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影視制作》
《歌手2025》自5月16日開播以來,收視表現與技術創新持續掀起熱潮。節目播出五期,湖南衛視連續五周蟬聯CVB、歡網收視第一,創今年以來省衛周五黃金檔收視率最高紀錄;芒果TV累計播放量14.18億,平臺直播互動總次數累計破9000萬次;截至6月15日0點,全網傳播量626.7億次,全網熱搜數11396個,破億傳播話題50個;海外社媒總覆蓋量9152萬。
技術創新方面,節目中4K超高清直播帶來的視覺盛宴、沉浸式音頻系統營造的聽覺享受,以及橫豎屏融合的創新觀看模式等,都讓觀眾感受到了技術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為此,《影視制作》特別采訪了芒果TV副總裁盧海波與芒果TV智能研究中心第一副總經理宋施恩,分享節目背后的技術創新故事,展望對『歌手』系列節目的技術應用。
受訪者
盧海波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臺)
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芒果TV副總裁、首席技術官
專注于芒果TV科技研發與技術生態體系搭建工作,帶領技術團隊,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超高清制播、內容電商、文博資產數字化等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圍繞文化科技融合戰略,持續推動芒果TV技術躍升與平臺數智升級。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多個省部級科研專項及行業標準制定,成功組織五屆“馬欄山杯”國際音視頻算法大賽。2024年榮獲“湖湘工匠”稱號,長沙市高層次人才行列。
宋施恩
芒果TV智能研究中心
第一副總經理
主導構建覆蓋內容創作、生產審核、編碼分發的全鏈路AI技術體系與產品矩陣,推動“芒果大模型”備案及應用,主持研發低成本虛擬拍攝系統和超高清云制作系統。擔任湖南2024年度“三尖”創新人才工程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重點專題項目負責人,主持并參與多項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Q:
技術團隊的參與對節目創新至關重要,《歌手2025》中技術團隊是在哪個階段介入的?關于線上線下互動環節的策劃過程是怎樣的?
盧海波:芒果TV內容與技術口的雙向溝通非常密切,每個節目策劃初期就有技術團隊深度參與,通過全流程的技術支持與應用研討,力求實現更好的節目呈現效果。具體到《歌手2025》,技術團隊于2024年10月就正式進入項目組,全程深度參與了節目呈現與互動方面的工作。
參與初期,技術團隊就設定了“線上線下全民互動”的核心目標,并制定了雙向賦能的技術方案:一是“現場→線上”的氛圍傳遞,基于《歌手 2024》的技術積累進一步升級優化,力求將現場演出的熱烈氛圍趣味化地傳遞給線上觀眾;二是“線上→現場”的情緒反饋,探索如何將線上觀眾的情緒有效地反饋到現場,并形成節目內容的一部分。但考慮不影響現場觀眾自主決策投票,部分方案會在其他節目中實踐。
為實現上述目標,節目創新應用AI情緒識別技術,并在終端呈現層面實現兩大突破:其一是“同頻共振”,當現場觀眾鼓掌時,線上觀眾終端屏幕將同步觸發震動效果,強化沉浸式體驗;其二是“實時監票”,線上觀眾可全程觀看現場投票流程并參與監票,提升競演投票透明度。
截至目前,《歌手2025》直播互動率連續五期穩定保持40%+的高水位,累計互動用戶已超千萬,累計互動次數已突破9000萬。
《歌手2025》AI情緒識別界面(芒果TV手機端)
《歌手2025》實時監票界面(芒果TV手機端)
Q:
與前幾季相比,《歌手2025》技術團隊在團隊組成與規模上有哪些變化?
