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流淌千年的血脈根魂。它不僅是先民智慧的結(jié)晶,更是面向未來的文化基因庫。當(dāng)歷史叩響新時代的大門,我們既需以虔敬之心守護技藝原真性,更要以創(chuàng)新之志激活其當(dāng)代生命力——“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由此成為非遺傳承的時代命題。
而今,一群躬身實踐的傳承者正將命題化為行動:他們以雙手為舟楫,載著古老技藝穿越時代洪流;以創(chuàng)新為星火,點燃非遺基因的當(dāng)代覺醒。在他們身上,我們看見傳統(tǒng)與未來的握手,更見證著文明根脈如何在當(dāng)下綻放新枝。
中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何基富簡介
何基富,男,“巴蜀閑人”乃筆名,著名詩人,思想家。1945年10月生,四川省營山縣人,大學(xué)文化。青少年勵志勤奮,1965年以德才備兼,高考狀元之身,保送至四川省委辦公廳。1975年任《四川青年雜志》副總編輯;后來又擔(dān)任過兩份省級內(nèi)刊總編輯。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特約研究員;北京炎黃文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華夏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授予“文學(xué)功勛人物”;中央新影中學(xué)生頻道授予“最具影響力藝術(shù)名家”。七十年代初,開始習(xí)詩,跨進暮春門檻,提起禿筆,擠上詩壇,誓為后人為民族,留下時代的真言。
已出版?zhèn)€人詩歌專集《天空有朵孤獨的云》、《夢亦真,真亦夢》、《冷眼看人間》;過兩百多首作品入選國家級詩歌選,出版合集《當(dāng)代名家經(jīng)典詩文》、《中國當(dāng)代詩壇名家代表作》、《大國傳世詩人》(現(xiàn)代詩卷)、《守望棲息地》、《中國當(dāng)代詩壇十佳杰出詩人佳作選》、《百年豐碑-中華兒女風(fēng)采錄》、《邁向新征程》、《新時代實干者風(fēng)采》、《中國藝術(shù)家大典》、《中國人氣最旺的詩文名家名作》、《45年,45人,致敬中國詩歌探索者》、《見字如面--我在中國大陸寫詩》等20余本。詩歌作品在《流芳中國》、《讀與寫》等雜志和《中國詩歌網(wǎng)》等發(fā)表;《賣菜翁說》等7首經(jīng)典代表詩歌,由中央新影中學(xué)生頻道將何基富(詩)、孫曉云(書)、范迪安(畫)匯編成《展時代經(jīng)典,筑文藝高峰》專刋,獻禮2025年全國兩會;華夏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把何基富(詩歌)、莫言(小說)、孫曉云(書法),從入編的《全國智庫專家成員》書中抽出,編制成硬殼精裝“三人書”專刊;《賣菜翁說》等12首經(jīng)典代表詩歌,由中國郵政制作成《榮耀中國-限量版珍藏郵冊》;中央新影中學(xué)生頻道制作精采視頻:何基富--名家講壇藝術(shù)人生專題訪談;華夏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制作精彩視頻:何基富--2025年全國兩會重點推薦藝術(shù)家;17首代表詩歌,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所屬的《中國軍轉(zhuǎn)民》雜志社,制成水晶琉璃詩詞集《與國同心--何基富》;《賣菜翁說》等4首經(jīng)典代表詩歌,入編國家文旅部所屬“北京傳新非遺保護發(fā)展中心”編輯出版的《中國非遺傳承人年鑒(2024版)》;《賣菜翁說》燒制成瓷板畫,掛在井崗山黃洋界景區(qū)旅客服務(wù)中心;詩歌作品在全國高鐵部分線路、北京地鐵、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地展播。詩歌專集《夢亦真,真亦夢》被英國牛津大學(xué)圖書館收藏、《天空有朵孤獨的云》被泰國王室舒坦親王和朱拉隆功大學(xué)收藏。數(shù)百首詩歌,被百度、谷歌等收錄。
代表作:《賣菜翁說》、《父親節(jié)祭父親》、《母親拔牙,肉跳心驚》、《慢慢地陪著你走》、《難忘故鄉(xiāng)的小路》、《奉節(jié)斷想》、《啊,祖先》、《黃金樹贊》、《斗士,喬爾丹諾.布魯諾》、《千年后人讀今詩》、《“蒲松齡講習(xí)班”夭折夢中》、《夢亦真,真亦夢》、《我的同胞,我的最愛》等,已廣為誦傳。
賣菜翁說
巴蜀閑人
傍晚,
街上車少人稀。
天,下著雨夾雪,
寒冷陰寂。
我蜷縮在街沿邊,
守著那堆未賣完的菜,
菜上糊著,
車輛路過濺起的泥。
幸好我裹著一塊,
白色油紙衣;(1)
戴著那頂深色舊遮遮帽,
要不然,
這么大的雨加雪,
很快會被淋成落湯雞。
這天真冷,
我的牙齒在打顫,
胡碴上結(jié)了白花花的冰。
怎么就這么莫出息,
也就才六十出頭,
這點雨雪就抗不起?
