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圳住建局發布了一條關于保障性住房配建的政策,這里面提到的內容挺經典的,摘取幾條重要信息給大家說下
1.多渠道增加保障房供應,這點就意味著后續商品房小區大概率都會強制要求配置保障房,特別是土拍用地那種,會被硬性要求建設
那么以后那種大花園純商品房小區的稀缺性也會變得更高,同板塊同配套的項目,也可能因為社區的純粹性影響定價
2.此政策前,如果已經批了保障性住房但是還沒有動工建設的,當中有50%的貨量可改為商品房出售,另外一部分則是繼續建設保障性住房
這點對于購房者來說是個利好,因為有些保障房的地段確實還是很不錯的,本身申請要求又高買不了,現在改成商品房面向所有人,那選擇性就更多了,也能在更好的地段多一分選擇
3.分類地區與改造類型結合,這個會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在各區域的建設比例,其中核心區包含的也是挺多板塊的,所以這些片區后續依然還會有房子供應,庫存加大
好奇的我,去搜了一下現在深圳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量,初步統計就有約41613套
分區來看:福田區3個項目,共1434套房;羅湖區5個項目,共1006套房;鹽田區5個項目,共535套房;南山區8個項目,共6975套房;寶安區9個項目,共2522套房;龍崗區12個項目,共有4125套房;龍華區13個項目,共有2657套房;坪山區4個項目,共有5614套房;光明區8個項目,共有7064套房,是深圳今年供應保障房最多的片區。大鵬新區4個項目,共有490套房
這其中的項目有大部分還是在比較優質的地段的,當然如果已經建設好的保障性住房就沒辦法更改成商品房了,而是面對定向客群(限制流通)
配售對象重點針對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體,以及城市需要的引進人才等群體。配售價格按基本覆蓋劃撥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加適度合理利潤的原則測算確定。實施封閉管理,對保障性住房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違法違規將保障性住房變更為商品住房流入市場。(具體以官方信息為準)
但現在市面上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這么多,如果沒有改成商品房的話還是比較難去化的
所以預測:保不齊哪天也會跟人才房或是安居房一樣改成10年轉紅本流通(僅是猜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