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4cm 的息肉幾乎堵塞了整個腸腔,長得跟一串紫葡萄似的。”
近日,杭州的張女士(化名)在陪同父親住院時,順便給自己做了個腸鏡檢查,沒想到卻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
密密麻麻長了幾十顆“葡萄”
“有時候便血、大便細得像面條,是不是痔瘡又犯了。”檢查前張女士和杭州市中醫院肛腸科醫生半開玩笑地說。
而在檢查過程中,醫生表示都被驚到了!張女士乙狀結腸黏膜上布滿的密密麻麻的息肉,有好幾十個。“一個7x4cm 的息肉幾乎堵塞了整個腸腔,長得跟一串紫葡萄似的。”
醫生坦言自己“提著一口氣”......因為那個息肉體積實在太大了,腸鏡下切除的難度極高,而且很可能有的已發生惡變,能否成功切除心里根本沒底。“當時切的時候,用圈套器一邊電切一邊電離,操作了很久息肉都紋絲不動。”
萬幸的是,巨大的息肉最終被完整切除。病理報告也帶來好消息:局部癌變,基底切緣陰性(注:切緣陰性即表示在手術切除的腫瘤標本邊緣,沒有發現癌細胞殘留),這也就意味著癌細胞沒“扎根”。
“這是我從醫近 20 年以來切過最大的結腸息肉。”醫生感慨,“張女士運氣好,要是再拖下去,癌細胞鉆透腸壁,后果不堪設想。”
這個“小肉球”很難察覺
結腸息肉是指結腸和直腸內高于周圍腸黏膜的隆起物。這些息肉像個小肉球或者小蘑菇,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從幾毫米到數厘米不等。
結腸息肉根據其性質主要分為腫瘤性息肉及非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通常具有腫瘤性特征,主要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管狀腺瘤、鋸齒狀息肉等。
·非腫瘤性息肉通常不具有腫瘤性特征,包括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
結腸息肉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癌變的風險也有所差異。
以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最高,炎性息肉基本上不會癌變。絕大部分結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50%~70% 的結腸癌來源于腺瘤,腺瘤性息肉的癌變率為 2.9%~9.4%。其他病理類型的結腸息肉也有一定的癌變率,比如錯構瘤性息肉。
此外,結腸息肉的大小也與癌變有一定的相關性,息肉的直徑越大,其癌變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認為直徑>20 毫米的結腸息肉的癌變率可達 10%。
醫生表示,結腸息肉早期很少會引起不適,所以往往很難覺察,多數患者都是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很偶然地發現。
醫生提醒,早期發現并處理息肉是預防癌癥的關鍵,萬不可等到癥狀出現再去篩查。
如果有以下這些情況
則需要做腸鏡檢查
·一級親屬(父母)有腸癌病史或消化道腫瘤病史,且自己年齡大于 40 歲。
·一般建議超過 40 歲的人,都應該進行腸鏡檢查。
·長期便血、大便隱血陽性,尤其出現暗紅色血便,就要考慮病變位置在結腸或直腸。
·反復腹瀉、便秘,尤其是伴有粘液膿血便。
·腹部包塊,尤其下腹部包塊或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腹痛等。
·大便習慣突然改變或形狀改變。
·腹部 CT 及氣鋇灌腸等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
·有膽囊切除史或慢性闌尾炎病史。
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
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罹患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2
膽汁代謝紊亂
膽汁酸以及膽汁酸的代謝產物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均有誘發結直腸黏膜產生腺瘤性息肉或癌變的作用。如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后的患者,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
3
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 10% 的患者具有腫瘤家族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也會升高。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 5 號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 APC 的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
4
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癥病變是導致炎癥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等,也見于結腸手術后吻合口部位。
遠離結腸息肉
從改變這些習慣開始
預防結腸息肉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1
健康飲食
合理的飲食習慣對預防結腸息肉至關重要。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日常飲食應以水果、蔬菜、全谷物、豆類、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為主,有助于加速腸蠕動。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制品攝入,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促進廢物排泄。
2
適當運動
每周保持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者 75 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有利于維持健康體重、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結腸息肉的風險。
3
戒煙限酒
吸煙可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增加息肉發生的可能性。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干擾肝臟解毒功能,進一步加重腸道負擔。
4
定期體檢
對于沒有癥狀的普通人群,建議從 40 歲開始做第一次腸鏡檢查,如果首次檢查結果正常,推薦每 5~10 年做 1 次腸鏡檢查。
文章轉自:東莞疾控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新聞坊綜合自杭州市中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提醒所有人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遠離悲劇,健康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