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同學小玉來西安旅游,多年沒見,相約著一起吃飯。
剛碰面時,就給我一種時光倒流的恍惚感。
只見她人到中年,并沒有多少被歲月摧殘的痕跡,眼里有光、神色盎然,看起來和校園時期沒什么兩樣。
更重要的是,明明都兩個孩子的媽媽了,身上卻仍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青春感。
閑聊時,我問她是怎么保養的?
小玉說,把婚姻經營好,就是女人最好的“醫美”。
順著話茬,我便請教她經營婚姻的秘訣。
結果小玉說這一切,還要歸功于自己的媽媽。
她說在自己結婚前,媽媽特意給她寫了一封信。
信里有3句話,對她經營婚姻、處理夫妻關系,有著莫大的幫助。
后來,聽完她的分享之后,我覺得這3句話確實有可取之處。
可能初聽時有些“不近人情”,但細細品味,也許能為那些陷入婚姻沼澤的朋友們,提供一些思路與警醒。
接下來就把小玉媽媽說的3句話,分享給大家。
01.“女兒,結婚了盡量少回娘家”
小玉媽媽在信里寫道:
媽知道你戀家,但結婚后,回娘家的次數要“省著點”。
這話乍一聽很扎心,但細想之后全是美滿婚姻的底層邏輯。
也許,在多數人心里,娘家就是一個女人的底色和退路。
但如果常給女兒傳遞這樣的信號,就很容易給女性朋友,帶來一種認知上的錯覺。
正如心理學中“自我決定理論”中一句話說的那樣:
當個體感知到外部有“退路”時,內在動機和責任感會顯著降低。
簡單來說,父母若總是強調娘家能兜底,那么無疑是在為結了婚的女兒,提供一定量的“依賴暗示”。
讓她們在婚姻中的自我責任感被削弱,從而一旦有點事情,就會尋求娘家人的幫助。
久而久之,至少會出現三方面的問題。
其一,就是剛才上述說的,在婚姻中的責任感,變得模糊。
其二,婚姻初期,正是夫妻建立溝通模式、彼此磨合的關鍵期,一旦遇事就回娘家,則會給深入磨合增添阻礙和難度。
其三,小兩口吵架,哪怕娘家人再怎么理智,也會出現“護犢子”的行為。
而這,不但剝奪了夫妻學會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一不小心,就會激化矛盾,讓本來簡單的“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問題,變得復雜化。
所以說,讓女兒少回娘家,不是冷漠,而是給婚姻騰出自我修復和經營的空間。
只有在獨立中學會擔當與成長,才能在婚姻這條跑道上,找到幸福的方向。
02.“女兒,千萬別把丈夫當親人”
小玉媽媽在信里說道:
有一些人過著過著,伴侶就成為了“親人”,他們覺得這是婚姻的真相,殊不知,這是婚姻的“陷阱”。
不得不說,這話真是戳破了大多婚姻虛浮的一面。
我們總覺得夫妻久了就是親人,可實際上呢,心理學中的“情感賬戶”理論告訴我們:
親人之間的愛受到血緣綁定,是默認存在的。
而夫妻的愛是需要經營的“主動儲蓄”。
簡單來說,如果兩個人是“親人”,那么無論做什么,都“有恃無恐”的。
因為血緣的包容性很強,有時就算是“蠻不講理”,血緣關系也是牢不可破的。
可夫妻之間,并沒有血緣的掣肘和連接,所以若是以對待“親人”那一套,來對待伴侶,婚姻就會在柴米油鹽的瑣屑中,變得越來越索然無味。
就像大家談戀愛時,都會隱藏弱點,放大優勢,渴望被對方喜歡、認可和欣賞。
這種內在的驅動力,往往蘊含著龐大能量,會對兩個人的感情,產生催動作用。
可一旦切換為“親人”,就會把自己“無所謂”的那一面,暴露出來。
但問題是,這種“無所謂”看似是真實的自己,可對婚姻卻會帶來沖擊和影響。
比如一些人談戀愛,會把房間收拾的整潔干凈,衣服襪子也都放在該放的地方。
可婚后呢,卻不管不顧,衣服襪子滿天飛。
試想想,若日復一日的如此,再深厚的感情,也會慢慢的被消磨殆盡。
所以說,不把另一半當“親人”,是讓婚姻始終浸潤在愛情的洗禮下,是兩個人仍然保有愛意的流動。
唯有此,才能在平淡如水中,觸碰到婚姻的浪漫和美好,也才能在柴米油鹽里,看得見對方的好。
03.“家庭中,夫妻關系永遠排第一位”
小玉媽媽在信中寫道:
女兒,要永遠記得,結了婚你就跟你的丈夫是命運共同體,只有你們兩個擰成一股繩,才能把幸福輻射給更多的人,包括你的孩子、雙方的爸爸媽媽。
說實話,初聽時,這話就“呼啦”一下住進了我的心里。
在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把婚姻經營的一團亂麻,有個顯著的原因,就是“拎不清”。
比如,有了孩子之后,就會把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而忘了夫妻關系才是所有家庭關系中,最需經營和關注的一環。
時間一久,但凡育兒理念有點不同,那彼此之間就會針鋒相對,矛盾頻出。
再比如,有的人凡事會以“娘家優先”。
娘家弟弟需要買房,她用自己家的存款悄悄資助,也不管兩個人存這些錢辛不辛苦,孩子的興趣班費用該怎么辦的問題。
總之,只要娘家事,一定會優于自己家里的事情。
試想想,若是長時間如此,可不互生嫌隙、怨懟不斷嘛。
到最后,自己過不好不說,那些讓你掏心掏肺的人,也未必會對你感恩。
所以說,在婚姻中,夫妻關系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你們兩個人過得幸福,才能為孩子好父母,留下滋養的沃土。
也只有夫妻關系穩定,那么以此延伸開來的任何關系、任何問題,才能在夫妻齊心下,被輕而易舉的化解。
說實話,這三句話,聽起來疏離、冷漠,卻飽含著婚姻經營的智慧。
尤其是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真正的底氣永遠不是“隨時能回娘家”,而是“能在小家庭里站穩腳跟”。
最后,也愿每個女孩都能聽懂這些“扎心”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