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火藥桶徹底引爆,50架以軍戰機撕破夜空,150枚炸彈如雨點般砸向伊朗核心臟,一場改變全球格局的暗戰正在炮火中浮出水面。
6月21日凌晨,以色列空軍發動開戰以來最致命的技術斬首行動。約50架戰機突襲伊朗伊斯法罕核設施,精確摧毀離心機生產線和4個滿載彈道導彈的發射架。
伊朗伊斯法罕鈾濃縮設施
這已是6月13日“獅子的力量”行動后第八輪空襲,伊朗西部防空網形同虛設——以軍F-35在德黑蘭上空如入無人之境,持續制空時間長達2.5小時。
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總參謀長巴蓋里等20名高級指揮官在月初空襲中喪生,核心指揮鏈被連根拔起。納坦茲鈾濃縮基地1.5萬臺離心機因電力系統摧毀而報廢,伊朗核能力倒退三年。
中東小霸王以色列可不是吹的,能把中東7-8個強國打得稀里嘩啦的,是有原因的。就拿這次的以伊沖突來說。
6月“獅子的力量”行動里,摩薩德特工早早地就潛入到伊朗的防空系統里,然后引導200架戰機投下330枚炸彈,一下子就把36處軍事目標給精準干掉。
情報網更是無孔不入。革命衛隊高官住哪兒,核科學家啥時候去哪兒,全掌握得一清二楚。就連巴蓋里總參謀長都在家也被鉆地彈給“斬首”了。
電子戰這邊,以色列軍隊用“舒特”系統黑了伊朗的雷達,讓伊朗的S - 300防空陣地啥都看不見,那些見證者 - 136無人機群成了活靶子。
經濟上也沒閑著,搞了個窒息戰。伊朗貨幣一下子就跌了40%,德黑蘭超市里大家都搶衛生紙,加油站排的隊都有3公里長。
伊朗也反擊了,可看著更像是沒辦法的掙扎。每天發射200枚導彈,看著挺厲害,可人家鐵穹系統攔截率超過90%;高超音速導彈偶爾能有點戰果,但是6名核專家被暗殺,技術上就跟不上,兩方的實力差了一大截。
以伊沖突,中國的能源進口受到重大沖擊。
6月13號第一輪空襲之后,布倫特原油一天就漲了10%,是三年來最大的漲幅。黃金價格也蹭蹭往上漲,沖破3400美元一盎司。全球股市更是慘不忍睹,一下子就蒸發了上萬億的市值。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024年進口了5.53億噸。這一下子就遭受三重打擊。
頭一個打擊就是伊朗那邊供應不上了。中國30%的進口石油都是從伊朗來的,一年大概4800萬噸。以伊沖突中,伊朗宣稱霍爾木茲海峽,要是航運被封鎖了,中國一年進口石油的成本就得一下子多花3000億。
第二個打擊就是運輸這條生命線。波斯灣那邊貨輪的保險費一下子漲了5倍,中歐班列的運費也跟著漲了30%。像義烏那些小商品出口的成本一下子就高了好多。
第三個打擊就是通脹。國內汽柴油價格連著漲了三次,物流企業成本壓力大得都超過能賺錢的那個線了。
更麻煩的是,以色列正在慫恿著美國用GBU - 57鉆地彈,對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進行毀滅性打擊。要是美國直接摻和進來,搞出個新冷戰的局面,那咱中國可就被逼著得選邊站了,這可太讓人頭疼了。
面對現在危險形勢,中國手握三張王牌進行破局。
第一張王牌就是能源多元化,來個閃電突圍。釋放90天的戰略原油儲備,這些儲備足夠滿足全國緊急時候的需求。而且從俄羅斯通過管道進口的原油量,一個月就提升了20%,和非洲簽油氣協議的速度也加快了。
第二張王牌是人民幣結算。上海原油期貨的交易量一天就猛增了47%,中東那些產油國接受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超過35%。伊朗那2000萬桶原油直接用人民幣現貨交易,繞過美元的封鎖。
第三張王牌就是靠科技上的優勢打造盾牌。國內光伏裝機量在這一年里已經超過煤電,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比例也超過50%。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還一起在紅海建了儲能基地,沙漠里那光伏板鋪開都有200平方公里。
當以色列鉆地彈鑿穿伊朗核設施時,美國雙航母正駛向波斯灣,中俄油輪卻在暗夜中突破封鎖線。這場代理人戰爭背后,是舊秩序守護者與新興力量對能源命脈的生死競速。
中國不需要選邊站,但必須讓霍爾木茲的炮火成為人民幣結算系統的助燃劑——畢竟在美元霸權裂縫中生長的多極世界,從不會對謙遜者施舍座位。
歷史將證明:當油輪在導彈射程內顫抖時,能點亮城市的不再是石油,而是深埋在甘肅戈壁灘下的那排釷基熔鹽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