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4年12月份,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就已經明確2025年養老金會繼續調整。今年的國家工作報告明確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水平將提升20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適度調整。養老金從2005年調整算起,至今已經21年了。人們的平均養老金水平由過去的七八百元,上漲至現在的3000多元。確實有一些朋友納悶,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呢?
養老保險基金是怎樣形成的?
早在1991年,國家提出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時候,明確養老保險基金是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來籌集的。
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從無到有,建成確實是很不容易的。2011年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約2.8億人,當年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是16894.7億元,支出為12764.9億元,累計結余19496.6億元。等時間來到了2023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覆蓋人數達到了5.2億人,其中離退休人員數量是14196萬人,當年的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超過了7萬億元,支出也達到了63757億元,累計結余63639億元。
通過以上的數據來看,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每年都在增長,而增加的養老金支出主要還是由當年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來承擔。每年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都大于支出的,除了2020年。
每年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又是由什么構成的呢?
每年國家財政部都會公布我國的上年度社保基金收支情況,畢竟社保基金的收支已經是我國最重要的一項財政內容了。202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總規模達到了11.3萬億元。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達到了53369.59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為43216.74億元。保險費收入主要指的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群和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養老保險。
保險費的收入包括了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部分錢。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都是記賬的,因此每年公布的也稱之為記賬利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里的錢即使領完了,國家也會使用統籌賬戶的錢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確保退休待遇不降低。
財政補貼收入達到了7731.42億元,大約占總體收入的15%左右,這部分財政補貼收入的來源國家并沒有明確,但是屬于一般公共預算撥付的,主要是從各種稅收中獲得。
利息收入970.73億元,主要是大量的養老保險基金累積結余,大部分是用于銀行存款,一部分用來委托投資。按照上面的利息收入來看,預計年化利率在2%左右,比起個人存款還是有優勢的。
委托投資收益215.46億元。
除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外,還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這兩類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的財政補貼收入分別是3789.07億元和5990.93億元,補貼收入占保險基金收入的比例更高。
所以說,我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并不是一種投資,而是一種國家建立的社會養老制度。特別是單位職工參保屬于強制性、義務性,因此領取養老金也是屬于法定的權利了。
下面是2024年全國31省份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情況,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下,預計6月底以前全國養老金調整方案都會陸續公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