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報名參會
微信聯系: GlobalMD2020
閱讀文摘
最新研究發現,日常個人和家庭理財行為(常規銀行付費和支出數據)可以預示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和財務管理脆弱性早期跡象。這種跡象在長達十年過程中反映出個人的認知能力下降趨勢。
該項研究分析了6.6萬名個人的匿名銀行賬戶流水記錄,并將16,742名因喪失財務能力而登記辦理授權委托書(PoA)的個人與50,226名未報告財務能力喪失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在個人被正式認定為缺乏財務能力之前幾年,他們的財務行為就開始出現微妙但顯著變化,例如旅行和愛好支出減少、家庭賬單增加、網上銀行登錄次數減少以及重置PIN請求更頻繁。
這些客觀真實數據首次證明了金融服務機構的個人財務管理行為可以揭示認知能力下降的早期跡象,甚至早于家人發現的異常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早期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癡呆癥可能導致患者自我護理和戶外活動參與度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居家支出增加。重要的是,個人銀行活動下降也體現了出現財務錯誤和易受欺詐跡象。
研究人員呼吁進一步研究將個人常規財務數據與主動健康干預相結合——采取積極主動的康復和隱私保護措施。
關注我們,獲取生物醫學前沿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