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3日以色列和伊朗開戰以來,伊朗已經向以色列發射了近400枚的各型彈道導彈,并發射了數百架無人機。到目前為止,以色列因為這場導彈互射已造成24人死亡,500多人受傷。
海法、塔姆拉、巴特亞姆、佩塔提克瓦以及特拉維夫和周邊地區都遭受了重大物質損失,其中損失最為嚴重的工業設施是位于海法的巴贊煉油廠,它是以色列最大的煉油廠。
此外,諸如以色列國防部、位于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等重要機構也都沒有能幸免于難,紛紛遭到了伊朗導彈的襲擊。有視頻顯示,伊朗發射的彈道導彈精準的落在了特拉維夫郊區的軍事建筑群附近,其中包括以色列情報部門的建筑群,但尚未證實具體設施是否遭到襲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襲擊的強度(就發射的導彈數量而言)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 6月13日戰火剛剛燃起的那個晚上,伊朗一次性向以色列發射了大約200枚彈道導彈,而到了昨天估計這個數量只有20到30枚左右。
根據以色列方面給出的最新戰報顯示,該國空軍在連續的空襲中至少摧毀了伊朗本土120個地對地導彈發射器,這個數量相當于伊朗擁有的全部導彈發射器的三分之一。
并且現在伊朗這個擁有著1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已經徹底喪失了制空權,以色列的戰機在這里基本就等于進入到了無人之境,可以肆意妄為,這才是最為可怕的。
此外,伊朗僅有的一些戰機在這段時間里也成為了以色列空軍打擊的目標。
比如在昨天以空軍戰機對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座軍事基地進行了精確打擊,摧毀了兩架伊朗空軍的F-14戰斗機。
目前伊朗空軍一共列裝有38架F-14,另外還有30架左右的米格-29,這些戰機就是伊朗空軍最為頂級的戰力了;一旦它們有所閃失的話,接下來伊朗所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說到這里也許就有人好奇了,為什么在戰爭持續的這幾天里我們很少聽到有關伊朗戰機起飛迎敵的報道呢?
畢竟伊朗想要保衛自己的領土,用戰機打對手的戰機才是比較明智的選擇,更何況現在以色列戰機來到伊朗攜帶的絕大多數彈藥都是空對地彈藥,即使伊朗戰機性能不濟,起碼也能周旋幾個來回。
那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呢?
這里引用以色列一位參與“崛起的雄獅”行動首波次攻擊戰斗機駕駛員的原話來解釋一下(至于他說的是真是假,大家自行判斷吧);
這位代號為“N”的少校說,在進入到伊朗領空之后我們幾乎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最近伊朗的媒體說他們的戰機與我們的戰機發生了空中纏斗并擊落了幾架戰機,這種事非常的好笑,因為我根本就沒有遇見一架與我們對峙的伊朗戰機...
當然了,在剛剛進入到伊朗領空的時候,我們的確看到了伊朗的戰斗機從空軍基地起飛,但是他們并沒有來攔截我們,而是朝著伊朗中部方向飛去,不多時這些戰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N”少校還補充道:盡管以色列國防軍做好了應對伊朗猛烈反擊的準備,但伊朗的抵抗遠比預期的要弱,我們設想的戰爭會遭到更猛烈的抵抗,可結果是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被完美實施了,無論是打擊地對空導彈陣地還是防空系統,我們都在早期行動中就將其壓制住了,開局非常成功。
這就是現在伊朗空軍的反應,沒有戰機出戰迎敵,偶爾有幾架也都是直接起飛就逃跑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個人分析,除了戰機性能和狀態較差之外,就是伊朗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和專業程度不如天天都在作戰的以色列飛行員。面對在實力上絕對碾壓自己存在的對手,趕快跑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了。
伊朗的攻擊力度在減弱,以色列那邊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以色列空襲伊朗本土的戰機數量隨著戰爭的持續也在減少;第一次襲擊時他們罕見的出動了超過200架戰斗機參與襲擊,現在只有不足50架了,伊朗和以色列的對峙強度減弱表明雙方的戰力似乎已經到達了極限。
對雙方而言,現在決定戰爭走勢的關鍵因素并非是彈藥庫存,而是運載/發射裝置的庫存。以色列發動襲擊需要大量的戰機、空中加油機以及強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伊朗武裝部隊則高度依賴于正在使用的機動彈道導彈發射器。
至于以色列國土防空的表現,就其面臨的導彈數量而言,它們的表現起碼現在來看性能仍然是令人滿意,因為它們能夠攔截絕大多數導彈。盡管有圖片或視頻顯示,以色列的攔截導彈也會出現故障,無法擊中來襲導彈,但這就是真實的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