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7年11月某日,鄧公的書房內,幾位軍事將領與他圍坐商討,包括新近調入中央軍委的前廣州軍區司令官尤太忠。
他們正聚精會神地討論著一項關鍵議題:新廣州軍區司令官的人選問題。經過激烈的辯論,他們初步篩選出了若干候選人,然而,這些候選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各種不便,無法保證能迅速到任執行職務。
就在眾人陷入僵局之際,鄧公靈機一動,抬頭向尤太忠提問:“那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反戈一擊的張師長現今何在?”所指的“張師長”,即是張萬年,當時正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
經過深思熟慮,鄧公最終決定提拔張萬年至廣州軍區司令的職位。
那么,張萬年是何許人也?鄧公所言的“越南戰場上反戈一擊”又是何事?
回溯至1978年11月,在我國西南邊陲的中越邊境,越南軍隊挑起了沖突,導致我國八名民兵壯烈犧牲,這便是人們熟知的“庭毫山流血事件”。
這一事件震動了全國,鄧公獲悉后,怒火中燒。他立刻命令對越南進行反擊,以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即是歷史上稱為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在那場戰爭中,127師的勇士們在張萬年的領導下英勇奮戰,僅用不到一日便取得了諒山戰役的勝利。這一壯舉,徹底壓倒了越軍,連前線總指揮許世友也不得不贊嘆張萬年的卓越指揮才能。諒山戰役的勝利,標志著對越自衛反擊戰已達成其軍事目標,可以開始撤軍。
然而,就在撤軍的前夕,越南軍方卻進行了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首先是他們對戰況的虛假報道,對事實的歪曲。在諒山戰役勝利數日后,我軍指揮部意外接到越南軍方的通告:“越軍已在諒山戰斗中取得最終勝利,中國‘鐵軍師’127師已被全數殲滅,且已俘獲127師師長張萬年。”
這一消息,不僅傳達給了我國軍方,還向全世界廣播,成為了一次全球性的通報。
張萬年一知道這個消息,立刻怒火沖天。
他沒想到越軍會如此無恥,不僅不承認敗戰,竟然還聲稱俘獲了自己,這對我軍的名譽是何等的打擊!
就在張萬年憤怒之際,參謀長急匆匆來報:“多股越軍趁夜潛入附近,剛剛對指揮部發起了突襲!”這一連串的事件,徹底激怒了張萬年,他憤然表示:“這是越軍知曉我們即將撤軍而故意挑釁!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撤了,反擊他們!”隨即,張萬年立刻向上級報告了情況,并獲得了反擊的授權,127師立刻發起了對越軍的新一輪進攻。
這一次,張萬年率領全師南下,毫不留情,跨越諒山,直至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僅10公里處,并摧毀了所有敵方建筑。任務完成后,張萬年帶領全師撤回,我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從此以后,張萬年的名聲在整個越南傳開,使得越軍聞風喪膽。盡管在隨后的數年中,中越邊境仍有軍事沖突發生,但血腥事件大為減少,越軍的囂張態度也被完全打壓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