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棗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市會展中心二樓新聞發布廳召開“產教融合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學校黨委書記謝寶華作為全市職業院校代表受邀出席,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
謝寶華表示,學校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指示精神,聚焦服務“強工興產、轉型突圍”和工業倍增計劃,聚力建設“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支撐‘兩高四新’六大產業”的高水平專業群,持續擦亮“班墨故里、技能滕州”職教品牌,全省辦學質量監測在2023年提升27個位次基礎上,去年再次進步,穩居全省中游之上。一是專業建設呈現高水平。現有教職工1200人、其中博士碩士450余人,緊密對接棗莊“6+3”現代產業體系,開設6大門類49個高職專業,其中8個貫通本科專業。在2024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賽“摘金奪銀”,省賽獲獎38項,獎牌總數增長近50%。二是校企合作實現高質量。先后成立全國工商聯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淮海低空經濟產教融合共同體,實質化建設山東首批產教聯合體,服務棗莊交運集團、威達重工等本地企業。十四五期間,累計向社會輸送技能人才3.2萬余人,技術培訓服務5萬余人次,2024屆畢業生留棗率達37%。三是職教出海再添新成效。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走出去”企業(棗礦集團泰國公司等)本土化發展,“剛果(金)-班·墨學院”成為全省首批12個創建單位之一,4個專業、10門課程標準,入選中國-東盟技術人才項目,剛果(金)“中文+職業培訓”順利實施。
下一步的工作中,謝寶華表示學校將深入貫徹全市教育大會關于“做強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要求,迅速落實6月17日全市“榴棗歸鄉”推進會議精神,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緊密度”、與行業發展“適配度”,培養更多“下得去、用得上、離不開”的高技能人才,服務棗莊叫響“魯班故里”打造“工匠之城”,為新時代強市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通訊員 黃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