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對于身體來說是“發動機”般的存在,它的健康牽動著全身。正常情況下,心臟會以每分鐘5~6L的輸出量將血液輸送至全身。罹患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心臟泵血功能衰退,導致輸血量無法滿足身體代謝需求,器官組織的血液也無法正常回流,形成了惡性循環。數據顯示,心衰造成的死亡率可以與癌癥相近,約有2成的患者在確診后1年內死亡、5成的患者在5年內死亡。目前心衰已經成為威脅全社會的健康大敵。
01
心衰是“拖”出來的,5個癥狀要注意
持續咳嗽
心衰患者會在早期出現咳嗽癥狀,多為干咳伴有胸悶氣喘癥狀,在活動勞累后癥狀會加重,且平臥時會比較明顯,坐起身后可一定程度緩解。
呼吸急促
這是心衰患者早期較為常見的癥狀之一,尤其是在活動之后更容易出現該癥狀。因心臟功能衰竭導致心肺無法正常配合完成血氧交換所致,如若進一步加重的話,患者在靜息狀態下也會有呼吸急促癥狀。
極度疲勞
心臟功能異常時無法正常泵血輸送到身體各個臟器組織,而四肢、肌肉等部位由于缺乏血氧供應,會明顯感覺疲勞,怎么休息也無法緩解。
脖子青筋
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時會讓心腔內留存大量的血液,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回流,頸部靜脈的青筋會因此而變得特別明顯。
渾身發冷
當心臟無法正常泵血時,處于身體末端的四肢會因此而變得冰涼,即便在炎熱的夏季四肢也可能是涼的。
02
遠離心衰,一定做好4件事
01
控水控鹽
飲食上如若攝入大量鈉鹽、水分,會讓心臟負擔加重,引起四肢水腫,讓血容量以及血壓上升,心臟會因此而承受較大的壓力。患者日常一定要減少鹽分的攝入,控制在每日5g以內,同時要注意飲水量,一般保持每日1.5L以內即可。
02
監控指標
對于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日常一定要定期監測身體的各項指標,這樣做可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03
預防感染
實際上,心衰患者非常容易反復出現感冒癥狀,多與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相關,這些感染因素會導致心率加快、體溫上升、心臟負荷變重,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04
運動適量
有潛在心臟病風險的人不能做過高強度的運動,否則很容易發生意外。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運動前一定要咨詢醫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