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的消費能力有巨大差距,這個刻板印象今年又加深了。
收購虎撲,迅雷只花了5億。
對比之下,坐擁許多“高端月子中心”的圣貝拉,去年營收超8億,現在正準備上市。
同時期準備上市的還有林清軒,同樣是做貴婦生意,數據同樣驚人。
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去年就曾說,他們的顧客有“三高”,高顏值、高學歷、高收入。在“三高”貴婦的支持下,林清軒不光營收超12億,更驚人的是毛利率:2022年—2024年,分別為78%、81.2%和82.5%。
反差的是,做著精致生意的孫來春,卻是個相當能折騰的東北硬漢。
在創辦林清軒之前,他七次創業七次失敗。最難的一次,連房租都交不起,就剩一輛自行車。
把林清軒做大做強后,孫來春折騰的本性一點沒收斂,炮轟起香奈兒、海藍之謎等國際大牌毫不手軟。
走進中國貴婦心里的,為何偏偏是這個直來直去的中年大叔?
最苦逆襲:
“這20年就沒過上什么好日子”
曾經有人說,感覺林清軒好像是一夜之間火起來的,孫來春對這句話非常不認同。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長大了,那背后是他媽媽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各種滋味只有孩子的媽媽知道?!?/p>
在養大林清軒這孩子的過程里,孫來春沒少吃苦。
2003年去注冊商標的時候,他備選了20多個名字,但都用不了,最后他被逼無奈,只好臨時加上了林清軒這個之前在文學社用過的筆名。
當時不論國內外的品牌都用著洋名,所以林清軒這名字十分吃虧,很多人以為是賣書法賣毛筆的,根本聯想不到是賣護膚品的,直接影響賣貨。直到最近幾年國潮興起,才有人開始說這名字好像有點東西。
雖然名字特立獨行,但一開始林清軒的打法和大部分美妝品牌沒什么兩樣,也是找代工。
結果孫來春被徹徹底底地上了一課。
林清軒曾研發出一款護手霜,找了一家代工廠生產,銷量不錯。但孫來春萬萬想不到,有一次他和代工廠的總經理一起吃飯。飯桌上,這個總經理拿起這款護手霜,向旁人推銷:“林清軒在我這做了一款手霜,配方很好,我給你做5000支?”
聽到這話,孫來春既憤怒又悲涼:自己和團隊熬夜辛苦研發的產品,代工廠轉手就要把配方賣給別人?!
被當眾羞辱后,孫來春決定自研自產,過幾年花大價錢建起了工廠和科研中心。
不過即便如此,林清軒那時也只能算不溫不火。
為了把林清軒這孩子養得更壯實,孫來春又絞盡腦汁地想出一招:聚焦一個大單品——山茶花油。
這個決定最初直接愁得他睡不著覺。因為要主攻山茶花油,他需要把當時的100款產品砍到只剩2款。如果砍的是不賺錢的產品也就算了,然而被砍的產品中有不少是此前店里的中堅力量。
孫來春回憶說,一周7天,他有5天都在后悔,剩下2天在咬牙硬挺。他對酒精過敏,但那段時間,每晚都要喝兩口白酒才能入睡。
好在這些酒都沒白喝,努力到2019年,林清軒業績增長達到歷史新高,這是創立以來最輝煌的一年。
但孫來春剛發完年終獎,還沒高興幾天,眾所周知的大危機突然襲來。
孫來春又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聯系銀行,銀行不給貸款;給20多個投資人逐個發微信寫郵件,最后2人回復:收到、好、謝謝;詢問14個朋友“我這種情況你們會怎么辦”,12個人告訴他:關店退員工。
他算了下當時賬面的錢,林清軒離“死亡”只有62天。
絕望中,他在2020年1月31日寫下萬字長文《至暗時刻的一封信》。沒多久,他帶頭轉戰直播帶貨,最后因禍得福。
創業20年,孫來春最深刻的體會估計是:養孩子,必須做好吃苦的準備。
“瘋狂”的高端夢:
喝精華水、炮轟香奈兒
比起把孩子養大,養得有出息才是孫來春的最終目的。
出息與否,核心在于兩個字:高端。
在林清軒的招股書里,“高端”二字出現了超150次,并自稱“中國高端國貨護膚品牌的領導者”。孫來春也一直把高端掛嘴邊,“誰說國貨沒有中高端產品,林清軒對標國際品牌雅詩蘭黛、資生堂、蘭蔻。”
僅看價格的話,林清軒已經步入高端陣營。孫來春曾透露,“林清軒客單價近1000元”。2023年,林清軒更是推出過一款“沉迷山茶花”香水,初定價為1702元/75ml,超越了香奈兒五號香水1690/100ml的定價。