我得趁下雨,
不見了城管蹤跡,
趕緊把這些菜賣出去。
天快黑了,
肚子也穩(wěn)不起,
街那頭館子里,
飄來回鍋肉的香氣,
饞得我直冒唾液。
我瞪大渾濁的眼睛,
期盼有個好心人,
把這點菜全買去,
即使打折,
我也讓他拿去。
我要湊夠錢去藥舖,
為躺在床上的老伴,
買頭痛劑。
我真懷疑,
我不是在賣菜,
分明是求乞。
我再等一等,
我再碰碰運氣。
啊,
我偏不信,
上帝有那么神奇,
我會成為前幾天,
孫子讀給我聽的童話中,
那個賣火柴的小洋女!
2015,11,8。
注:(1),油紙衣,即塑料衣。老一代鄉(xiāng)下人,習(xí)慣把塑料布,稱為油紙布。
又注:2016年11月29日,一個叫“心靈之聲”的詩友,在500人的微信群《上海格律詩詞社》中說,她“最喜歡你的賣菜翁說”一詩,并“讓我的孩子們背誦了,很受教育”。我自信,很多年以后會有人背誦我的這首詩,沒有想到現(xiàn)在就有人背誦了。
黃金樹贊
巴蜀閑人
你從大唐走來
越過黃河跨過長江
漫長的一千四百年
你巍然屹立挺拔剛強
你披著盛唐的絕世風(fēng)華
渾身燦爛金黃
西安觀音禪寺的銀杏樹啊
你滿臉皺紋飽經(jīng)風(fēng)霜
你見識李杜以黃河長江為墨
以泰山昆侖為筆
抒寫千古絕唱的豪放
你目睹唐玄宗父奪子妻的風(fēng)流
癡迷那個豐腴美婦人貴妃楊
你惋惜李唐被趙宋取代
三百年大唐江山一朝覆亡
接著有蒙元朱明和滿清
你也聽到堅船利炮的轟響
百年屈辱讓你痛斷肝腸
直到蔣家王朝被攆至臺灣島
共和國旗幟在神州大地飄揚
西安觀音禪寺的銀杏樹啊
你坦蕩淡泊志堅如鋼
人生似白駒過隙短暫異常
栽種你的唐太宗李世民
早已入土為泥焉能萬壽無疆
經(jīng)千年蒼海桑田而傲然挺立
你代表中華民族的堅強
歷千年風(fēng)雨磨難而生生不息
你象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你視名利貴賤榮辱為糞土
化著金燦燦的顏料
盡情揮灑在每片葉子上
宛如黃金鑄造一樣
2015,11,23。
注:西安終南山下羅漢洞村觀音禪寺內(nèi),有棵古銀杏樹,據(jù)傳為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至今仍枝繁葉茂,每到暮秋葉黃如金,蔚為壯觀。
媽媽,你不要走
巴蜀閑人
“媽媽,媽媽??
“年沒過完你又要走了,
“媽媽,你不要走哇??”
哭成淚人兒的乖女兒,
拖著即將遠行的媽媽。
女兒那撕肝裂肺的哭喊,
傾刻沖垮媽媽柔軟的堤垻。
媽媽沒顧得上看女兒一眼,
雙眼已涌動著潸然的淚花,
此時媽媽有多少想說的話。
女兒呀,媽媽的乖女兒,
你要多多地諒解媽媽,
媽媽可是有苦難言毫無辦法。
怎不想一直陪伴你慢慢長大,
動物,動物都有舔犢之情,
何況高等動物人類的媽呀?
媽媽我,上有年邁的父母,
下要供養(yǎng)乖乖你吃喝拉撒。
我如蝸居在漸趨荒蕪的鄉(xiāng)下,
拿什么來養(yǎng)活我們的全家?
百般無奈只能忍痛把你丟下,
艱難,艱難地跨過大半個中國,
去到燈紅酒綠的城市把血汗灑。
媽媽我每天起早貪黑打幾份工:
當(dāng)媬姆,除衛(wèi)生,接孩子回家,
直到星星眨眼媽媽我才能躺下。
即使媽媽這般辛勞每月掙的錢.
與餅餅涼四天狂搶六千萬相比,
那差距不知道有好大,好大?!
