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新余的唐先生反映,今年 4 月,他將身患重癥的孩子從江西省兒童醫院轉運至上海某醫院,800 公里路程被 “民營救護車” 司機收費 28000 元。令他不滿的是,收費沒有說明價格明細,未開具發票,且費用轉入個人賬戶。唐先生質疑,這筆費用不合理。
6 月 17 日,唐先生告訴記者,孩子 4 月 4 日入住江西省兒童醫院接受治療,但情況一直未好轉。8 日晚,主治醫生建議轉院至上海的醫院治療,并幫其聯系了救護車。一小時后,救護車抵達,司機稱轉運費為 28000 元。因孩子病情緊急,他就先通過微信轉賬向其中一位司機支付了 14000 元。4 月 9 日凌晨 5 時,唐先生的孩子在救護車的運送下抵達上海,唐先生又向另一名司機支付了余下的 14000 元尾款。在轉運途中,他與司機聊天時才知,該救護車屬于南昌贛醫醫院有限公司,并非江西省兒童醫院的。唐先生表示,轉運途中的設備均來自江西省兒童醫院,且主治醫生和護士全程陪同,讓他一直誤以為是醫院的救護車。
“這筆費用有點離譜,我不清楚收費標準是什么,也沒有相關發票。” 唐先生說,事后他曾多次向江西省兒童醫院和南昌贛醫醫院有限公司詢問收費依據,但都沒有得到明確回復。唐先生還提到,在轉運過程中,司機并未對收費構成進行詳細說明,只強調這是 “行規”。由于孩子情況危急,家屬們無暇細究,只能先完成轉賬,確保孩子能及時轉運。
據了解,南昌緊急救援中心對于救護車的服務價格有明文規定,從南昌轉運至上海整體費用大概在 11000 元左右。對此,唐先生質疑為何民營救護車收費會遠超官方標準數倍,“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6 月 16 日下午,潮新聞記者致電江西省兒童醫院,了解此事的工作人員證實確有此事,并表示此事院方正在核實調查,有結果后會向上級部門匯報。
據公開資料顯示,唐先生所提到的南昌贛醫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民營綜合性醫院。該醫院曾多次被南昌市青山湖區醫療保障局予以行政處罰。記者致電南昌贛醫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轉運業務是與第三方合作開展的,具體收費由合作方制定,醫院并不參與分成。但對于為何收費如此之高,以及為何未提供收費明細和發票,該負責人表示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
這事兒在網上炸開了鍋,網友們紛紛質疑:“公立醫院的醫生幫忙聯系民營救護車,中間會不會有利益輸送?”“收費這么高,是不是醫院拿了回扣?”甚至有人說:“這簡直就是趁火打劫,把救護車變成了‘運鈔車’!”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理解:“民營救護車確實成本高,設備、人力都是錢,收費高一點也能接受,但至少得明碼標價吧?”“關鍵是費用轉給私人賬戶,這明顯有問題,是不是想偷稅漏稅?”
衛健委已責令贛醫醫院退回不合理收費,并暫停其醫療轉運服務。更值得關注的是,事件暴露了非急救轉運市場的監管漏洞 —— 目前南昌有 20 余家民營機構提供轉運服務,但僅 3 家具備正規資質。“救命錢不能變成唐僧肉。” 網友怒斥,“必須嚴查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針對救護車轉運收費亂象,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非急救醫療轉運行業缺乏全國統一規范標準,導致各地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救護車監管涉及多個部門,職責劃分模糊,給了一些不良從業者可乘之機。在此類事件中,患者家屬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面對高額收費只能無奈接受。
救護車收費 2.8 萬元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醫療轉運行業背后的種種問題。希望通過這件事,能引起各方重視,盡快解決這些問題。畢竟,在生命面前,每一分錢都應該花得明明白白,每一項服務都應該規規矩矩。大家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