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果同學和大家分享了一種新型詐騙手法。
據央視報道,詐騙分子先是騙取受害人手機,然后直接拔出SIM卡插入準備好的另一部手機。
兩部手機同時開啟免提通話功能,境外詐騙人員用即時通訊工具撥打其中一部手機。
與此同時,聲音實時傳遞到另一部裝有受害者SIM卡的手機,最終實施詐騙。
這種「SIM卡劫持」的手法,讓傳統安全防護形同虛設。
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推進eSIM卡已經迫在眉睫」。
的確,如果受害者使用的是eSIM,至少在物理層面上,這種犯罪手法將徹底失效。
因為eSIM是直接嵌入設備主板的數字SIM卡,根本無法被物理拔取。
當然除此之外,eSIM技術無論對于手機廠商還是消費者來說,還有更多好處。
比如eSIM讓用戶可以輕松切換運營商,加劇了市場競爭壓力。
國際漫游更方便,用戶連接WiFi在線購買當地流量套餐,落地即自動接入網絡,成本遠低于傳統國際漫游。
對手機廠商來說,取消SIM卡槽可以騰出空間用于增強機身防水性、降低厚度或擴容電池。
好消息是,現在這個愿望可能真的要實現了。
(圖源微博 @新浪科技)
6月18日,新浪科技的一則報道引發行業震動。
那就是暫停兩年時間后,三大運營商將于今年下半年,全面重啟eSIM業務。
據報道,中國聯通方面動作最快。
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省市重啟eSIM功能,其余地區開放時間待定。
中國移動方面,明確「逐步推進全國eSIM業務支撐」。
據悉,中國移動正開展系統優化與資源儲備,具體開放時間尚未公布。
中國電信方面則暫不支持開通。
中國電信客服表示,目前eSIM業務還未完成升級暫時無法辦理,也沒有升級完成的具體時間通知。
眾所周知,eSIM業務曾在2023年被緊急叫停。
當時運營商以「業務維護升級」為由,暫停受理eSIM手表一號雙終端業務及獨立eSIM卡辦理申請。
時隔兩年,如今峰回路轉,各運營商終于再次展開了行動。
(圖源蘋果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eSIM回歸并非突然,早有蛛絲馬跡可循。
今年3月底,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稱,某運營商正在內測iPhone eSIM。
沒多久,中國聯通就悄然上線了iPhone eSIM網頁。
網站中明確寫著「為iPhone新開一個全新的獨立號碼,能直接使用流量上網」的字樣。
當時,這一動作被廣泛解讀是為蘋果即將發布的iPhone 17 Air做準備。
因為多方消息顯示,這款超薄機型將取消實體SIM卡槽,完全依賴eSIM技術。
(圖源中國聯通)
而在系統層面,蘋果即將推出的iOS 26,據稱將支持iPhone/安卓手機跨平臺eSIM雙向遷移。
這意味著用戶更換手機品牌時,只需在蜂窩網絡設置中選擇「Transfer to Android」選項即可輕松完成eSIM轉移。
除蘋果外,國產手機廠商在這方面也有新動作。
5月8日,一場關乎eSIM未來的重要會議在中國信通院召開。
這場會議由信通院旗下泰爾終端實驗室組織,名為「萬物智聯一卡啟程——eSIM技術產業研討會」。
會上,小米、蘋果、聯想、OPPO等巨頭悉數到場。
(圖源中國 IT 之家)
報告描繪了eSIM技術的廣闊前景。
那就是其正從「可穿戴設備專屬技術」向「全域數字基座」轉型,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隱形橋梁」的作用。
總之,從最樂觀的估計來看,今年下半年我們就能見證這場革命的全面爆發。
從1991年第一張SIM卡誕生至今,這個小小的塑料片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34個年頭。
而今,eSIM技術終于要帶領我們進入「無卡化」的新時代。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