女兒呀,媽媽的好女兒,
你乖乖地聽爺爺奶奶的話。
到明年春節(jié)媽媽再早點回家,
給你買花衣服,
給你包餃子煮戞戞,(1)
陪你跳繩藏貓貓玩耍,
淚眼朦朧的女兒,
望著漸漸遠行的媽媽背影,
早已哭癱倒地下。
2019,2,15。
注:今天,在網(wǎng)上讀到一則消息,說春節(jié)后,GZ山村一對父母外出打工,女兒狂追200米哭癱倒地,上演“生死離別”一幕。讀后百感交集,遂成此詩。
(1),戞戞,四川方言,即肉的意思。
難忘故鄉(xiāng)的小路
巴蜀閑人
曲曲彎彎
起起伏伏
翻過山梁
穿過小湖
宛如一條蚯蚓
從老家的茅草屋
向神秘的遠方蠕動
它便是
我故鄉(xiāng)的那條小路
小路兩旁
常年長著多種野草
中間是高低不平的泥土
我光著屁股
在上面蹣跚學(xué)步
我打著赤腳
走向小學(xué)
開始寒窗苦讀
我穿著草鞋
借著月光背著口糧
進入全縣的最高學(xué)府
那條小路上
我灑下過艱辛的汗水
也收獲過小伙伴的幫助
后來我離開那條小路
坐汽車到了省會成都
再后來
我在寬敞筆直的長安街上
自豪愜意地散步
我乘坐飛機
穿越大半個地球
在香榭麗舍大道上躑躅
反復(fù)思忖
文藝復(fù)興巨匠達芬奇
為何面對中世紀的黑暗
給世人留下那永恒的微笑
而不是常理中的哭
我徜徉在窄窄的華爾街
遠眺高高聳立在自由島上
那自由女神高擎的火炬
照耀人類奔向自由民主
我無論走到何處
都始終忘不了那條
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小路
那里有我的童貞和理想
那里有我的辛勞和奮斗
那里有農(nóng)耕文明的純樸
那里更有我可敬的母親
堅毅慈樣的目光一束束
2016,5,25。
父親節(jié)祭父親
巴蜀閑人
毎當(dāng)父親節(jié)臨近
我的心
總是久久難以平靜
腦海不斷閃現(xiàn)
父親臨終時那不甘的眼神
我的父親生于清末
在民國長大成人
全家靠著父親那手
精湛的木工手藝生存
共和國的第十個年頭
正值壯年的父親
不幸在那場大饑荒中殞命
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
三面紅旗迎瘋招展
畝產(chǎn)萬斤放衛(wèi)星的消息
在各類報紙上展現(xiàn)不停
農(nóng)村公共食堂供應(yīng)的
糧食不見寡水清湯可照人影
喝著公共食堂清湯的父親
清湯不從正常渠道排出
淤積于雙腿腫脹烏青
不到60歲的父親
我至今歷歷在目
邁著越來越浮腫的雙腿
走向人生終點的痛苦情景
今天
我在父親節(jié)祭奠父親
同時衷心祝愿
祖國和人民
不再有那荒唐的時辰
2016,6,18。
注:該詩,參加“開泰文藝”、“一度詩歌論壇”等五個微信詩群,聯(lián)合舉辦的2016年“父親節(jié)”同題詩歌賽,評委一致評為第一名。共有55首詩參賽。
奉節(jié)斷想
巴蜀閑人
奉節(jié),
因那場白帝托孤,
而聲名大震。
歷代文人墨客趨之若鶩,
便有了詩仙李白的,
千古名篇《下江陵》。
我曾數(shù)次,
沿著拾級而上的石梯,
登上古老而年輕的奉節(jié)城。
站在高高的白帝城上,
俯瞰滾滾東去的長江,
《三國演義》開卷詞,
久久在腦際翻滾。
思緒如脫韁野馬,
向歷史的縱深飛奔。
公元223年,
漢室后裔劉備,
伐吳兵敗至奉節(jié)白帝城,
重病纏身生命垂危,
急把幼子托附給諸葛孔明。
劉備至死都在期盼:
大漢江山永不變色,
如屹立不倒的長城。
丞相諸葛亮智慧勤懇;
大將軍姜維勇猛忠誠;
還有那文人羅貫中,
搖動如椽巨筆,
為漢室大唱挽歌竭盡所能,
都無法改變劉漢走向滅亡,
而無力復(fù)興。
魏滅蜀漢,后有晉,
再有隋唐,宋元明清。
這塊神奇的土地就這樣,
周而復(fù)始改朝換代,
走過二千年的歷程。
二千年的成王敗寇,
二千年的血雨腥風(fēng),
二千年的慢慢長征。
歷史來到,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一個叫黃炎培的老先生,
提出如何破解歷史“周期率”?
當(dāng)時堅定回答找到了,
那就是民主。
民主,被證明是當(dāng)今,
最不壞的制度。
不久,起義軍攻陷北平,
人們翹首期待,
兌現(xiàn)信誓旦旦的諾言:
民主與憲政。
一覺醒來,
“馬克思加秦始皇”的大旗,
高高飄揚在皇城。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英雄被浪花淘盡,
畢竟飽嘗過英雄的滋味。
淘盡英雄的過程,
死亡,災(zāi)難和苦痛,
給升斗百姓添增,
如滾滾東逝的長江水,
永遠,永遠也無法流盡!
2015,10,2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