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分娩鎮痛工作的通知》,提出:
?到2025年底,開展產科醫療服務的三級醫療機構全部能夠提供分娩鎮痛服務;
?到2027年,開展產科醫療服務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能夠提供分娩鎮痛服務。
分娩鎮痛,俗稱“無痛”分娩,是通過將藥物注入產婦的脊柱椎管內,極大緩解其生產時的疼痛。
目前,醫學界公認這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
但202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卻讓許多準父母擔憂:無痛分娩會增加孩子的自閉癥風險嗎?
文|丫丫爸
編輯| Jarvis
圖|“小丫丫自閉癥”公號
國家衛健委要求在全國推進的無痛分娩服務,是一種硬膜外鎮痛技術,在緩解或消除分娩疼痛的同時,盡可能保持產婦的意識和運動功能,是現代醫學的巨大進步。
據2025年1月4日《工人日報》報道,中國的產婦無痛分娩比例,已從2015年的27.5%上升到2022年的60.2%。
來源:Transmitter
但是,2020年10月,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Pediatrics》上的研究,給不少家庭在要不要選擇無痛分娩的問題上,帶來了困擾。
這項由美國凱撒醫療集團南加州醫學中心,生物統計學者Anny Xiang領導的研究,對2008年1月到2015年12月之間,在該中心順產出生的147895名兒童的進行調查。
其中,109719 (74.2%)位媽媽采用了無痛分娩,而38176位媽媽沒有采用。
結果發現:
在無痛分娩組中,有2039名兒童診斷有自閉癥,占1.9%;
在沒有采用無痛分娩的嬰兒中,有485名診斷有自閉癥,占比1.3%。
使用麻醉的無痛分娩,兒童自閉癥的概率更高(37%),而且麻醉時間越長,兒童自閉癥概率越高。
這是一個相關性研究,它的結論需要非常謹慎地解讀。
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冰淇淋銷量和兒童溺水人數都傾向于在夏天上升,但我們不能得出“吃冰淇淋導致溺水”的結論。
同樣,該研究并未有效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孩子神經發育的因素,如母親的孕期狀況、遺傳背景等。
該研究中自閉癥兒童的發生率(1.7%)也與加州當時的流行率(4.45%)相去甚遠。
研究結果發表后,很快引起了各方的關注,特別是作者行文中有意或無意地暗示無痛分娩造成自閉癥,讓學界擔心這種可能具有誤導性的結論,會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冰箱媽媽”假說一樣,讓母親們再次背負不應有的指責和壓力。
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學者,Tor-Arne Hegvik在2023年接受采訪時指出,這篇文章帶來的后果可能會與英國醫生Andrew Wakefield的“疫苗造成自閉癥”的造假論文相類比。
Wakefield發表于1998年的論文被證明造假,全文的12名共同作者中,除了他自己和一名沒有消息的作者,其余10名作者都承認造假。
《柳葉刀》雜志在2010頁終于將該論文撤稿。然而,其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為此,美國五大醫學協會(包括產科麻醉、兒科麻醉、婦產科等),近10萬名醫生聯合發布聲明,重申:沒有證據表明無痛分娩會導致兒童自閉癥,它對產婦和新生兒都是安全的。
在接下來的短短3年里,至少有28篇后續研究發表,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2021年4月,斯坦福大學和加拿大Manitoba大學的學者,在對超過12萬名新生兒進行調查后,同樣在《JAMA Pediatrics》上發表論文,指出在校正了母親焦慮、抑郁等因素后,未發現無痛分娩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
一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學者主導的、涉及北歐450萬新生兒的研究,同樣未能得出無痛分娩與自閉癥相關的明確結論。
愛荷華大學麻醉系主任Cynthia Wong認為,有了這么多數據,“在我個人看來,給這個爭論做了總結,這個事情應該到此為止了”。
但愿她的總結不會被繼續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