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當陽氣不足時,病癥都會找上身來!
著名中醫李可認為:“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當你的陽氣處在一個固秘(飽滿)的狀態下的時候,才能達到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尤其是,人在春夏兩季,耗費的陽氣最多,所以在這個時候特別要強調養陽了。
現在的人
多多少少都有點陽氣不足
陽氣不足表現在上焦,你可能容易怕冷,怕風,容易打噴嚏、流鼻涕,起雞皮疙瘩。
陽氣不足表現在中焦,你可能會濕氣重,怎么祛都不徹底;還可能有慢性的問題,比如噴嚏連天、長疹子;容易胃脹,不消化,吃涼的不舒服,喝水也愛喝溫熱的;容易疲勞、懶得動,總想躺著……
陽氣不足再深入,發展到中下焦,女性可能會小肚子涼,手腳涼,總得比別人多穿衣服才覺得暖和。還有的人可能會腰膝酸軟,尿尿清長,總起夜等等。
總結起來就是:身體的寒氣壓倒了陽氣。
想要體質好,本質上就是要把寒氣趕出去,把陽氣補上來。
“養陽”要先“護陽”
陽氣就如同我們身上的“礦產”,“適度開采”才能長盛不衰。因此,養護陽氣不僅要做到“開源”,更要重視“節流”。
不做以下損傷陽氣、耗散陽氣的事,才是最有效的養!
熬夜,總是超過晚上11點才睡覺;
冷飲和涼茶是日常飲品,喜歡吃生冷寒涼食物;
習慣光腳穿鞋,天氣較涼時還愛穿涼鞋、拖鞋,天冷時露著膝蓋穿短裙;
過度節食,營養不良;
長期在陰暗濕冷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長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類、利尿劑、清熱解毒中藥等;
長期過量運動,或喜歡桑拿,出汗過度;
大汗淋漓后喜歡吹風,甚至洗涼水澡。
驅寒養陽,用好3招
寒邪侵犯人體,都是從表到里,由淺至深的,所以當有外寒時要及時驅除。
驅寒有三個特別簡單的辦法,誰都能辦到:曬太陽+泡腳+生姜紅糖水。
01
曬太陽
曬太陽可以壯陽氣,因此大人小兒都要常曬太陽。
寒氣重的人會邊曬邊打噴嚏,還有人曬太陽就流清鼻涕,這都是在排寒。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于頭部,所以建議大家曬太陽驅寒時不妨重點曬曬頭頂。
02
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讓寒氣排出體外。
同時,泡腳還能加快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有助于緩解疲勞、改善睡眠狀態。
但是泡腳時需要注意,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每次泡腳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持續15-20分鐘即可。
另外,腳部有傷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靜脈炎或靜脈曲張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腳。
03
生姜紅糖水
“生姜+紅糖”兩者搭配有助于驅散寒氣、溫養陽氣。
【做法】姜洗凈切碎(去不去皮皆可),置入鍋中,放入適量的水與紅糖一起煮。先用猛火燒開,然后再用慢火煲半小時左右。煮好后趁熱喝即可。
來源:養生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