盧海波:《歌手2025》面向電視大屏、移動小屏提供了全方位的4K超高清直播服務,為應對千萬級并發流量壓力,組建了播放技術、云服務與互聯網技術團隊協同保障體系。相較于傳統電視直播模式,《歌手2025》中互聯網技術團隊已成技術核心。
在團隊組成方面,這次新增了算法團隊與播放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算法團隊基于AI聲音識別與圖像分析,支持“虛擬座席”功能,實現現場評審情緒的實時捕捉與線上反饋,強化跨屏互動體驗。播放技術團隊則聚焦雙Vivid直播的端到端技術攻關,以自研技術為核心貫通從制作、處理到終端渲染的全流程,填補行業技術空白,最終實現了全球首個基于國產三維聲技術的直播大型音樂綜藝的落地。
《歌手2025》虛擬座席界面(芒果TV手機端)
團隊規模方面呈現出了量級變化。這次技術團隊參與人數較以往擴大了3-5倍,數百名技術人員需同步在崗值守,全方位保障節目直播的順利進行。芒果TV技術團隊辦公室與演播廳分別位于七彩盒子演播基地的頂層與次頂層,每期節目直播期間,樓上樓下一片燈火通明,技術人員緊密協作的場景,成為節目技術保障的生動縮影。
Q:
《歌手2025》決定采用4K超高清直播的行業背景和平臺戰略考量是怎樣的?此前有哪些探索基礎?
盧海波:早在《歌手2024》收官之際就確定《歌手2025》要采用雙Vivid超高清直播。這既是對國家廣電總局超高清戰略的積極響應,也是芒果TV持續踐行“為觀眾提供高品質視聽服務平臺”目標的重要舉措。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挑戰為行業貢獻有價值的實踐案例,也希望更多的用戶能對精品內容的影音體驗有更好的感知,更愿意通過電視直播、通過電視大屏觀看內容。
技術團隊踐行“不創新,毋寧死”的平臺理念,2024年便開始在《下一站歌手》等直播節目中啟動4K超高清技術驗證,通過抽取小范圍觀眾樣本進行嘗鮮體驗。歷經近半年調試,在《歌手2025》開播前兩個月最終確定“4K超高清+三維聲”技術方案,并在播出前一個多月完成全流程技術準備。節目正式播出后,技術團隊還針對每期播出效果進行動態微調和優化,持續提升用戶視聽體驗,收獲了優異的收視表現。
《下一站歌手》4K超高清直播畫面
Q:
在實現4K超高清、高清同播的模式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技術難點?采取了哪些解決方案。
宋施恩:在實現4K超高清與高清同播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遇到了三大技術難點。
首先是如何保證超高清HDR與高清SDR畫面零色差,為此芒果TV首創輕量化算法調色技術,在播控編碼環節基于現場高清信號對4K信號實時二次調色,通過動態映射算法校準亮度曲線與色彩空間,實現“零色差”同播。高清畫面精準還原舞臺色彩,而4K畫面則展現出更為豐富的細節和通透的色彩,同時50幀的刷新率讓畫面更加流暢自然。
《歌手2025》4K超高清&高清畫面零色差同播
其次是現場大量信號處理的挑戰,節目直播現場部署了35臺頂級4K攝像機,有超百路直播流,傳統播控系統難以應對。為此,我們自研了輕量化全IP多機位直播系統,通過分布式架構實現全量信號、全流程實時監看,同時還支持批量處理延時、實時調整字幕與秒級應急切換,多機位播出設備成本較傳統方案下降70%,人力投入節省一半以上。
《歌手2025》現場 4K 攝像機
芒果TV輕量化全IP多機位直播系統
第三是超高清直播帶來的網絡帶寬成本驟增的問題,《歌手2024》因直播產生了千萬級帶寬成本增長的壓力,《歌手2025》升級為超高清直播,意味著更高的帶寬成本。為此,我們一方面采用智能編碼等方式,在同等體驗下壓降了30%的直播流碼率,另一方面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爭取帶寬優惠政策。
從投入與成效的正向反饋來看,技術創新的價值得到了充分驗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車載場景的應用,2024年芒果TV便與華為鴻蒙智能座艙達成戰略合作,為系列車型用戶定制《歌手2025》三維聲專屬體驗,這一合作已吸引合作伙伴為高品質視聽服務付費采購會員權益。盡管車載場景目前并非核心播放場景,但其展現出的商業潛力,正成為芒果TV持續加碼超高清直播投入的重要驅動力。
華為鴻蒙智能座艙車載場景定制了《歌手2025》三維聲專屬體驗
只有依托優質的節目內容,4K超高清技術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基于這一認知與考量,芒果TV也在全面推進互聯網電視端點播內容的超高清升級,以精品內容吸引更多用戶的同時,實現商業收益的提升。
Q:
請介紹《歌手2025》中沉浸式音響系統的設計以及現場音頻制作的理念。相較《歌手2024》的沉浸式音頻系統,有哪些升級或創新?
