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兩天最濃的火藥味,不在烏克蘭,也不在臺海,就在波斯灣。伊朗被美國下了最后通牒,倒計時一天,哈梅內伊卻像個什么事都沒發生過的人,站在臺上一字一句:“大戰開始了。”這話不是講給以色列聽的,是對整個西方陣營撂下的狠話。
但問題是,現在最不冷靜的,不是哈梅內伊,而是特朗普。他又開始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地撒謊,非說伊朗代表團“主動要求去白宮談判”,還假裝拿出了一堆情報,說“幾架伊朗政府專機飛到了阿曼”。擺出一副“你看,伊朗怕了”的勝利者姿態。可惜,這種小把戲,在今天這盤大棋面前,不值一駁。
伊朗駐聯合國代表第一時間回擊,原話直白到近乎羞辱:“沒有任何伊朗官員會卑躬屈膝地祈求進入白宮。”你看,這不是外交辭令,這是“翻臉”的說法。阿曼外長也出來澄清,根本沒人來——連轉場都懶得演。這說明什么?說明特朗普那一套心理戰、煙霧彈、反向放風的把戲已經徹底失靈,連盟友都不配合了。
從地緣角度說,美軍壓境、以色列狂轟,伊朗確實承壓。但這個局面打到今天,大家都清楚,這已經不是一場普通的軍事沖突,而是伊朗政體和生存模式的生死存亡戰。所以你才看到,哈梅內伊一邊做全國演講宣布“進入新階段”,一邊把關鍵權力交給伊朗革命衛隊的“最高委員會”。這不是“我準備好了”的意思,而是“我死也不退”的信號。
很多人沒注意這個細節:哈梅內伊不是交給某個接班人,而是交給“委員會”,一個集體領導機構。這是老謀深算的布陣——就算以色列真斬首了某個人,也不會斬斷整個指揮鏈。政權的延續性被提前鎖死。你說內塔尼亞胡會不會急眼?他當然急,他的命和政治前途都系在“伊朗不反擊”這根線上,但現實是,以色列已經擋不住了。
伊朗第13輪打擊已經開始了,這一回不是什么無人機小打小鬧,而是傳說中的“泥石”導彈亮相——地對地彈道導彈,射程2000公里。這可不是對著以色列一個方向發的,伊朗這是一邊轟以色列,一邊告訴美國:你在中東的任何軍事基地,我也夠得著。
果然,美軍動了。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開始轉移戰機;第5艦隊的艦艇,也在波斯灣上掉頭撤離。別被白宮嘴硬蒙住了,真正懂軍事的人都知道,美軍這是在執行“預警防護程序”,換句話說,他們知道真要打起來,自己這些老窩肯定保不住。
所以問題來了:特朗普到底打不打?
一邊放狠話,一邊猶豫不決,說到底是因為三點:一,60%的美國人反對戰爭,不想重蹈阿富汗的覆轍;二,五角大樓沒把握能打贏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伊朗不比伊拉克;三,美國情報界始終無法確定,伊朗手上有沒有“超規格武器”,也就是核級別的反制工具。
這三道坎,特朗普一個都沒邁過去。他打心底是想贏一場戰爭撈政治資本的,可問題是,這場仗他不敢賭。不是怕伊朗,而是怕自己被伊朗拉下水,把一整盤大選節奏打亂。你以為他是真想開戰?不是,他是想讓伊朗認慫,但沒想到,這一回碰上的是個根本不認慫的對手。
最讓人警醒的是,俄羅斯突然出來站隊了。俄外交部說得清清楚楚:以色列持續打擊伊朗核設施是非法行為,正在把世界推向“核災難”。這話不是說給伊朗聽的,是直指華盛頓的。普京就是告訴拜登:你再逼下去,這局就不是中東戰爭,而是全球災難。
其實美國人自己也知道,不是他們不能贏,而是代價太高了。霍爾木茲海峽一天能送出2000萬桶原油,一旦被伊朗封鎖,整個世界的能源市場都得崩,連帶著國際股市都得跳水。到時候不是伊朗投降,而是全球通脹、油價飆升、資本失控,美國自己先垮。
所以,現在別看特朗普把話放得硬,什么“只給伊朗一天時間”“伊朗要白旗投降”,但真要點火那一下,誰都知道他其實心里沒底。伊朗不怕打,以色列快頂不住,美國又不敢全力下場。這一盤棋,哈梅內伊手里反倒多了一張張能翻的牌。
就像一句波斯諺語說的:當你看見對手舉起匕首的時候,也許他才剛剛發現你還活著。現在的伊朗,不是等死的病人,而是個正在掏出底牌的老兵。接下來24小時,不是誰逼誰舉白旗,而是誰先熬過這一夜,贏得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