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了解完您案子的情況,我覺得大概3萬塊錢就能搞定。”
?雷區:急于求成,上來就報具體價格。
“律師,我這個案子大概多少錢?”
很多律師聽到這句話,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根據經驗給個數字,生怕報慢了客戶就跑了。這恰恰是最大的雷區。
在沒有充分了解案情細節、客戶的真實訴求和案件復雜性的情況下,草率報價無異于“盲人摸象”。報高了嚇跑客戶,報低了后續工作開展困難,自己吃虧。
?避坑指南:不急!先診斷,再報價。
把報價過程看作一次“問診”。耐心傾聽,通過提問引導客戶說出全部事實和擔憂。這個過程不僅能讓你評估工作量,更是展示你專業、嚴謹態度的絕佳機會。
02“價格的事,我們之后再聊。”
?雷區:一直回避報價的問題。
客戶一問到價格問題,律師就覺得還不適合當場就談,于是就遮遮掩掩的,避而不談,反倒會讓客戶不放心你。
?避坑指南:
不要回避報價問題,而是在客戶詢價的時候,善于用合理的報價策略,搞定這個問題。
而且,如果你已經到了不愁案源、可以篩選客戶的“凡爾賽”階段。我們建議你可以試試,在一開始就和客戶報價格的底價。這個價格底價區間報出后,客戶還繼續問,一般就是付得起自己律師費的客戶了。
03“我們常法的價格就是5萬一年。”
?雷區:空口無憑,報價僅靠一張嘴。
報價不僅是數字的傳遞,更是信任的建立。如果僅僅是口頭說一個價格,客戶很難直觀地感受到你服務的價值所在。
?避坑指南:不要等客戶提問,主動準備好一份精美成熟的“報價道具”,把自己的報價策略用可視化的方式沉淀到產品手冊中去:
可視化圖表:用流程圖展示案件代理的詳細步驟。
成功案例:展示我們“治好病”的客戶案例。
服務清單:明確列出你的服務將包含哪些具體項目。
這本手冊就是你的“信任背書”,能將談話焦點從“你憑什么收這么貴”轉移到“原來你這么專業”“原來你真的值這么多錢”。
04“我們收費是50萬元,后續我們會給您出具體的方案。”
?雷區:先報價格,后談方案。
如果先拋出價格,客戶的注意力會立刻被數字吸引,并產生防御心理。接下來你再去解釋服務方案,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這么貴”。
比如客戶想讓你解決的是一個幾十億的案子,他們最在意的是你能否幫助他們解決一個這么貴、這么大的法律麻煩。也許你的收費可能會比其他律師高幾十萬或者一兩百萬,但對于客戶而言,他們并不會特別在意這一點的差距。
?避坑指南:先展示方案,再揭曉價格。
把你的服務清單、流程、以及服務的具體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客戶面前。當客戶充分地理解了你會幫他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再看到報價,他的接受度會高得多。他會認為,這個價格是與你的高質量服務相匹配的。
05“嗯…這個價格確實不低,但是…我們也可以再商量一下。”
?雷區:報價沒底氣。
報價時的姿態,直接反映了你對自己專業能力的信心。如果你在報價時唯唯諾諾,眼神閃躲,客戶會本能地懷疑:這位律師是不是沒接過這種案子?他靠譜嗎?