宋施恩:沉浸式音響系統主要面向現場聽審與觀眾,較此前系列節目《歌手2025》實現了又一次升級突破。
除了繼續采用全球頂級的LiSA音響系統,還為每組音響新增了一個發聲單元,同時新增12組音柱作為360°環繞音箱,并通過AI自動算法將舞臺原本水平方向的分布擴展至觀眾席四周,有效增強了聲場包圍感,讓音樂呈現更具沉浸感,也為調音師提供了充足的創作空間,讓現場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聲音的深度、寬度及真實飽滿度。
《歌手2025》現場LiSA音響系統
Q:
“橫豎融合直播模式”這一創新的直播觀看方式是如何誕生的?拍攝錄制系統對應進行了怎樣的設計與布局?觀看反饋如何?
宋施恩:這一創新源于對《歌手2024》用戶互動數據的分析,團隊發現用戶對多視角互動需求旺盛,因此延續技術探索。《歌手2024》中,超千萬用戶通過引導自動切換機位自主選擇觀看視角,在終端體驗到個性化觀看的樂趣。同年首創的云導播技術打破傳統模式,將畫面選擇權交給用戶,使其既能觀看演唱會現場,也能同時看到后臺歌手真人秀,滿足了多場景、多視角的個性化需求,帶動《歌手2024》參與用戶直播觀看時長提升60%。
云導播功能的橫豎屏結合觀看效果(芒果TV手機端)
今年云導播全面升級,業內率先實現橫豎屏幕融合模式,推出橫屏與豎屏直播機位同屏觀看的積木式拼接模式,云導播使用率較去年提升32%。直播中云導播提供了20個機位供用戶選擇,包含4個豎屏和16個橫屏。云導播以橫屏沉浸式觀看為主,豎屏則聚焦呈現主持人或藝人的微表情及個性化設計,兼顧用戶體驗與行業趨勢。豎屏除滿足用戶對細節觀看的需求外,還契合商務需求,豎屏直播將采用商務品牌的超長焦手機拍攝。
考慮到豎屏適合展現真人秀或歌手細節,且橫豎屏組合美觀,升級后的云導播精準滿足了用戶對多場景、多視角的個性化需求,收獲了良好效果。
Q:
在芒果TV的綜藝內容版圖中,《歌手2025》在其中處于怎樣的位置?節目在提升用戶黏性、推動大小屏融合等方面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盧海波:“歌手”作為芒果爆款音綜,因直播屬性成為技術應用標桿,包括超高清在內的多項新技術均優先在此落地。節目直播帶動大量用戶回歸大屏。它的成功將為后續其他音樂節目在直播形式、超高清播出及三維聲直播與點播制作等方面提供重要參考,技術團隊也將從中積累將超高清制作技術進一步提質、降本的重要經驗,加速超高清制作技術的普及。
Q:
從技術應用角度來看,您對后續歌手系列節目是否有期待?
盧海波:后續我們將重點聚焦互動媒體發展,一方面在畫面和聲音上持續強化沉浸式體驗的技術積累,以實現多終端的良好體驗。另一方面著力提升互動性,致力于增強直播舞臺互動效果,讓全球用戶即便身處各地,也能共同感受演播廳的視聽享受與互動,使觀眾互動成為內容制作的一部分。
此外,線上線下互動場景仍存在豐富的創新可能性,例如探索基于全網觀眾情緒數據的舞臺動態調節機制,讓技術成為連接內容與用戶情感的橋梁。
好文共賞請轉發 有話要說請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