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很多人會說,都什么時候了,不跌就算好啦,還想著漲回去,簡直“癡人說夢”!
目前,廣西桉木價格在500元/噸左右,個別地方甚至不足500元/噸,不僅比三年前850元/噸的高價跌去了4成多,而且進廠收購價還回到了十幾年之前,難道真的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嗎?
的確,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桉樹木材進廠價格一路向下,連續陰跌,這樣的走勢不僅令人措手不及,也讓不少人心生絕望,放言還要繼續跌,將會跌到400元/噸,甚至300元/噸……甚至斷言“桉樹行業已死”。
或許我是天生樂觀派,我從來不看空桉樹,即便在集體看空的哀鴻遍野之中,因為這里不僅僅是我的家鄉所在,更是中國木材的實力擔當,畢竟,每三根木頭就有一根來自廣西的桉樹,無論國家建設,還是百姓生活,都離不開它。
或許你說我販賣情懷,“有情也不能飲水飽”,干脆今天就拋開那些城鎮化、房地產、供需關系、GDP之類經濟詞匯,回歸林業的屬性,回歸木材的本質,以一個簡單的小故事,講透把桉樹發展的底層邏輯。
2009年9月,X林場陷入了經濟困境,無力對當年5月種植的500畝桉樹繼續投入,遂以每年承包金100元/畝為底價,劃分為10個地塊,對外公開發包。
按當時的木材價格、肥料成本和人工費用等來計算的話,如果按底價承包,有些許利潤,還值得一搏!萬一高出底價太多,“出力不討好”,極有可能虧本收場。
因為新鮮事物,所以吸引了眾多競標者。競標結果也讓人大跌眼鏡,所有地塊的每年承包金翻番以上,最高出價竟然達到265元/畝。
盡管可以不用重新造林,但數個月沒有撫育,成活率無從調查,再加上當時的經濟環境并不好,未來木材價格難以預料,投資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五年之后的2015年,“守得云開見月明”,桉樹進入輪伐采收期,除了采伐、運輸成本之后,折合每畝收入4500元左右,投入1塊錢,拿回了2塊多錢。雖然不說賺個盆滿缽滿,但收益甚為可觀,承包者個個笑逐顏開。
仔細分析一下,承包者賺到的錢,一是木材價格上漲帶來的,二是人工肥料上漲帶來的。
說白了,就是賺通貨膨脹帶來貶值的錢。
事實上,現在的桉樹和10多年前的情形有幾分相似,行業同樣深陷需求不景氣的困境,未來前景一片迷茫。
所以,很多人問我說桉木價格會不會漲?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去預測過程,只需要預測結果就OK了。
什么是結果呢?貨幣在貶值,且一直在貶值的路上,這是一個結果。
我們不說上世紀80年代的萬元戶相當于今天200萬資產的家庭,就說同樣的管理水平,2015年種植桉樹投入1200元/畝,而在2009年只要800元,而到了今天則需要2500元。
2025年4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325.17萬億元,2024年12月末為313.53萬億元,而在2020年末M2余額才218.68萬億元,市場上的錢顯著增多,而且增速還在持續。
這個時候,一定有人會說,現在不是通縮嗎?那只是過程而已,就如桉木價格在下跌,但我們知道一定不會崩盤的。我們要的不是過程,而是確定性的結果。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任何歷史的機遇都是凌駕于悲觀情緒之上的,你只要做對選擇,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