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2025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鴻蒙智能體框架(Harmony Agent Framework,HMAF)與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標志著全面邁入Agent時代。鴻蒙智能體框架為智能體構建統一協同架構,助力鴻蒙應用“生而智能”;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則面向開發者與個人用戶全面開放,提供智能體開發、調試與分發的一站式工具鏈。
隨著生成式AI持續演進,智能體正成為移動應用變革的新范式。當前,華為天氣、音樂、瀏覽器等自有應用已擁抱Agent形態,深航、微博、喜馬拉雅、大眾點評等三方合作伙伴也已啟動智能體開發,覆蓋出行、內容、社交、辦公等多個場景。一個人人可創、廣泛協同的鴻蒙智能體生態,正在全面啟動。
交互方式正被改寫,鴻蒙系統進入Agent時代
應用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轉變。過去,用戶與應用的關系基于“指令-響應”,需要在不同頁面、不同系統間頻繁操作。而隨著AI生成與理解能力躍遷,用戶只需表達一個需求,系統便能理解其意圖,并主動調用工具、協同服務、閉環執行。這一交互范式的躍遷,正催生出一種全新的數字形態:智能體(Agent)。
Agent是可以感知場景、理解語言、完成任務的主動服務者。它能夠代替用戶“找入口、點頁面、切流程”,實現真正的“說一句,辦成事”。華為推出的鴻蒙智能體框架(HMAF),全面定義了智能體與操作系統、應用、元服務之間的交互和協同邏輯。在這一框架下,鴻蒙智能體系統被劃分為兩類:一是系統級智能體“小藝”,作為統一調度中心;二是各類應用的領域智能體,針對特定垂直場景提供專業服務。
這種雙層架構,使得人機交互從“被動響應請求”轉向“主動理解意圖”,從“單點操作”轉向“系統協同”,構建起感知—理解—決策—執行的完整閉環。
把AI交到每個人手中,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降低開發門檻
為了讓開發者一站式高效開發鴻蒙智能體,華為推出了“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該平臺不僅面向開發者與生態企業,個人用戶也可以上手開發,全面降低智能體構建門檻,讓“人人皆可為Agent創作者”成為現實。
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具備一站式開發能力,從構思到上線,用戶只需在平臺中完成構建、調試、部署等關鍵流程,即可打造具備語義理解、任務響應能力的智能體。平臺提供50+鴻蒙系統插件,支持工作流、LLM、A2A等多種開發模式,為不同背景的用戶提供自由度與可操作性。
開發測試完成的鴻蒙智能體將統一上架至小藝智能體市場,可通過小藝對話、導航條、小藝建議等多個分發入口精準觸達用戶,提供連續服務體驗。
不是講概念,是真的落地
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的價值,不止體現在構建工具上,更已在多個真實場景中正在落地。無論是華為自有應用,還是來自出行、內容、社交、辦公等領域的生態伙伴,首批50+先鋒鴻蒙智能體正在火熱開發中,成為真正“跑起來”的能力。
在華為自有應用中,比如天氣助手智能體能提供專業的氣象預報,并通過大模型文生圖的技術,給用戶帶來個性化的圖文穿搭建議;在瀏覽器中內嵌智能體組件,用戶不僅能看新聞資訊,還能一鍵獲取AI摘要、AI問答服務。音樂、學習解題等場景也都通過智能體體驗全新的AI智慧服務。像小藝樂隊智能體,錄制15s以上的唱歌或朗誦音頻,即可為用戶生成專屬的音頻配樂,讓AI與內容創作自然融合。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三方伙伴也正在用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捏”出自己的專屬智能體。
基于平臺快速開發上線的深圳航空-深航飛飛智能體,能完成語音訂票、語音值機、座位推薦等一系列操作;喜馬拉雅的小雅助手通過語音定制專屬播客內容;ChatExcel智能體實現了“一句話處理表格和數據分析”;微博智搜和大眾點評點仔智能體,也通過語義理解與場景識別,將熱點獲取與智能點餐等需求轉化為主動推送與一體化服務體驗,讓用戶在“說出想法”之后即能獲得精準結果。
這些智能體構建完成后,均可上架至“小藝智能體市場”,供用戶搜索、調用,逐步形成一個多角色、多場景協同的“數字助手矩陣”。
通過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每一個應用都值得擁有自己的智能體,每一個創作者都可以參與共建智能新生態。小藝也將攜手更多開發者、企業與生態伙伴,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可持續、可成長的智能體生態體系,擁抱技術演進帶來的全新機遇與挑戰,邁向一個更智能、更協同、更具想象力的未來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