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外部世界基本亂套,俄烏、哈以、印巴,還有最近以色列突然打伊朗。復雜的國際政治博弈,我就不談了,在立場先行的輿論場很難把這事說清楚。那就收回來,從立場和原則角度,聊聊我怎么看國際之間的沖突。
如果完全立場先行,那就會主動為支持的一方尋找理由,比如俄烏中,挺俄者常引用一句名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當然是戰略戰術的經典,可立場反轉后,以色列對伊朗發難,同樣挺俄者往往反對以色列,便常常忘記這句名言。你看,立場容易讓人忘記原則,反而容易引起價值觀的混亂。
“唯立場論”失效后,便走向“唯利益論”,又有一句名言,沒有永恒的朋友,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便比立場論進了一步,開始動用工具理性。好處是有了共識的基礎,支持誰反對誰,要判斷是否對“我”有利。缺陷是利益分為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短期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好像可以以此來壓制敵人。但敵人的敵人,也可能是另一個敵人,因為一個惡棍的敵人也可能是另一個惡棍。此時就要分辨,能帶來短期利益的盟友,是否會損害長期利益。關于“利益”判斷的不一致,往往可能引發新的分歧。
我更傾向于一種建立在基本利益基礎上的“價值論”,無論人還是國家,都應該有基本恒定的原則和價值取向。而對一個國家來說,只要不是生死存亡之際,就犯不上飲鴆止渴,那么就要從長期利益出發。能在長期利益中取得一致的,往往是“志同道合”者,也即價值取向基本一致。比如伊朗算是一個硬骨頭,可當這個國家被狂熱信仰所控制,那就是個難以預計的炸彈。我們無法站在一個世俗國家的角度,來預判這種狂熱國家的行動,因為在底層價值觀上背離,那就隨時可能遭遇背刺。因為,宗教信仰和世俗目標有著本質差異,世俗國家至少是在“過好日子”的基礎上,再談制度和分配機制,狂熱信仰則要打造一個完全的理想世界,我們稍微用一點現代科學和理性來思考,就知道這種烏托邦是癡人說夢,但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
在“價值論”的基礎上,可以借此反思自己,到底秉持怎樣的價值原則。這種價值原則在法律、文化和思想層面上能達成一致,知行合一,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當然,如果連漂亮話都不說的國家更可怕,因為臉都不要了。經過價值取向的篩選后,才知道哪些人要永遠防備,哪些看似敵人的國家其實可以談、可以博弈,別急著喊打喊殺。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揭示了一條普適法則:在復雜博弈中,被動防御往往成本更高,主動破局的關鍵在于審時度勢、精準發力。打得一拳開的前提是“審時度勢”,所謂時與勢,不僅是對當下局面的判斷,更是基于長期價值的決策。我對民間那些輕言戰事的聲音很警惕,天天將“打得一拳開”掛在嘴邊,卻不知道審時度勢,不過莽夫而已,那樣只會越打越危險。趁這個時機,想想自己真正主張的是什么,別急著站隊,先想清楚再說,實在想不清楚,就為雙方無辜的死難者祈禱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