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27日,北京醫院的病房里,田方握著于藍的手,用盡最后的力氣說:”藍子,我走了,你要好好的。”
枕邊,是他留給妻子的全部家當——200塊錢。
這個數字,對于一個演了大半輩子戲的男人來說,實在太過寒酸。可于藍卻哭得撕心裂肺,因為她知道,這200塊錢,承載著一個男人34年的深情與寬容。
田方這一生,愛過兩個女人。第一個,因為難產離他而去。第二個,就是于藍。
1938年,延安的黃土地上,27歲的田方遇見了17歲的于藍。那時的于藍,剛從山東老家跑出來,一個人背著包袱投奔革命。田方第一眼看見她,就被這個倔強的小姑娘吸引了。
于藍長得不算絕色,但那雙眼睛里有股不服輸的勁兒。田方后來常說,就是這股勁兒,讓他一眼就認定了這個女人。
1940年,兩人在延安結了婚。婚禮很簡單,沒有鉆戒,沒有婚紗,連個像樣的酒席都沒擺。可于藍覺得,這是她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刻。
婚后的日子,苦是真苦,甜也是真甜。田方忙著演戲,于藍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兩個人常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吵完又和好,和好了又吵。
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50年代。
那時候于藍剛生完孩子不久,身心俱疲。田方忙于工作,對家里照顧不夠。于藍感到委屈,漸漸地,她的心開始向別處傾斜。
具體的細節,于藍從來沒有詳細說過。但田方知道,他的妻子,曾經有過背叛。
那天晚上,田方回到家,看見于藍坐在床邊發呆。他沒有質問,沒有怒吼,只是默默地坐在她身邊,點了一支煙。
“藍子,”田方的聲音很輕,”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于藍抬起頭,眼淚瞬間涌了出來。她以為田方會暴跳如雷,會指著她的鼻子罵,會讓她滾出這個家。可他沒有。
“老田,我…”
“別說了。”田方伸手撫摸著她的頭發,”我知道這些年委屈你了。以后,我會更用心的。”
就這樣,田方選擇了原諒。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愛得太深。
從那以后,于藍再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田方的事。她把所有的愧疚都化作了對這個男人的加倍珍惜。她開始學著做田方愛吃的菜,開始關心他的身體,開始真正用心經營這個家。
田方也沒有食言。他推掉了一些工作,多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兩個人重新找回了戀愛時的甜蜜,甚至比從前更加珍惜彼此。
可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
1974年,田方的身體突然出了問題。醫生說是肝癌,已經是晚期。從確診到去世,只有短短幾個月時間。
病床上的田方,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于藍每天守在他身邊,一勺一勺地喂他喝水,一句一句地跟他說話。她害怕一閉眼,這個男人就會從她的生命里消失。
田方走的那天,很安靜。他握著于藍的手,眼神里滿是不舍,卻又帶著一絲解脫。
“藍子,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娶了你。”這是他留給于藍的最后一句話。
田方走后,留給于藍的,除了200塊錢,還有三個孩子和一身的債務。朋友們都勸她再找一個,她才52歲,還有大半輩子要過。
可于藍搖搖頭:”我這輩子,只屬于田方一個人。”
這一守,就是46年。
46年里,于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孩子身上。她成了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的廠長,拍了許多優秀的兒童電影。每當有人夸贊她的成就時,她總是說:”這些都是老田教給我的。”
直到2020年于藍去世,她都沒有再嫁。房間里,還擺著田方的照片。每天晚上,她都會對著照片說一句:”老田,我今天過得挺好的,你放心吧。”
200塊錢的遺產,換來了46年的守候。這份愛情,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海誓山盟,卻用時間證明了什么叫做生死不渝。
或許,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完美無缺的。它包含著原諒,包含著堅守,包含著即使被傷害過,也依然選擇相信的勇氣。田方和于藍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有時候就是在最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地選擇包容與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