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陸家嘴金融論壇召開。
很多股民都在期待論壇上能有大規模刺激政策發布。
這屬于常識性錯誤!
陸家嘴金融論壇主要是討論金融領域中一些重大問題,雖然也會有一些政策公布,但不大可能是經濟刺激政策。
本屆論壇的關鍵詞是:開放。
而開放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
雖然我們幾年前就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了,但推動的速度還不夠快。
但這一次論壇,明顯把這事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為啥?
因為中國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地位了,中國只有一條路:跟美國死磕到底。
在金融上,挑戰美元霸權地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人民幣國際化對A股意味著什么?
其意義非常重大。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標志?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國際貿易支付中,人民幣的市場份額要達到一定的水平。
當下,美元的份額最高,接近50%;然后是歐元,在22%左右。
接下來是英鎊,市場份額在6.5%-7%。
人民幣和日元的份額相當,但未來人民幣大概率會完全超過日元。
不過,在交易中的占比提高還不足以讓人民成功國際化。
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外資大量買入中國資產。
咱們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美元霸權地位的建立,離不開美債和美股。
全世界拿到美元后,肯定不可能以貨幣形式持有,總會去換成資產來持有。
在國際貿易中,如果有貿易差額,就一定會有資本流動來磨平。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進口=美國的出口+外國人在美國的投資或資本流入量。
現在川普苦惱的就是巨大的貿易赤字,但卻沒有資金愿意去美國搞實業投資。大量的資金都流入了美債和美股。
其實對于人民幣也同樣如此。
未來貿易順差必然會越來越小,對應的,在資本項目下,就會有更多資金流入中國,買入中國資產。同時中國也會有更多資金去海外投資,也就是出海。
說的直白一點,如果中國資產不值得配置,別人為啥要持有人民幣?
二、人民幣國際化必然伴隨中國資產走強
為啥美國股市能長牛?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霸權。
其他國家拿著美元也怕貶值,于是就會買入美元計價的資產。
同理,如果人民幣想要國際化,也必須要提供優質資產讓外資買入。
早些年,我們已經把國內債券推向國際了。
外資在境內A債上的配置資金已經達到4.4萬億元。遠遠大于在國內股票上的配置。
國內債市走的這一波大牛市,本身也有外資貢獻的力量。
為啥外資要買A債而不買A股呢?
一方面是政策的限制。
我們對資本項目下資金的流動還是有很多管制的,這就使得外資不能自由的買賣股票、房產之類的資產。
而對債券的管制則更松。
另一方面是保匯率帶來的杰作。
由于央行提供了很多的掉期點補貼,這就使得外資通過做多國內債券+做空遠期人民幣的方式可以獲得高于聯邦基金利率的收益。
這樣一來,資金當然要瘋狂的買買買A債了。
從上圖就能看到,本來隨著美國加息,外資也在拋售A債,畢竟中美利差太大了,資金肯定要去買利率更高的美債。
但隨著央行大量補貼掉期點,外資就屁顛屁顛的回流了。
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A股算不上優質資產。
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A股的洗心革面。
三、A股洗心革面
外資也不是傻的,人家要買的肯定是優質資產。
過去三年,A債對他們來說就是優質資產,一方面是通過對沖的方式,收益比美債還高。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的信用很穩定,而美國政府的信用正在遭受質疑。
同理,對于外資來說,他們對A股,心里也有一桿秤。
由于外資中,機構的占比很高,而外資的審美和內資不一樣。
外資更看重底層資產,也就是公司本身要好。
但A股過去的制度使得這里面充滿了垃圾。
雖然A股也有好公司,但A股的投資者卻愛炒垃圾。
這就使得A股的好公司在短期內的漲幅反而跟不上垃圾股。
而一旦上漲,又往往漲過頭,造成嚴重泡沫化。
在外資機構的眼里,波動率過大的市場,他們都是心有余悸的。
別說外資了,即便是國內的社?;鸷碗U資,對A股的配置比例都太低了。
因此,從去年開始,管理層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實現:
1.波動率降低;
2.優質公司占比提高;
3.股東回報增加(主要是指分紅和回購)。
這次陸家嘴會議上,允許暫時沒有盈利的公司在雙創上市了。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是要割韭菜了。
其實不然。
你想想看,為啥A股的創新藥完敗港股?
A股一定要求有盈利才能上市,這就是把孵化優質公司的機會讓給了港股。
凡事都有兩面,不要只看壞的一面。
當然,A股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可能很快就見到效果。
但形勢逼人,很多人被逼到這個份上,就不得不做了。甚至要加速去做!
而且一定要好,做成功才行。因為A股的改革并不是孤立事件,我們要把它融入到大環境和大戰略中去看待。
四、人民幣國際化會走美元的老路嗎?
美元霸權的路數是靠債務撐起來的。
美國本土制造業空心化,就使得美國人只能通過進口滿足產品的需求。
為了買海外產品,美國政府就通過增加債務的方式超發美元。
這就是惡性循環。
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事情也就玩不下去了。
而潘行長在陸家嘴論壇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展望則是高屋建瓴的。
我們希望未來是一個多邊化的貨幣體系,從而取代美元單極化的霸權體系。
也就是說,管理層對未來的規劃肯定不是美國那樣極端的消費型經濟體。
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保留合理的制造業比例。
當然,說是這樣說,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這個才是底子。
五、人民幣國際化改造A股生態
現階段,管理層在積極的進行A股的改革,從而吸引外資流入。
但反過來想想。
外資占比增加,也會加速A股的生態改造。
道理很簡單,外資的審美和內資不一樣。
外資更偏價值投資,而內資則是投機居多。
隨著偏好價值投資的資金占比增加,A股的生態也就會跟著改變。
當占比達到某個臨界點時,以前那種炒小炒差的玩法也就玩不下去了。
最后說一件搞笑的事。
今年以來,美股開始散戶化了。
在貿易戰之后,美國散戶踴躍入市。
上面這個圖顯示的是低于一美元價格的股票占據了市場一半的成交量。這跟A股的散戶炒垃圾如出一轍嘛。
咱們可以繼續觀察,看去美元化的過程,會不會是美股散戶化的過程。
總之,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為了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中國資產就得洗心革面。而外資流入,又會加快洗心革面,形成正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