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xùn)|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這是一代文豪謫居黃州時給老友陳慥寫下的一句玩笑詩,由此得知中國人"怕老婆"古來有之。
說到怕老婆這個事,其實骨子里還是表達的丈夫?qū)τ谄拮拥囊环N尊敬和憐愛,這在宣揚相敬如賓的哲學(xué)中怕也是最好的一種體現(xiàn)。每對夫妻相處的過程中總會有著些許的磕磕絆絆,至于在生活中夫妻雙方如何化解危機,則要看雙方的智慧了。
眾所周知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曾與坤伶孟小冬有著一段曲折而又婉轉(zhuǎn)的戀情,而這段戀情的終結(jié)與梅蘭芳的二夫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這位二夫人可以說是處理感情的高手,軟硬兼施倒也透露著威嚴,她就是陪伴梅蘭芳走過一生的福芝芳。
一句戲言,秦晉相伴
緣分是一道橋,你在橋頭我在橋尾等著架橋的人。緣分是一葉舟,將你帶到我苦苦等待岸邊。其實緣分就是如此的簡單,只是你我缺少將我們連在一起的那條紅線而已。
福芝芳在嫁給梅蘭芳之前是個苦命的人,她的母親在19歲的時候嫁給了一個小生意人,但因為婚后性格不合,便挺著大肚子回到了娘家,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討人喜歡的小姑娘,也就是福芝芳。
外公還在世的時候,一家人過得雖然說不上富足,但也不必為吃喝煩惱,但外公去世以后,她們母女的生活一下子拮據(jù)了很多。
只好靠著母親平時做點小手藝活維系著一日三餐,此時年幼的福芝芳尚且還不知道少年的愁,終日與小伙們打打鬧鬧,無憂無慮。
花開花落一時間,只是歲月不留情。轉(zhuǎn)眼之間福芝芳已經(jīng)到了十四五歲的年紀(jì),皺紋在母親的臉上刻的越來越深,而福芝芳也越發(fā)懂的了生活的無奈。一個姑娘總是需要些手藝來傍身的,要不然如何在這亂世中安身呢?
萬般思緒之后,福芝芳的母親想到了鄰居吳菱仙,隨即讓女兒拜到吳菱仙的門下學(xué)習(xí)京劇,如此說起來福芝芳還是梅蘭芳的小師妹。
一年之后福芝芳開始登臺獻藝了,雖說不上是當(dāng)紅大腕,也總算是有個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
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師兄妹同時被邀請到宴席之上,也不知是哪位不經(jīng)意間講了一句戲言,說他們二人倒是有夫妻的相貌,大概是說著無心,聽著有意,一旁的梅艷芳多看了這位師妹兩眼。
沒過幾日福芝芳到梅蘭芳家中取臺本,陰差陽錯的碰到了梅蘭芳的原配夫人王明華,一番言語之后王明華也覺的這姑娘不錯,便有了讓梅蘭芳迎娶之意。
一番準(zhǔn)備之后,梅家迎娶新娘的花轎落到了福芝芳的門前,福芝芳也光明正大的成為梅蘭芳的二太太,福芝芳的母親跟著姑娘進入梅家,照顧起女兒的起居。
一家人其樂融融,算是有了往后余生的依靠,或許是一語成讖吧,倒讓這一對佳偶水到渠成。
連生九子,勇斗"小三"
嫁給梅蘭芳以后福芝芳便安心做起了名角的太太。她深知梅蘭芳著急娶她的誘因,一方面是為了替梅家永續(xù)香火,一方面也是看中了她知書達理,家世簡單。
平日當(dāng)中她與大太太相處融洽,夜半時候又陪伴在梅蘭芳身旁,讓他有一個溫柔之鄉(xiāng)。僅僅一年之后,便為梅蘭芳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的到來著實讓這個有些冷清的家中歡快了起來。
而且她還大度的將這個孩子寄養(yǎng)在大太太那里,這讓王明華寂寥苦悶的內(nèi)心,添了一些安慰。
王明華和梅蘭芳原是有一兒一女的,兒女雙全的他們讓王明華做出了絕育的選擇。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吧,這對兒女因病早亡,這讓王明華和梅蘭芳陷入苦楚當(dāng)中,此時已是悔恨晚已的王明華為了梅家的香火才同意梅蘭芳娶了福芝芳。
好景不長這個孩子還是沒能活下來,在那個醫(y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年代,福芝芳生下的幾個子女先后夭亡。這讓梅蘭芳有些失落,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和寂寥。
但這并沒有讓福芝芳陷入到自責(zé)與傷心當(dāng)中。王明華染病去世之后,福芝芳擔(dān)起了掌管這個家庭的擔(dān)子,一方面好好維系著她與梅蘭芳的夫妻感情,一方面則是為梅家添丁進口。
在嫁到梅家的前十四年中,福芝芳先后為梅蘭芳生下了九個子女,也算是了了梅蘭芳的一樁心事。
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故事一直是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已是京劇巨星的梅蘭芳與孟小冬一見鐘情,兩人互生愛慕,在友人的牽線之下,二人連為連理。雖說梅蘭芳擔(dān)負是父輩兩枝傳宗接代的責(zé)任,但并不被福芝芳所認可。
梅蘭芳和孟小冬在外面又置辦了一份家業(yè),這些都讓福芝芳看在眼里,委屈卻藏在心里。
她是絕對不允許孟小冬進入梅家的,當(dāng)梅蘭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登門祭拜的時候,福芝芳再次拿出了堅韌的一面,將孟小冬擋在了門外。
甚至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威脅,這讓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感情埋下了陰影,最終不歡而散。
了卻夙愿,與夫長眠
如果愛情愛得深沉,即便是長相廝守,也要與你生同宮、死同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將我心換作真情,不求來生。只愿這輩子能陪伴你左右,無怨無悔。
61年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與世長辭,領(lǐng)導(dǎo)人為之召開了莊重的追悼會。這樣曾經(jīng)一位技驚四座,卻寧死不為日軍唱一句的大師深受國人的愛戴,中央曾決定將梅先生安葬在最高規(guī)格的八寶山,最終讓福芝芳婉拒了。
或許她還還保留著傳統(tǒng)女性的那一份執(zhí)著,按照梅先生的遺愿,葬在了王明華的身旁。80年福芝芳也因病去世了,而她則安葬在了梅先生的另一側(cè),他們?nèi)藦拇碎L眠于地下,長相廝守。
福芝芳在對待王明華和孟小冬的態(tài)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她尊重王明華,畢竟福芝芳能進入到梅家是王明華點頭和應(yīng)允的,而且王明華也是待她為妹妹。
她為王明華的大度和體貼而尊重,但孟小冬始終是一個外來人,她的到來并沒有得到福芝芳的允許。在維護個人尊嚴的問題上,福芝芳做到了寸步不讓。
結(jié)語
如今這些都成為一段塵封的往事,而留給我們的只是一代大師的傳奇故事。
在這些故事中有笑、有淚、有過敬重也有過惋惜,但都已隨著歲月的流水,悄然的擦除了那些并不深刻的印記。
或許是福芝芳的存在才能讓梅先生的作品得以保存,也才能讓我們這些后輩一睹他當(dāng)年的風(fēng)采。
往事隨成風(fēng),俱往矣,只待追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