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的是5月份,央行先進行降準降息,然后超量續(xù)作了MLF。
進入6月后,進行了兩次買斷式逆回購,投放了1.4萬億資金。
需要注意的是,以前做買斷式逆回購都是在月底,這次提前到月初和月中了。
這兩天,利率還在走低,那么極有可能央行還在投放貨幣。
我猜測它正在偷偷重啟質押式逆回購。
由于質押式逆回購在每個月底才公布操作金額,所以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投放。不過利率上肯定是同步有所反應的。
之前跟大家說過,央行寬松貨幣可不一定是好事,任何事都有兩面。它既會帶來好處,也會帶來壞處。
你的立場不同,這事對你的影響就不同。
對股市投資者來說,短期內可能是利空。
" Type="normal"SectionTitle="一、降息更多刺激生產端" Type="normal"@@降息和投放貨幣會同時刺激生產端和消費端。
但我國是典型的生產大國,產能占全球40%左右。因此一旦寬松貨幣,對生產端的刺激就更加明顯。
對消費端來說,普通人買東西其實很少貸款,一般是買房和買車的人才會對利率敏感。
但現在居民的負債率較高,所以降息也刺激不了多少買房的需求。
而居民短貸方面,5月的增速也低于往年。
而5月份社融的大頭是政府端發(fā)債。
考慮到企業(yè)債多增,因此企業(yè)端也比居民端更給力。
無論是政府端還是企業(yè)端發(fā)力都是更多的刺激生產端。
因此,如果貨幣寬松的幅度過大,反而會加深通縮風險。
注意“過度”兩個字。
" Type="normal"SectionTitle="二、為什么“度”很重要?" Type="normal"@@降息和投放貨幣除了在生產端和需求端會同時刺激外,還會有一個副作用。
那就是資金外流。
道理很簡單,海外的利率比國內高,那么國內寬松貨幣,就會加速資金外流。
如果資金外流的速度過快,就會抵消降息帶來的好處。反而造成流動性不足。
最近央行這度可能有點過了,這就會壓制股市和消費端。
那么,央行在想什么呢?
我猜測可能有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匯率;
第二,國內投資。
現在是中美博弈的關鍵期,匯率是手里一張非常重要的牌。
我們看到今年歐元兌美元都升值超過11%了,而人民幣才升值2%。
這顯然不是市場自發(fā)形成的。背后多半是央行在操作。
正當美元跌破新低時,央行就開啟了買斷式逆回購。這不能說是巧合。
現在央行就是在硬扛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直到雙方談出一個階段性的結果為止。
正常情況下,人民幣怎么都應該升破7了。
A股也早就該站上一個新的臺階了。
至于國內投資,主要是因為現在國家非常著急要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和科技。
1-5月,累計發(fā)行科創(chuàng)債規(guī)模約75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6.4%。
5月科創(chuàng)債發(fā)行規(guī)模達到3638億元新高,環(huán)比抬升123%,為科創(chuàng)債發(fā)行至今最高的單月發(fā)行額。
利率方面,5月科創(chuàng)債平均發(fā)行票面利率為1.77%,創(chuàng)下新低。
因此央行壓低利率的另一個目的是投資端在發(fā)力。
這也可以理解,美國越是卡我們脖子,我們就越是著急,越是要趕緊在科技上實現突破。
那么短期內,資金會被引導進入債市,支持科技發(fā)展。
這就暫時拖累了股市的表現。
" Type="normal"SectionTitle="三、為什么美國降息,消費就能復蘇?" Type="normal"@@看了上文,大家可能會想到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美國是消費型國家。
那么,降息對消費的刺激遠大于生產。
美國就業(yè)服務業(yè)就業(yè)人數占比接近80%,工業(yè)只占19%,如果單論制造業(yè),占比連10%都不到。
這就不難理解,為啥美國就業(yè)強,通脹就下不來了。
因為服務業(yè)旺盛,物價肯定高嘛。(美國的商品并不貴,貴的是醫(yī)療、法律、教育等服務類消費)
而制造業(yè)太強的話,物價反而會走低。
中國是什么情況呢?
