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文史,要您好看
作者:軍事帥哥
編輯:莉莉絲
劉秀,東漢帝國的開創者,被譽為“最能打仗,最會用人,最有學問”的皇帝。劉秀的“最能打仗”從昆陽大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劉秀本人指揮2萬人的綠林軍向王莽的40萬大軍展開猛烈進攻。經過激戰,綠林軍擊垮王莽的軍隊,王莽建立的新朝搖搖欲墜,昆陽大戰的勝利為劉秀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么,在昆陽大戰中,劉秀的2萬軍隊為何能打敗王莽的40萬軍隊呢?
上圖_ 昆陽大戰 連環畫
第一,王莽的新朝軍隊外強中干,除了部分核心作戰部隊,其參戰的大部分地方州郡部隊的戰斗力并不算強。為了虛張聲勢,震懾劉秀指揮的昆陽守軍,王莽軍隊只好采取飼養野獸,諸如老虎、豹子、犀牛等做法來維持其部隊的士氣。
提到王莽軍隊戰斗力的衰敗,我們不得不提到西漢后期軍事制度的衰落。畢竟王莽的新朝是在西漢后期衰落政治和軍事制度的背景下誕生的朝代。其建立朝代的“初心”也是對西漢后期的軍隊體制進行改革。
按照漢朝的兵役制度,各郡國男子年滿23歲就開始服兵役,2年兵役期滿就回家。如果遇到戰爭就得臨時征召入伍奔赴前線。
但是,由于漢武帝時期頻繁的對外戰爭,漢朝服兵役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到了西漢統治的后期,除了服兵役,漢朝老百姓還要服徭役,負擔越來越重,社會矛盾越來越大。再加上土地兼并等問題。創造輝煌的西漢帝國終于在深重的內外危機中走向了終點。
上圖_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王莽的新朝建立后,沿襲西漢軍事制度的王莽除了對軍隊的官職名稱做“復古改革”之外,其沒有對西漢軍事制度的弊端做任何實質性的改革。再加上王莽在經濟層面的改革昏招迭出,國內民怨載道,整個新朝軍隊就像是一盤散沙。
除了王莽的嫡系部隊有較強戰斗力外,跟隨王莽打仗的各郡縣地方部隊的戰斗力并不強悍。來自各個郡縣的地方部隊沒有協同作戰能力,很難在王莽的統一指揮下對劉秀作戰。原本居于漢朝軍隊頂層的邊防軍和匈奴番兵也在昆陽大戰之前的一系列作戰行動中被王莽當成炮灰消耗,王莽值得依靠地方部隊來完成進攻昆陽的作戰任務。
事實上,跟隨王莽參戰的地方部隊指揮官以求自保,碰到順風戰就跟隨王莽打一下。碰到不利的戰局就極有可能跑路。而王莽身邊的參謀除了在儒學上夸夸其談,其在軍事指揮上的才能遠不如劉秀及劉秀的部下。
上圖_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繼西漢之后由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
為了提振部隊的士氣,王莽還采取了狐假虎威的做法:在部隊中馴養豹子、老虎等野獸,以圖震懾住劉秀。然而,王莽的“神辦法”太小兒科了。由于王莽的改革得罪了地主和農民的利益,以部分地主武裝和農民起義軍為主體組成的劉秀軍隊對王莽的統治恨得要死,除了少數不堅定分子外,劉秀部隊的主體力量是不可能選擇向王莽投降的。
王莽手頭的所謂42萬大軍其實是一支外強中干的疲軟之師,而劉秀手下的2萬軍隊可是誓死守城,最終推翻王莽統治的武裝力量。
上圖_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第二,在作戰前期,劉秀手下1萬多守軍的誓死抵抗,為昆陽戰役劉秀打敗王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王莽大軍抵達昆陽后,在王邑、王尋等將領的指揮下進攻昆陽。對于保衛昆陽的重要性,劉秀是極其清楚的。在戰前,鑒于部分官兵出現了軍心動搖的情況,劉秀對諸位將領表示:“目前我軍兵糧短缺,而城外有強大的敵人。如果我們集中起來抗擊敵人,還有取勝的可能。如果分散各自而去,勢必都不能保全。”
