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中東上演了一出讓人看不懂的戲碼:約旦和敘利亞同時開火,打的卻不是以色列,而是伊朗的無人機。
約旦軍方率先宣布,19日上午在阿茲拉克地區擊落一架“越境”的伊朗無人機。可尷尬的是,無人機殘骸墜落時砸傷了兩名平民。這是約旦第一次公開對伊朗飛行器動手,耐人尋味的是——此前以色列戰機天天大搖大擺飛越約旦領空,日均架次高達100到200架,約旦的F-16戰斗機和愛國者導彈卻像“集體休眠”,一聲不吭。
敘利亞緊跟其后,新國防軍當天在德拉省北部也擊落一架伊朗無人機。更諷刺的是,幾乎同一時間,以色列的C-130運輸機和加油機正在敘利亞沙漠上空超低空飛行,敘方連句抗議都沒有。這種“只打伊朗、放過以色列”的操作,引發阿拉伯世界一片“雙標”的罵聲。
一、以色列的“空中走廊”是誰開的綠燈?
以色列空軍19日高調發布一組畫面:KC-707加油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上空給F-16I、F-15I戰機空中加油,背景清晰可見沙漠地貌。官方數據更直白——截至18日,以軍戰機已完成600多次空中加油任務,全靠僅有的13架加油機(7架KC-707+6架KC-130)硬撐。
這點數量哪夠支撐每天一兩百架次遠程奔襲?背后真相浮出水面:美國、英國甚至北約加油機早就在沙特等基地待命,為以色列提供“后勤血管”。
敘利亞為何沉默? 居民天天聽著頭頂爆炸聲,看著無人機碎片砸進農田燒房子,政府卻裝聾作啞。原來過渡政府正悄悄向西方遞“投名狀”——放任以色列用自家領空,就是證明自己不再是伊朗盟友,想換西方支持。連美國智庫都承認:“敘利亞在用沉默告訴美以:我們站隊了!”
約旦更顯憋屈,全國超一半淡水、四成天然氣靠以色列供應,軍事上早被歷次中東戰爭“打服了”,如今連抗議的膽量都擠不出來。
二、伊朗的絕地反擊:百架無人機強襲以色列
面對圍堵,伊朗19日發起代號“真實承諾3”的大規模反擊,一口氣派出超百架無人機撲向以色列。這些廉價的自殺式無人機(如單價僅2萬美元的“見證者-136”),戰術意圖明確:用“蜂群戰術”消耗以軍昂貴的防空導彈(“鐵穹”單發攔截彈成本4萬美元),為后續導彈撕開防線。
可無人機從伊朗飛到以色列需跨越1500公里,慢悠悠飛6個多小時,沿途遭遇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庫爾德武裝層層截殺。等突入以色列領空時,戰果已大打折扣——以軍甚至用直升機航炮掃射,攔截率壓到85%。
三、中東裂痕千年難愈,伊朗深陷孤立困局
伊朗的困境,深植于中東復雜的地緣裂痕:
- 民族世仇: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千年對立,兩伊戰爭時沙特等國就暗挺伊拉克對抗伊朗;
- 教派沖突:什葉派伊朗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水火不容;
- 美國霸權陰影:埃及、伊拉克等國受制于美援不敢妄動。
如今伊朗幾乎孤軍奮戰,唯一指望是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等盟友開辟第二戰場。而以色列背靠美國技術霸權——摩薩德特工滲透伊朗組裝自殺無人機,F-35隱身戰機更在德黑蘭來去自如,連伊朗珍藏的F-14戰機都被精準“斬首”在機場。
戰火下的中東,道義早已讓位于生存博弈:敘利亞用領空換西方認可,約旦為水電天然氣忍氣吞聲,沙特冷眼旁觀“宿敵”伊朗挨打。
伊朗的百架無人機強襲像悲壯的沖鋒號,卻難掩其戰略困局——導彈庫再強,也打不穿千年民族隔閡與大國利益網。
這場亂局中真正“贏家”或許只有以色列:戰機在敵國領空自由穿梭,昔日對手爭相為其護航。當阿拉伯世界無法團結,中東的棋盤,終究由外力擺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