服務業(yè)就業(yè)人數占比只有45.3%,工業(yè)是32.2%,農業(yè)還有22.6%。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服務就業(yè)人數反而走低了。
因此呀,中國低血糖的體質跟產業(yè)結構息息相關。
而現在國家短期內的重心依然不在服務業(yè)上,而是科技和高端制造上。
國家希望通過科技進步提振消費,希望在調結構的同時持續(xù)追趕美國。
你看刺激消費的方式是國補,補貼居民買產品。而不是補貼居民進行服務型消費。
此外,我們還有稅收制度的問題。
由于地方主要通過企業(yè)收稅,所以肯定是補貼商品嘛。
旅游、餐飲、文化娛樂又貢獻不了多少稅收。
因此消費的復蘇還有較長的路,要做很多事!
" Type="normal"SectionTitle="四、匯率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Type="normal"@@股市的漲跌是流動性推動的。
但央行降息或者投放貨幣,并不意味著國內流動性會增加。
因為在國內利率低于海外利率時,降息或者投放貨幣反而會加速資金外流。
只有當貨幣政策的利好效應大于利空效應時,才會對經濟和股市有明顯提振效果。
當下央行更希望維持平衡狀態(tài),面對美元進入貶值趨勢,央行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沖人民幣升值壓力。
一是為了大國博弈;
二是為了在科技上追趕美國;
三是為了不成為美國化債的代價。
一旦中美之間取得階段性談判結果,人民幣很可能就會升破7。
屆時,資金回流會加速消費復蘇、物價和資產價格的回升。
當下匯率的波動率已經是極低的水平,當波動率降到極低時,隨時都可能突然放大波動。
在這之前,咱們就耐心的茍著吧,本來股市大部分時間都是無意義的波動。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 Type="normal"SectionTitle="五、昨日行情回顧" Type="normal"@@最后,稍微講一講昨天的行情。
最近的行情依然是圍繞3400點這個中樞來回摩擦,風格輪動得很快。
但指數整體表現平穩(wěn),波動率越來越低。
你可以把這種來回摩擦看作是拉升前的漫長洗盤。
當籌碼充分交換后,才會有下一波行情。
行業(yè)方面,白酒反彈,主要是因為人民網評:禁止違規(guī)吃喝不等于禁止吃喝!
文章提到:在執(zhí)行鏈條中,個別地方“層層加碼”,把“禁止違規(guī)吃喝”簡單等同于“禁止吃喝”。這種行為也是懶政,是形式主義的變種,讓商家失了生意,也讓民生煙火黯淡。
我在我社群里就跟小伙伴講過,這種層層加碼的玩法最終會被糾偏。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
1.白酒現在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2.跟其他板塊比,性價比如何?
至于消息面上的這些東西,其實不重要!都是些鬼故事而已。
把煙酒全禁了,難道稅收都不要了?怎么可能?
別誤會,我不是鼓勵抽煙喝酒,我自己都不抽煙喝酒。
只不過任何單位都不應該過度干涉居民的個體行為。
除了白酒,還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貨的貼水正在緩慢的收窄,說明部分量化正在偷偷的平倉。
雖然我不知道小微盤還能瘋到什么時候,但我個人肯定是會遠離的,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即便它繼續(xù)漲,我也不會眼紅。
此外,匯率一旦逆轉,股市的風格就會完全顛倒過來。
港股那邊,資金也在調倉。
今年的兩個熱門,新消費和創(chuàng)新藥估計要開始套人了。
這種大熱的熱點,往往會走一個雙頂,從而套住更多人。
請注意,我可沒說這是最終的頂部,但一個階段性頂部也能套住人好幾個月。而且回撤幅度一點都不小。
記得我去年就是跟大家分享,未來股市很可能會像臺階一樣。
橫盤震蕩很長時間,然后突然拉升,上一個臺階。
接著繼續(xù)橫盤震蕩。
現在回頭看,是不是被我說中了?
這不是我預測得多準,而是A股資金結構決定的。
當然,指數橫盤震蕩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他機會。
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需要依靠市場的貝塔才能賺到錢。
那些隨時隨地都想著賺阿爾法的人,最終大概率還會虧錢。
所以呀,都說人要知進退。
在該保持耐心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耐心!
如果錯過拉升,1年都白干了。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號:睿知睿見
" Type="norm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