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占全
導語
6月19日晚間,中鹽內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28,以下簡稱“中鹽化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同意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湖投資”)通過減資退出其在中石油中鹽(內蒙古)堿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堿業”)的全部股權及相關權益。交易完成后,中鹽化工將持有中鹽堿業100%股權,后者將成為其全資子公司,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圖源:上市公司公告
一、交易背景:資源整合與戰略升級的雙重驅動
中鹽堿業成立于2025年3月,注冊資本4000萬元,由太湖投資與中鹽化工共同投資設立,其中太湖投資持股51%,中鹽化工持股49%。公司設立的核心目標是獲取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區的天然堿采礦權。2025年6月17日,中鹽堿業以68.0866億元競得該采礦權,其礦物量達14.47億噸,為國內已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堿資源。
太湖投資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此前與中鹽化工合作旨在整合雙方資源優勢——中石油在鉆探技術和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的經驗,與中鹽化工在純堿生產領域的技術積累形成互補。然而,隨著天然堿采礦權競得,太湖投資選擇通過減資退出,標志著中鹽化工將全面主導后續資源開發,進一步強化其在純堿行業的戰略布局。
二、交易細節:減資路徑與重大資產重組的合規性
根據公告,本次交易由太湖投資主動提出,經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減資完成后,中鹽化工將持有中鹽堿業100%股權,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盡管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雙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但根據《上市公司重組管理辦法》,由于中鹽堿業競得的采礦權涉及金額巨大,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需提交公司股東會審議批準后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中鹽化工表示,交易完成后,中鹽堿業將專注于天然堿及伴生資源的開采、加工和銷售,相關投資將由中鹽化工直接統籌,以提升資源開發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
三、戰略意義:天然堿法重塑純堿行業競爭格局
中鹽化工目前純堿產能達390萬噸/年,位列國內第三,在氨堿法、聯堿法工藝上均有布局。而天然堿法較合成法純堿生產在成本和環保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天然堿礦通過溶解、蒸發等工藝即可提取純堿,無需石灰石煅燒等耗能環節,單位成本可降低20%-30%,且碳排放顯著減少。
此次競得的天然堿采礦權不僅儲量巨大,且伴生鹽、油氣資源豐富,為中鹽化工構建“資源開采-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提供了基礎。公司計劃加快推進項目開發,力爭早日建成投產,預計一期產能達400萬噸,二期將再增320萬噸,這將使中鹽化工在純堿行業的市場份額和成本競爭力大幅提升。
四、財務影響:機遇與風險并存
從財務角度看,本次交易對中鹽化工的影響呈現雙面性。一方面,天然堿項目投產后,低成本的純堿產能將顯著改善公司毛利率,預計可使噸產品利潤提升500-800元。另一方面,中鹽堿業競得采礦權已耗資68.09億元,后續開發投資規模龐大,可能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上升。截至2025年3月末,中鹽化工資產負債率為28.65%,雖處于行業較低水平,但需警惕資金壓力。
為應對潛在風險,中鹽化工表示將制定多元化融資方案,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銀行貸款及資本市場籌資等,并動態管控資金成本,同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以縮短投資回收期。此外,公司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6.32%,2025年一季度業績繼續承壓,天然堿項目的順利推進將成為扭轉業績的關鍵變量。
五、行業視角:政策紅利與整合趨勢下的競爭升級
當前,化工行業正經歷深度整合,政策層面“并購六條”等新規為資產重組提供了便利,2024年以來A股已發生81起重大資產重組,半導體、化工等行業成為并購熱土。中鹽化工此次交易契合行業趨勢,通過全資控股中鹽堿業,不僅解決了合資公司治理中的潛在分歧,更能集中資源應對純堿行業的結構性變化。
從市場格局看,國內純堿行業長期面臨產能過剩壓力,但天然堿法憑借成本優勢正在改寫競爭規則。河南中源化學、內蒙古遠興能源等企業已通過天然堿項目擴大市場份額,中鹽化工的加入將加劇行業集中度提升。據行業預測,2030年國內天然堿產能將突破1200萬噸,頭部企業CR5市場份額有望從58%增至65%。
六、專家觀點:資源控制與技術協同的關鍵作用
“此次交易體現了中鹽化工對上游資源的戰略把控。”行業分析師指出,天然堿礦作為稀缺資源,其控制權直接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力。中石油太湖投資的退出可能與其戰略重心調整有關,而中鹽化工通過全資控股實現資源自主,為后續產業鏈延伸奠定基礎。
在技術層面,中鹽化工與中石油的合作模式值得關注。中石油在鉆探技術和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的經驗,與中鹽化工的化工生產能力形成互補,這種“資源+技術”的協同效應可能成為行業整合的新范式。例如,中石油的原位溶采技術可降低開采成本20%-30%,而中鹽化工的純堿深加工能力能提升產品附加值。
七、未來展望:項目落地與風險防控的雙重挑戰
盡管本次交易前景廣闊,但其實施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天然堿采礦權雖已競得,但后續需完成公示、登記等法定程序,存在政策或法律風險。其次,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大,若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或成本控制不力,可能影響投資回報。此外,純堿行業景氣度波動也將對項目效益產生直接影響,2025年一季度行業需求疲軟已導致中鹽化工凈利潤同比下降73.41%。
對此,中鹽化工表示將密切關注項目進展,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并通過優化融資結構、加快項目建設等措施降低風險。市場人士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交易審批進度、天然堿項目開發時間表及純堿價格走勢,以全面評估此次資產重組的長期價值。
結語
中鹽化工擬全資控股中鹽堿業的交易,是其在純堿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通過整合國內最大天然堿資源,公司有望在成本、規模和技術上建立新的競爭優勢,同時也需應對資金壓力和市場波動的挑戰。隨著交易的推進,中鹽化工的戰略布局將進一步清晰,其在純堿行業的地位也將面臨重新洗牌。
(注: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