短短幾年,林清軒就敢“超越”香奈兒。就算這么貴,它還是有著430萬活躍用戶,平均復購率還比中國同行更高。
這背后,離不開孫來春的中國特色式育兒。
首先是再熟悉不過的“雞娃”。
不同的是,真實的雞娃,苦的更多是孩子;企業式雞娃,苦的是創始人和團隊。
決定做高端的頭幾年,林清軒的業績慘不忍睹。
不僅是因為砍掉了許多產品,還因為要花了很多錢做戰略咨詢、買各種先進儀器,招碩士博士各類人才,還要關閉原來賺錢的一些門店,進軍高端購物中心。
另外,每年為了升級也得花費幾千萬,“基本上把前些年掙的錢全都投進去了”。孫來春表示,2017、2018那兩年真是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當中。
作為創始人,孫來春更是沖在“雞娃”前線。
2023年,孫來春在直播時看到一條評論“你說是天然的,你咋不喝了呢?”然后他就成了“行業里第一個喝下精華水”的美妝創始人,事后還發朋友圈說“沒有任何不舒服”。
當香奈兒也推出紅山茶花護膚品,孫來春又化身護犢子家長,直接炮轟香奈兒“不正當競爭”,表示“有多位林清軒一線員工被香奈兒挖走”。哪怕被網友調侃是“越級碰瓷”,他也不在乎。
其次是不能讓孩子“忘本”。
很多同行學國際大牌的方式打造品牌和產品,但林清軒自從決定走高端化之后,偏偏反著來。
用孫來春的話說就是,“一個15歲的法國小孩對法蘭西文化的領悟,永遠比你在法國留學15年還要專業。”所以不如用自己的文化原創自己的品牌,就像他很欣賞的老干媽、郫縣豆瓣醬。
為此,孫來春花了許多年找中國特色植物,團隊提交了上百個產品配方,甚至向他提議過用大蒜做化妝品……最終機緣巧合才確定用山茶花。
這個中國特色也的確讓林清軒如魚得水,連續11年成為國內面部精華油銷量第一。
以至于后來香奈兒給自己的山茶花產品大打廣告時,孫來春自信表示:“只要你成為品類第一,對手的廣告只是在幫你教育市場。”
中年人的固執,都被現實扇飛了
“望子成龍”的路上,不光考驗孩子的實力如何,也考驗家長能不能打好配合、一同成長。
孫來春對此應該深有感受。這些年,他就經歷了好幾次被迫變革。
一個是“不做線上,只做線下”的理念。
對于電商,他最初完全不碰甚至是抵觸,禁止淘寶上其他商家出售林清軒的產品。
后來發現有時導購員在門店幫消費者護理、推薦,告訴他們正確的使用手法,結果消費者轉頭就在網上找更便宜的同款,林清軒把阿里告上法庭7次。
即便開了天貓店,孫來春也不放心上,只讓一個前臺小姑娘負責看著。
結果“打臉”的事來了。2017年雙11期間,林清軒天貓店鋪漲了81萬粉絲,直接超越他們此前在線下做了十幾年的會員數量,驚呆孫來春。
2020年開始,林清軒擁抱直播帶貨,也是形勢所迫。一開始孫來春看到鏡頭就發怵,現在則是衍生出“林清軒家族IP矩陣”,連林清軒企二代都紛紛冒了出來,玩得風生水起。
風口來了,不重視都不行。
孫來春的另一個固執想法“不融資不上市”,也是被現實強行扭轉。
大學畢業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醫藥行業,當時很多其他公司欠他所在公司的款。他被安排去催欠,“經過一年催欠后,我對人性真的有些絕望?!?/p>
于是,孫來春創業時就決定:不行賄、不受賄、不欠稅、不拿融資、不上市。
前17年,林清軒從未對外開放融資。然而這樣看似堅強,實則很脆弱。2020年開始的三年暴擊,直接把孫來春打醒了:“林清軒17年積累的優勢一夜歸零,現金流突然沒了。不過你看,海底撈就沒事,因為它上市了?!?/p>
今年林清軒沖刺上市,在那時就埋下了伏筆。
不過,即使成功上市,林清軒的高端夢也還有不小的挑戰。
比如它的精華油貢獻了近四成收入,其他新品不溫不火;還有對其“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去年其銷售及分銷開支約是研發成本的22倍。
解鈴還須系鈴人。就像孫來春在《至暗時刻的一封信》里說的:“人最難搞定的是自己,但唯一能搞定的還是自己。”
只是在搞定自己的過程里,與其被動變革,不如主動升級。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