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一聲嘆息。
昨天看到了這條消息,今天果然上熱搜了。
廣東懷集,之前沒聽說過,因為一場洪水后的哄搶,讓全國人都知道了這個地方。
簡述一下事件過程:
這些年,極端氣候頻繁,廣東的一個偏遠小縣懷集突發洪水,這個零食超市的員工,據說女員工還在姨媽期, 泡在齊腰深的水里把商品轉移到二樓之后,就集體轉移了。
然后斷網斷電,通訊恢復之后,店主接到街坊的消息,自己的店里都是人在搶東西。
店主火速趕到,但是根本止不住,可氣的是,不但一樓泡水的商品被搶了,而且自己員工冒著風險轉移到二樓完好的商品也被搶了,甚至幾千塊營收款都被人偷走了。
看老板拍的照片:
老人搶東西根本毫不顧忌,鏡頭下也不急不忙,年輕人還知道不好意思,遮一下臉,令人難過的是還有小孩子也參與其中,估計是被大人帶過來的。
真是一聲嘆息。
網友看到之后,炸鍋了:
沒想到廣東這邊也有哄搶的,沒想到年輕人甚至是孩子也會參與其中。
其實,沒有什么需要驚訝的。
搶,是不分東西南北,男女老幼的,只需要一個動機和借口。
動機主要就是窮,貪便宜,沒有安全感。
借口就是以為不要了,受災了,大家都搶。
搶這個行為,從已經報道過的事跡來看:
河南有人搶過音樂節,搶過承包田里糧食,河北有人搶過快倒閉的超市,湖南有人搶過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蝦塘,湖北有人搶過高速側翻的卡車…
當然,如果一定要從地理上來找原因,這些地方基本出于黃河和長江支流,歷史上飽受洪澇災害影響,經濟上不發達,歷史上發生過比哄搶更嚴重的事情,也算是一種集體無意識。
但本質上還是:
窮+不講規則+沒有安全感。
廣東號稱全國最富的省,同時也是發展最不平衡的省份,郊區窮縣,比起內地的貧困縣,強不了多少。
不講規則,信奉潛規則和法不責眾。
規則這個事情,我現在有全新的理解,其實是一種自我選擇。
舉個例子,旅游很多地方有宰客行為,返鄉創業也有很多坑,基本都是在經濟不好的地方,為什么他們不能像杭州、成都這些網紅城市一樣,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呢?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因為沒有產出比。
經濟好的地方,規則越透明,經濟越好;經濟好不的地方,規則透不透明沒什么影響,不透明還有點油水。
所以,這些地方,精英喜歡潛規則,普通人喜歡法不責眾。
都是生態問題,自己很難改變,需要外力打破。
這些年,國家搞中西部開發,搞大學生下鄉,其實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最后就是沒有安全感。
這個主要還是社會兜底問題。
在一二線城市,哄搶的事情很少發生,除了相對富裕之外,主要是當地財政可以兜底突發事件。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救援和物資馬上到位,誰還去搶?
所以,一二線居民普遍安全感也比較強。
小縣城就難說了,窮+不講規則,更加強化了不安全感。
所以,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去哄搶。
希望能慢慢改善吧,另外希望當地能夠重視這件事,至少把偷錢的抓了吧。
就這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