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余溯
出品 | 潮起網「加盟指南」
中國寵物經濟規模正以驚人速度膨脹。
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4936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8114億元。在這片藍海與紅海交織的戰場上,自然也誕生了諸多連鎖品牌。
以派多格為例,公開信息顯示,他以“三年收益翻百倍”的城市合伙人計劃吹響寵物經濟沖鋒號角,累計服務門店超7000家,2024年在營門店突破2000家,市占率穩居行業首位。
然而在光鮮的數字背后,圍繞在派多格身上的加盟商跑路、盈利模式脆弱、行業性矛盾等隱疾,正讓這個“寵物帝國”的根基悄然松動。
加盟困局,城市合伙人的現實裂痕
眾所周知,作為一家寵物連鎖品牌,派多格擴張的殺手锏是其加盟模式。
在此方面,派多格2023年高調推出的“城市合伙人”計劃,承諾在單城市或關聯區域達200家門店后,合伙人可享有區域代理權、門店運營權及職訓中心開設權,三年收益最高可達本金的100倍,年均利潤超百萬。
這一激進計劃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入局,卻也埋下多重隱患。
首先,派多格面臨著資金壓力與區域壟斷矛盾。
據悉,派多格城市合伙人需承擔區域門店開發與管理的巨額成本,但總部仍掌控供應鏈定價權。據某加盟商反饋,自營產品占門店零售利潤90%,其中主糧占50%、零食占40%,而差異化用品僅占10%且多為贈品。合伙人雖享分紅,但利潤大頭仍被總部通過供應鏈抽走,形成“名義合伙、實質壓榨”的模式。
另一方面,隨著門店越來越多,派多格遭遇了擴張失速與管理失控。
此前,派多格重慶、成都等地頻現加盟店突然關停,顧客充值卡無法兌現。2022年,重慶多家派多格門店一夜“蒸發”,消費者投訴無門,使得派多格的品牌信譽嚴重受損。究其原因,品牌總部對加盟商經營缺乏有效監管,過度追求門店數量而忽視單店生存能力,從而導致門店抗風險能力低下。
最后,派多格疑似存在收益承諾泡沫化的趨勢。
品牌“百倍收益”說法建立在區域門店全覆蓋的理想模型上,但實際運營中,3公里社區內門店客源爭奪激烈。洗護服務價格雖逐年上漲(中型犬洗護價從2020年68元漲至2024年超100元),但租金和人力成本同步攀升,單店月凈利潤普遍不足2萬元,遠無法支撐合伙人的收益承諾。
可以看到,派多格的城市合伙人計劃如同一場資本賭局,用高收益預期吸引入局者,卻將經營風險轉嫁給末端加盟商,最終導致品牌生態鏈條的脆弱性不斷加劇。
蜂巢生態下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派多格還構建了一個“蜂巢經濟”模型:即總部為“蜂王”提供培訓與供應鏈,加盟商為“工蜂”深耕社區,SaaS系統為“蜂蠟”連接全網。
不過,這一發展模式看似精巧,卻在幾個層面暴露出運營缺陷。
一方面,是培訓與經營的割裂。
派多格以“潑冷水式培訓”著稱,第一課即打破學員“因愛入行”的幻想,強調理性商業思維。但品牌培訓內容與實際經營往往嚴重脫節。
有學員反映,派多格課程聚焦寵物護理技術,卻輕門店運營與用戶維護,導致新手門店平均生命周期僅100天。疫情后寵物行業從“先加盟后學習”轉向“先學習后加盟”,但派多格并未針對性升級課程體系,學員結業后仍難應對真實經營挑戰。
另一方面,是數字化中臺的空心化。
派多格號稱連接2000家門店的SaaS系統,實際功能局限于庫存管理,未能打通消費數據分析與區域需求預測。當線上渠道搶占食品用品市場時,派多格仍依賴傳統門店零售,未構建有效的全渠道運營能力。其“量子糾纏運營”理念(試圖通過領養服務綁定后續消費)也因線下體驗不足而淪為概念。
還有供應鏈的利潤虹吸。
派多格總部通過自營品牌麥頓食品等掌控90%的商品利潤,加盟商淪為“銷售終端”。要知道,洗護服務本應是引流核心,但因專業人才短缺(國慶等旺季“寵物Tony”難求)、服務事故頻發(黑貓投訴平臺多起洗護致寵物傷亡案例)讓品牌無法形成強大競爭力。加盟店被迫靠預付費卡維持現金流,一旦資金鏈斷裂即卷款跑路,惡性循環不斷重演。
派多格的蜂巢生態本意為抵御行業風險,卻因總部與加盟商的利益失衡,演變為“蜂王獨大、工蜂掙扎”的體系。
行業瓶頸中的生存挑戰
派多格的困境是整個寵物行業的縮影。在行業逐步進入“藍海中的紅海”的大環境下,專業與品牌是生存關鍵,但派多格自身卻陷入諸多行業共性陷阱。
比如,物洗護等重度依賴線下場景的服務,需高密度人力與場地投入,但客單價天花板明顯(中型犬洗護價上限約150元)。而電商平臺憑借標準化商品(主糧、零食)和低價策略,不斷擠壓門店零售空間。為此,派多格試圖以“食品養店、服務賺錢”破局,但實際中食品利潤被總部攫取,服務端又因體驗瑕疵流失客戶。
另外,寵物洗護無統一服務標準和事故認定機制,糾紛頻發。消費者簽署的免責協議形同虛設,門店與用戶權責模糊。在此背景下,派多格雖倡導“專業是立足之本”,但未推動行業規范建立,加盟店各自為政,品牌整體聲譽持續受損。
以及,寵物行業年增速超25%的誘惑,催生資本盲目擴張。派多格“萬家店計劃”下的野蠻生長,導致加盟商篩選機制松散。大量僅憑“喜愛寵物”入局的個體投資者缺乏商業素養,在總部扶持缺位下快速倒閉。
派多格試圖用規模換市場,用故事換資本,卻似乎忽略了寵物經濟的本質是信任經濟與專業經濟的結合。當擴張速度超過生態承載力時,每一個新開門店都在加速帝國裂縫的蔓延。
當資本潮水退去,能否從“規模至上”轉向“單店健康度”,從供應鏈控制轉向生態共贏,將決定派多格能否真正撐起萬億市場的野望。要知道,在熱帶雨林中存活下來的,從不是最高的樹,而是根系最深的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