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到職場,我們經??梢月牭疥P于男性和女性誰更聰明的討論。
男性與女性的大腦是否真的存在差異呢?
背后有著怎樣的腦科學依據呢?
到底誰更聰明
在揭曉誰更聰明之前,我們必須先回答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聰明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在心理學中,聰明并不只是考試得高分,或是數學厲害,它包括了很多維度。
語言能力:涵蓋表達、詞匯理解以及寫作等方面。比如中小學時期我們總覺得女生的語文成績更好。
邏輯數學能力:這種能力主要用于邏輯推理、計算、以及我們常說的抽象思維。讀書的時候數學好的往往是男孩子。
空間能力:涵蓋對旋轉物體的感知、地圖的解讀以及方向的辨認能力等。
人際理解:涵蓋讀懂他人情緒、共情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執行功能,即注意力、記憶力以及對沖動的控制能力。
這些能力分布在人腦的不同區域,而男女大腦在結構和功能上,恰好有些差異。
通過神經影像學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在結構和連接方式上確實存在不同。
男性大腦體積平均較女性大10%左右,在處理空間任務、運動協調相關區域(像頂葉和小腦)時表現得更為明顯。
女性則在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連接更強,使得她們在多任務處理、語言整合和情緒理解方面更具優勢。
也就是說,男女的大腦并非高低之分,而是專長不同。
這也就應證了這句俗話:“男女搭配,干活不累?!?/p>
在這句話的背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男女搭配呢?
說的就是男女擅長的不一樣,沒有誰更好誰更差,融合在一起搭配則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測智商時,結果是女性更為平均,而男性更為極端
心理學家在智力測試中的一大發現是:男性的智商分布更極端。
什么意思呢?
結果顯示:女性的智商會更加的平均,不會出現非常多的極端情況。
而男性的智商呈分散狀態:既有非常聰明的天才,也有比例更高的智力低于平均值者。
諾貝爾獎等頂級獎項中,男性得主居多便解釋了這一現象。
但在日常學習中,女性整體成績更穩定、均衡,本科錄取率、平均績點、完成率都高于男性。
有研究顯示,美國大學本科階段,女生的錄取率和畢業率普遍高于男生約10%-15%。
但是根據我們的經驗也可以知道,在一些數學物理競賽中,男生得獎會比女生多。
所以,說男性更容易成為天才,也得補一句:男性也更容易掉隊。
參考科學界的研究,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存在功能和形態上的差距。
性別差異的起源
我們來追溯一下差異的開始。
科學研究表明,這種差異在胎兒發育的第四到第七個月時就已經開始顯現。
此時,雄性激素(如睪酮)在男性胎兒中開始分泌,促使大腦朝男性方向發育。
如果沒有這些激素的作用,大腦將自動發展為女性大腦。
這種激素驅動的大腦分化過程被認為是性別差異的根本原因。
盡管外部環境和教育也會對個體行為產生影響,但性別差異的基礎卻早已在胎兒期被確定,并且不會因后天因素而發生改變。
男性的大腦通常比女性稍大一些,這是和身體發育有關系的,因為男性身高和重量普遍高于女性,所以大腦也會更大一些。
然而大小并不代表智力的優劣,而是與身體比例有關。
在女性大腦中,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其端部較男性大20%。
這表明女性大腦在處理語言時,并非僅僅依靠左腦,右腦也會參與協作。
在語言方面女性的大腦表現出更強的優勢。
女性常常被認為更擅長語言交流,甚至自言自語也更為常見,這正是大腦結構上的優勢所帶來的結果。
男女的大腦各有千秋,優勢互補,根本無法一刀切地說誰“更聰明”。
今天的社會,更強調綜合素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管理、溝通能力、共情力、適應能力,這些女性往往更擅長的領域,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同時,科技的發展也讓空間優勢或系統思維不再只靠天賦,而是可以訓練與技術輔助。
真正的聰明,是理解而不是比較。
爭論誰更聰明是沒有結論的,不如承認我們擅長的領域不同,這才是最聰明的態度。
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表明:智商具有多元性。
人類的聰明不止一種,所以我們應學會關注多種能力共同作用下的發展。
-The End - 作者-小咖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