隨后,劉秀表示,其哥哥劉縯在南陽和新軍作戰,無法支援昆陽阻擊戰。如果昆陽失守,不到一天,劉秀手下的部隊就會被王莽全部殲滅。劉秀光復漢室的夢想將毀于一旦。所以,昆陽大戰關乎漢室復興的成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上圖_ 昆陽大戰 示意圖
劉秀向大家說明了保衛昆陽的重要性,全體官兵決心誓死抵抗。戰斗打響之后,新軍依仗著兵力上的優勢,依托大型攻城器械突破昆陽的城防,集中弩箭向昆陽守軍掃射,但昆陽城內以地主武裝和農民起義軍組成的部隊死守待援,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圍攻。由于新莽軍隊的兵力確實占優,守城意志不完全堅定的將領王鳳一度動搖,向新莽軍隊試探投降,但新莽軍隊的將領王邑和王尋決心以武力攻克昆陽,拒絕王鳳投降。這樣的情況只得讓包括王鳳在內的守軍堅決抵抗,直至戰斗到最后一刻。
昆陽守軍的阻擊為劉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劉秀率領的增援部隊也及時趕到,配合昆陽守軍對敵人展開反擊。
上圖_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
第三,劉秀指揮的10000人增援部隊及時趕到,配合昆陽守軍內外夾擊,劉秀身先士卒斬殺敵軍,又采取突擊部隊直搗敵人最精銳部隊的戰術,把王莽軍隊打得大敗而歸。
劉秀在昆陽被合圍之前離開了昆陽城,到其他地方尋找自己的部下組成增援部隊向昆陽開進。剛開始,劉秀尋找的各部隊指揮官還不愿意跟隨劉秀一起反攻,但劉秀又給將領們表示,昆陽失守,大家都得完蛋。如果打敗了王莽,將有數不盡的財富等待著大家。聽到這樣的表態,眾將領醍醐灌頂,跟隨劉秀反擊王莽,解決昆陽之圍。
公元23年六月,劉秀的援軍抵達昆陽附近。劉秀指揮1000多騎兵步兵組成先頭突擊隊打敗了新莽的騎兵部隊,劉秀本人在作戰中親自斬殺數十名敵兵,給部下做了很好的榜樣。
為了瓦解敵人的斗志,劉秀用弓箭給城內守軍和城外王莽軍分別各一封信件,信件內容為:漢軍已經占領南陽宛城。聽到更始帝軍隊勝利的消息,城里守軍為之一振,而王莽軍隊的士氣則日漸低落。
上圖_ 新朝士兵
打敗王莽的騎兵部隊后,劉秀率領3000人的精銳部隊,向新莽軍隊的最精銳部隊——中軍展開絕地反擊。急于攻城的王莽軍隊怎么也想不到,劉秀親自率領的3000人兵馬會直接沖擊其最精銳的中軍部隊。新莽軍隊指揮官王邑盲目自大,不相信劉秀有勝算。自信滿滿的王邑給全軍下命令:自己率領中軍和劉秀的部隊打,其他部隊沒接到命令的情況下不能來支援。
劉秀指揮3000人的突擊部隊猛烈沖擊王莽中軍的防線,新朝的中軍很快陣形大亂。由于王邑沒法發出救援命令,王莽軍隊的其他部隊按兵不動,眼巴巴的看著劉秀擊潰其中軍部隊。而昆陽城里的守軍看到劉秀的援軍到來也從城內殺出來,和劉秀的援軍兩面夾擊,殺得新莽軍隊慘敗而歸。根據史料記載,沿途100里的道路,到處都是王莽軍隊將士的尸骨遺骸。
昆陽戰役以劉秀的勝利而告終,劉秀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這些戰利品足夠劉秀和他的部下使用一個月之久。
上圖_ 李靖(571年-649年)
值得一提的是,決戰即以小股突擊部隊直接進攻敵軍精銳部隊或敵人老巢的“挖心”戰術,在后來的作戰中屢試不爽。這種戰術一般適用于敵軍忽視我軍實力,敵軍指揮官自信輕敵的情況。比如,在唐軍反擊東突厥的戰斗中,李靖指揮3000精銳騎兵在開戰后就猶如一把匕首,直接插向了東突厥的王庭所在地定襄。在李靖的孤軍深入和其他唐軍的合圍下,不可一世的東突厥汗國被唐軍滅國。
總而言之,王莽部隊的外強中干,昆陽守軍的誓死抵抗,再加上劉秀采取小股突擊部隊直接沖擊敵軍最精銳部隊的“奇襲挖心”戰術,讓40萬王莽軍隊慘敗而歸,劉秀通過昆陽大戰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勝局,并在公元25年再建漢室。
參考資料:
《后漢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學堂君推薦 ----
匠心打造 文化傳承!
《文房四寶》
湖筆、龍紋澄泥硯、黑梓木鎮尺、清玩配件!
點擊即可下單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