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濟南市章丘區方志館舉行。齊魯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正處級組織員賈國斌將珍藏的100冊抗戰題材史料鄭重交予濟南市章丘區委黨史研究中心(濟南市章丘區地方史志研究中心),其中80冊為其祖父賈子云以自身經歷為題材的隱蔽戰線斗爭的連環畫《隱蔽的戰斗》。這份跨越八十載的紅色記憶,既承載著一個革命家庭的精神傳承,也為濟南市章丘區委黨史研究中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增添了厚重的一筆。
家國情懷:從祖輩烽火到孫輩傳承
捐贈現場,書頁間躍動著歷史的脈搏。賈國斌輕撫著一本本捐贈史料:“這些書籍是精神火種。”
據介紹,他的祖父賈子云曾潛伏偽軍內部,于1944年成功策反百人起義,事跡《隱蔽的戰斗》廣為流傳。2015年,賈國斌曾以個人名義發起組織緬懷抗戰老兵的紀念活動——我的爺爺賈子云寫的《隱蔽的戰斗》研討會,完成祖父遺愿;十年后,他再次以捐贈行動延續這份紅色家訓。
“捐贈不僅是完成家庭遺志,更希望讓青年學子感受真實的歷史。”賈國斌坦言,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他始終致力于將紅色資源轉化為育人素材。據悉,2011年在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許寺村,賈國斌發起抗日英雄楊履謙故居紀念館建設。目前,該館已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和研學地。
史料價值:計劃納入“抗戰勝利80周年圖片展”
“這是近年來數量最多、內容比較系統、價值較高的捐贈。”章丘區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逯蓉指著《博平縣志》感慨道。該志書刊印于道光年間,在山東現存縣志中堪稱鳳毛麟角,為研究聊城博平縣與章丘博平村的血脈淵源等相關地方史志提供了獨特視角。
自2023年濟南市章丘區委黨史研究中心(濟南市章丘區地方史志研究中心)發起“代民儲存古籍、老物件”活動以來,收集到不少家譜、抗戰實物等。逯蓉表示,賈國斌的捐贈恰逢其時,計劃納入正在籌辦的“抗戰勝利80周年圖片展”。
紅色接力:從高校講堂到社會課堂
翻閱賈國斌的紅色工作記錄,一條清晰的傳承脈絡呈現眼前:2015年組織祖父抗戰事跡研討會,2021年推動魯西南抗日英雄楊履謙故居修復,2025年積極響應章丘史料征集活動......“高校黨史工作者要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賈國斌表示,作為齊魯師范學院的黨史工作者,有責任在師生中講好紅色故事,讓青年一代深刻認識到今日中國來之不易。要引導大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提升綜合素質的同時,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當前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賈國斌表示將繼續配合當地政府開展相關工作,通過多種形式推動紅色教育深入開展,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讓歷史照進現實,讓傳承融入血脈。”這場捐贈活動不僅連接著個人記憶與民族敘事,更搭建起歷史與現實的橋梁。章丘區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逯蓉表示,將持續深入挖掘史料背后的故事,讓紅色記憶走出館藏、走出書架、走進百姓生活,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