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年,稱雄西亞地區的帕提亞帝國滅亡,繼之而起的是薩珊王朝,他們控制著現在的西亞地區,另外還有高加索、中亞西南部、巴基斯坦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薩珊王朝也被稱為波斯第二帝國,其統治維持四百余年。到了統治后期,在遭到強敵進犯時,薩珊王朝不斷向唐太宗求援,可是他卻按兵不動,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遭遇強敵
公元七世紀初,就在薩珊王朝走向衰落之際,原本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島上興起了一支強大的力量,并在宗教的指引下完成了統一,這就是被唐朝人稱為“大食”的阿拉伯帝國。633年,阿拉伯帝國向波斯帝國發起了進攻,雖然他們在最初的交鋒中失利,但卻很快扭轉形勢,并在637年攻入波斯的都城泰西封。
之后,薩珊王朝集結了15萬人,與3萬阿拉伯軍隊在哈溫德展開激戰。結果波斯人又一次失敗了,大片領土落入對方手中。651年,伊嗣埃三世被殺,薩珊波斯的歷史至此終結。雖然伊嗣埃三世的兒子卑路斯仍然堅持作戰,但也無法扭轉形勢。674年,卑路斯只得向東進入唐朝境內,后病死在洛陽,未能完成復國。
二、向唐求援
637年,因無力阻擋阿拉伯軍隊攻勢,薩珊王朝的伊嗣埃三世向唐朝派出使者,以進貢為名進行求援。第二年,波斯使者抵達長安,并向唐太宗進獻了一只珍稀動物。此時的唐朝皇帝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對波斯的求援反應冷淡,并在回信中寫道:“你還是與他們和平共處吧,他們沒對你動怒時,你也別對他們動怒。”
然而,薩珊王朝并沒有死心,他們在642年又一次來到長安“朝貢”,依然沒有得到積極地回復。此時的波斯已經接近亡國,伊嗣埃三世只得在647年第三次向唐朝求援,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無動于衷。到了648年,波斯、吐火羅的使者一起抵達長安,以恭賀新年的名義,向唐太宗匯報當前局勢,應該也提到了求援的事情。
三、為何拒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馬上皇帝,更是被眾多少數民族政權譽為“天可汗”,那么他為何拒絕援救薩珊波斯呢?其實原因并不復雜。第一,當時唐朝的控制范圍有限,距離波斯太過于遙遠。薩珊王朝向唐太宗求援的時候,唐朝的西部邊界在伊州附近,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哈密。唐太宗久經沙場,自然知道勞師遠征的結果。
第二,唐朝與西突厥爭奪西域地區,且四方多事。當時,西突厥的勢力非常強大,與唐朝圍繞著西域地區展開了激烈地爭奪,雙方互有勝負。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唐朝才在640年建立安西都護府。然而之后,唐太宗的注意力又被東邊的高句麗吸引,發動了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對于遙不可及的波斯,唐太宗是愛莫能助。不過,唐朝與波斯聯系并未就此中斷,唐高宗在位時終于決定援助波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