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行的極客公園AI大會上,羅永浩作為嘉賓出席,他透露了自己的創業進展和最近經歷。
羅永浩表示雖然一直在直播帶貨,但從來沒有離開過科技圈,一直在埋頭做研發,沒做出來東西之前就沒什么好出來得瑟。
他還爆料了與余承東、梁文鋒接觸的故事。
燒了很多錢證實10年內AR眼鏡不太可能商業化曾出工程災難,軟件產品將上市
羅永浩談及最近一年經歷表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燒了很多錢,證實10年內AR眼鏡都不太可能商業化,但是這個代價是非常昂貴的。后邊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做AI的軟硬件結合方案,隨著科技發展,軟件從來不出問題,永遠都是硬件的問題,這次是硬件沒出問題,軟件出了工程災難。
"所以我們原來計劃軟硬件結合的方案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發的,但是因為軟件出了一個整體的工程災難,所以就沒發出來。但是我們純軟的可能兩三個月內就要上了,所以我又出來得瑟一下,就是為了給產品推出做準備。"
爆料余承東曾“粗暴”挖人
羅永浩還爆料了余承東挖錘子科技員工的往事。
羅永浩回憶:“當時要買我們的四家里邊,有一家是為了手機要買我們,另外三家是因為TNT要買我們,其中有一個,就是今天,當年也很著名的大嘴哥,余承東。我是帶著那個東西,去見了他,在深圳他看了我們,那個時候只有三星和華為做了,手機接大屏幕的,一個系統,只有三星和華為做了,現在可能很多手機廠商也做了,所以他們當時得知,我手里有這么一個東西時候,在發布前要求看看。
我就拿了機器去了深圳,見了余承東,然后在他們那個會所里請我吃飯,然后打開,他看完了以后,本來說吃飯,我們那個同事把機器拿進來,一架上比劃了兩下,他就撂下筷子,在那一直很認真地看。讓我們先比劃一通,他自己又比劃了一通,就陰著臉跟他的手底下人。
他先問我是多少人,我說這個團隊是150多人,做了大半年吧,我要沒記錯的話,他那個手機接大屏的那個系統,是用了1000多人,做了兩三年。然后他就當著我的面訓他們說,你看人家一兩百人,做了大半年,做成這樣,你們一兩千人做了兩三年,做那個破玩意,然后就把他們給訓了一通。
然后接下來,他說派一個十來人的小團隊,到我們這來聊,然后要我們匹配的,他們來的那些人,匹配崗位的,一起去解答他們的問題。就是流露出一副要投資或收購的樣子,我們就安排了去接待他。
簡單說就是他們沒打算買,也沒打算投,那一天聊了4~5個小時,問的非常巨細無遺。最后他們來的那個主負責人,讓所有人都出去,然后跟我們的產品老大,和我們的研發老大,要求一個一個的單談。
單談的時候問說,我們給你開一個什么價你愿意去我們那,當然他這個有點太粗暴了,一點策略都沒有,我這首席研發的負責人和首席產品的負責人,怎么可能走,這都是我們最鐵桿的兄弟,反正后來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我想說明的是在鳥巢發布的時候,雖然公眾層面上,是獲得了全國性的諷刺和嘲弄挖苦,但是實際上,至少有三個科技巨頭,是因為TNT想買我們。”
被梁文鋒問“為什么非要做科技?”
羅永浩還透露跟梁文鋒交流過,“當他得知我后面還想做AIOS這類的東西,他有一點奇怪,他說你為什么非要做科技,完了我就有點沮喪,我說為什么會問這樣的問題。他說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覺得一個人在任何領域里,如果能做到全國前幾名,就不應該辜負這個天分。我說我有可能我做產品也能做到前幾名,然后他說這個我不好判斷,但是他覺得我靠嘴吃飯這件事肯定全國前幾。
他就是很典型的理工科思維,很聰明然后問題很直接。”
羅永浩的創業方向幾經調換,最初是AR;2024年初,細紅線科技將公司的發展重心確定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并開始大規模招聘大模型算法工程師,全力投入AI領域的研發。
今年4月3日,羅永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細紅線科技招聘信息,崗位包括5名資深互聯網產品經理、6名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微調算法工程師、4名多模態信息檢索算法工程師以及5名大語言模型微調算法工程師。
期待老羅的新產品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