?避坑指南:帶著底氣去報價。
報價是一個你情我愿、平等合作的事兒。這份報價的底氣,源于你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辦案經驗和對案件的充分準備。你要傳遞給客戶的信息是:我值得這個價,因為我能為你提供與之匹配的專業服務。
06“沒問題,看在咱們第一次合作,又是張總介紹的,給您打個9折吧。”
?雷區:輕易讓價。
這會讓客戶覺得你的報價“水分”很大,他會想:“我再多砍一砍,是不是還能更低?”這不僅拉低了你的服務價值,也讓你陷入被動的價格拉鋸戰。
?避坑指南:千萬不要輕易讓價。當客戶要求降價時,可以先表示理解,然后利用產品手冊重申案件的復雜性和你的服務價值。
即便是真的需要讓價,也要給出一個好的理由。千萬不要以一句話“本著貴司長期友好合作”的話術就對付過去。
07“我們服務的內容和價格都是定死的。”
?雷區:沒有福利,讓客戶覺得不近人情。
單純的價格數字是冰冷的。聰明的律師懂得如何讓客戶感覺到自己“占了便宜”。
?避坑指南:設計一些“小福利”,贈送額外的服務,尤其是標準化交付的服務,能夠讓邊際成本趨于0。這些“福利”會讓客戶覺得物超所值,從而更快地做出決定。
比如,贈送給客戶一次免費的法律體檢,既能讓客戶覺得自己有了優惠,又能借機讓客戶意識到自己企業存在的法律問題,更好促成簽約。
08“沒關系,您隨時想好了再聯系我。”
?雷區:任由客戶糾結拖延。
客戶回你“好的律師,我了解了,我們回去再商量一下。”然后,可能就再也沒有然后了。給客戶無限的考慮時間,等于給了他忘記你、選擇別人的機會。
?避坑指南:巧妙地給到客戶緊迫感。你可以這樣做:
利用時效限額:“我們這個優惠是有時效限制的,截止到今晚12點就沒有了。”
利用資源:“我們團隊下個月要集中處理一個大項目,近期能接的案子名額有限。”
關鍵在于,這種緊迫感必須得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憑空制造焦慮。
09“我給到您的價格絕對優惠。”
?雷區:沒能給到客戶安全感,客戶擔心你是見人開價。
為了讓客戶簽約,有些律師會過度承諾,只談有利的結果,對潛在的風險避而不談。這會給客戶不切實際的期望,一旦后續進展不順,極易引發糾紛和信任危機。
?避坑指南:建立并展示你的“明碼標價”體系。
這里的“標價”不是指一個固定數字,而是指清晰的、沉淀到紙面上的“計費規則”,當客戶看到你的收費有章可循、有理有據時,不信任感會大幅降低。
而且,套餐方案的價格,肯定會比單買某一項要劃算,這個價格對比展示出來,也會打動客戶盡快下單。
10“我們的方案就是這個,收費標準就是5萬。”
?雷區: 只給出一個報價方案,讓客戶只能在“做”與“不做”之間選擇。
這種“要么接受,要么拉倒”的報價方式,很容易將談判帶入僵局。一旦客戶覺得價格高,交易就可能直接失敗。
?避坑指南:設計三種以上的價格方案。 讓客戶做選擇題,而不是判斷題。
這是一種經典的心理學策略,也叫“價格錨點”:
低價方案:價格最低,僅包含最核心、最基礎的法律服務,次數也最少。
主推方案:價格適中,性價比最高,包含絕大部分客戶需要的服務。
高價方案:提供的服務內容、次數更多,但價格更貴。
當客戶看到三個方案時,他們的思維會從“要不要買”轉變為“買哪一個”。大部分客戶會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主推方案”,而這恰好是你最希望成交的方案。
如上的常年法律顧問服務的報價,用的就是這個方法。我們的會員律師也常反饋,客戶最后在價格套餐的對比之下,會選擇服務內容、價格都適中的“優享方案”或者“暢享方案”。
11結語
律師伙伴們,報價是一門藝術。
下次可別再在客戶面前,說這10句話勸退他啦!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實際報價場景中,靈活避開這10種雷區,我為大家總結了一份《法律服務產品化報價指南》的方法論合集手冊,教你面對不同的場景該采用何種報價策略,你可以直接購買:
如果對于自己的業務情況,你不知道該如何確定自己的報價方式、制定何種報價體系,我們為大家準備了諸如文中所示的等40+熱門法律服務產品手冊,其中包含了每一項業務的具體報價方案,從內容到模板我們都做好了,律師可以拿來即用。
感興趣的伙伴,可以戳圖了解詳情:
感興趣的律師,可以掃碼聯系芒芒了解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