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書店“告別”的消息,總是有很多人惋惜。就像那首歌唱的,“我最愛的那個書店,沒能活過這個夏天。”
但是朋友,你在春天干什么去了?
在中國,書店沒有什么商業的可能性。即使人們愛閱讀,也不一定買書(請問哪里有電子版?)即使想買書,也未必到書店(網上都是半價,書店最便宜也是八折)。
如果你賣咖啡賣文創,就會有人假裝傷感、“書店不純粹了,書店應該回到它的本分……”
這樣講,好像你真的在書店買過書似的。
每一個書店都必死無疑,區別只是時間和方式而已。那么,為什么還要有書店?
我覺得它是一種創造。美好的事物,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書店的員工應該有體面的工資;
書店的咖啡應該好喝;
新書分享,有價值的講座,以及那些特別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好的內容,書店可以創造內容。
所以,書店應該賺些錢。它不需要憐憫和同情,而是靠勞動、創造和好的內容,來換取一些收入。
與其等到書店“告別”的時候假裝傷心,不如參與到書店的創造之中。它是你的經歷和你的“自我”的一部分,它就不會消失。
我們在書店做的內容,都是收費的,每場活動29元,非常卑微的價格。我們的美式咖啡16元,稱得上物美價廉。
每當手機中傳開“微信支付收款16元”的聲音,我就覺得踏實。政府補貼(沒拿過一分)或者有錢姐姐的垂憐,都不如這樣的聲音讓人踏實。
下面是最近的活動:
周六下午,一位韓國朋友的分享。他本來是從北京到重慶,但是決定先到成都,做一場分享再走。
他在中國生活了21年,普通話水平超過80%的成都人。他會講述自己跨文化的生活經歷,對韓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
周日下午關于“不一樣的日本”的討論,這是關于在日本求學、買房等信息的專業交流,推薦給希望去日本生活的朋友。
下周是勞東燕教授的分享,這兩年我特別尊敬的教授。
如果購買書店活動年卡,每天一塊錢,就可以免費參加書店一年內的活動。書店活動可以現場,也可以騰訊會議遠程參加,有回放。
通過騰訊會議參加活動的朋友一定記得加微信zhang3fenggop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