1個,總投資25.3億元;全年落實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8個,總投資15.78億元,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共和鎮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也是鶴山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之一。近年來,該鎮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培育了世運電路、博盈特焊兩家上市企業,并吸引欣龍裝備、富華機械、得潤電子等龍頭企業落地投產,鎮域經濟持續壯大,在全國千強鎮中位列第431名。同時,鶴山工業城(共和鎮)搶抓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重點主平臺政策機遇,2024年新引進超億元項目19個,計劃總投資101.35億元。
杜阮鎮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坐擁“嶺南百景”叱石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杜阮涼瓜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近年來,該鎮全域作戰打好工業立鎮、風貌提升、鄉村振興“三張牌”,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其中,創新打造“涼瓜+”產業生態,聯動叱石風景區、蘭石公園打造旅游環線,推動“地理標志杜阮涼瓜風情展廊”建設,促進三產協同發展,產業鏈年產值近1.3億元。(文/皇智堯)
代表江門出征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奪“1冠2亞”
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6號船)在比賽中奮勇爭先。 受訪者供圖
6月7日至8日,由香港旅游發展局與中國香港龍舟總會聯合主辦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在香港尖沙咀東部海濱舉行,吸引了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90支隊伍參賽。其中,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代表江門出征,與來自全球的龍舟勁旅展開角逐。
本屆比賽規模創歷史新高,兩天時間共進行80場激烈角逐。比賽采用標準龍舟500米直道競速形式,設有混合錦標賽、國際公開錦標賽、女子錦標賽等多個競賽組別。
賽事期間,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化身”兩支隊伍,參加不同組別的比賽——“江門市代表隊”參加粵港澳大灣區錦標賽;“中國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參加國際混合錦標賽和國際混合金杯賽。隊員們一路劈波斬浪,最終不負眾望,在3項賽事中表現出色,斬獲粵港澳大灣區錦標賽冠軍、國際混合錦標賽亞軍以及國際混合金杯賽亞軍。
據了解,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是新會本土的實力強隊,該隊伍保持常年訓練,每天訓練約6小時,并在今年農歷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將訓練時間增至8小時,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各項賽事。該隊隊長龍增林表示:“我們又一次證明了實力。希望今年能登上更高的領獎臺,爭奪更多的榮譽。”今年以來,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已在多項大型賽事中嶄露鋒芒——5月24日,在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寶安)茅洲河龍舟賽斬獲灣區男子組500米冠軍;5月28日,在廣東省第七屆傳統龍舟“大有杯”爭霸賽中斬獲比賽冠軍。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賽事過后,新會泓達堂陳皮龍舟隊將繼續投入緊張的訓練中,備戰7月在德國舉辦的世界龍舟錦標賽,為家鄉、國家爭得榮譽。(文//任曉盈)
非洲加納友人喊話:
“快來江門吃荔枝!”
采摘現場,Juliana女士與McCarthy Raphael先生為江門荔枝“代言”。
“Yummy!Yummy!”昨日下午,江門鶴山市宅梧鎮荷村村一片荔枝園里,來自非洲加納的Juliana女士現場采摘荔枝嘗鮮,直呼美味、好吃。
Juliana此次來中國,是應邀參加即將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適逢當下正是廣東荔枝大量上市的時節,Juliana在江門友人極力推薦下,來到宅梧鎮現場采摘荔枝,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現場采摘荔枝。
“昨天,我已經吃了荔枝,今天是我第一次親手采摘荔枝,對比起來,今天的荔枝更鮮甜多汁。我相信,這些荔枝運到我們國家的話一定會很受歡迎。”Juliana說。
果園現場,泛紅的荔枝掛滿枝頭,由于營養豐富、色澤艷麗,她一邊采摘,一邊拍視頻發給加納的親友,向他們介紹中國這款特別的水果。
一同參與采摘的還有McCarthy Raphael(馬雷虎)先生,這位在江門從事制造業30多年的加納朋友說,在江門這些年也沒少吃荔枝,但到果園采摘還是第一次。“我喜歡甜的,現場摘的荔枝感覺比市場買的更甜。”
“快—來—江—門—吃—荔—枝!”采摘現場,馬雷虎逐字教Juliana發音,一起給江門荔枝來了一次“國際代言”。
宅梧鎮荷村村是江門的荔枝主產區,品種以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為主,桂味荔枝在當地更是有約160年的種植歷史。
據悉,荷村村今年荔枝迎來大豐收,預計總產量超250萬公斤。宅梧鎮計劃于6月21日舉辦荔枝文化節,通過“荔枝+文旅”,吸引各地游客前來采摘品嘗美味荔枝,開拓“農旅經濟”發展新路徑。(文/張茂盛)
珠肇高鐵將軍山二號隧道貫通
近日,由廣東鐵投集團所屬珠肇鐵路公司出資建設、中鐵七局承建的珠肇高鐵江機段7標將軍山二號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珠肇高鐵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
珠肇高鐵是廣東省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鐵,是珠江兩岸協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性高鐵,連接珠海、江門、佛山、肇慶,主線接入規劃中的珠三角樞紐機場,其中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將成為深圳至南寧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串聯江門站與珠三角樞紐機場,實現軌道與航空無縫銜接。(文/圖 畢松杰 翟剛 尼康)
“西江之眼”正式動工
江門首座巨型摩天輪落戶沙坪街道,預計今年國慶假期試運營
近日,由鶴山西江美岸文創園投資1600萬元打造的“西江之眼”摩天輪正式動工,標志著江門第一座巨型摩天輪(A類游藝設備)在鶴山沙坪落地生根。
根據規劃設計,“西江之眼”摩天輪離地高度為80米,配備30個球形透明轎廂,每個轎廂設計容量為6人。坐上摩天輪,可全景飽覽一江兩岸的風光。日新月異的鶴山沙坪城區、雄偉挺拔的九江大橋、蒼翠連綿的大雁山、奔流不息的西江,將盡收眼底。(文/張澤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