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友道化學有限公司發生的爆炸事故,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農藥行業激起千層浪(詳情點擊查看:)。6月5日,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和加快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項小組發布了《關于暫停高密仁和化工產業園化工園區資格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高密仁和化工產業園的化工園區資格被暫停。該園區除安全隱患整治等特殊項目外,不得辦理任何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手續,已獲批但未開工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同時,按照《山東省化工園區擴區調區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兩年內不得擴區調區。這一紙通知更是讓業內人士意識到,這場事故對相關產業的影響之深,尤其是氯蟲苯甲酰胺的生產與供應。
氯蟲苯甲酰胺作為一種高效、廣譜且低毒的殺蟲劑,被廣泛應用于水稻、玉米、棉花、大豆以及果蔬等多種農作物的害蟲防治中。其市場地位無可撼動,被譽為“殺蟲劑一哥”。而山東友道是全球最大的氯蟲苯甲酰胺原藥生產企業,其合計產能高達1.1萬噸。據德邦證券測算,山東友道的氯蟲苯甲酰胺產能在行業內占據高達40.4%的比重。
爆炸事故后,車間停產,短期內供應缺口預計達40%-50%。不僅如此,國務院安委會對該起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意味著其復產之路困難重重。從企業自身情況來看,友道化學存在屢次違規記錄,2023年8月被處罰,2024年2月整改未落實且隱瞞多起小型事故。再加上山東省化工監管趨嚴,即便進行技術改造,有業內人士估計部分復產最早也要到2027年,當然也不排除會永久退出市場。
供應端遭受如此重創,氯蟲苯甲酰胺原藥價格的波動也在情理之中。6月5日,ST紅太陽發布調價函,宣布將97%氯蟲苯甲酰胺產品價格調整至30萬元/噸并限量供應,相較于去年市場價格低點21萬元/噸,漲幅超四成。這種價格的上漲并非偶然,而是市場供需嚴重失衡的直接體現。
在需求端,氯蟲苯甲酰胺作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殺蟲劑,在水稻、玉米等大田核心作物領域,因其獨特的強內吸傳導性,能有效防治鉆蛀性、隱蔽性害蟲(如二化螟、玉米螟),難以被完全替代。目前國內制劑企業原藥采購進度已超過70%,所以短期對終端市場影響不大。但9至11月的冬儲時期是下一個備貨高峰,如果產能無法保障,原藥價格必將進一步被抬高,進而傳導至終端市場,終端漲價已成定局。
此次事件也為整個農藥行業敲響了警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疏忽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不僅危及生命安全,還會對產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只關注產能擴張和市場份額,更要注重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只有這樣,企業才有可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關注生物有機肥行業前沿資訊/最新熱點,點擊下方名片關注:
作者/編輯:崔志欣
責編:張亞靜
監制:張博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