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我們成功打擊了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伊朗核設施!”伴隨文字的是美軍B-2轟炸機群投下巨型鉆地彈的震撼畫面。其中福爾多核設施深藏91米山體之下,由多層混凝土加固,堪稱中東最堅固的“地下堡壘”。
要摧毀它,美軍祭出殺手锏——單枚重達13.6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由B-2隱形轟炸機精準投放。軍事專家戴維·德羅什坦言:需兩枚炸彈連續命中同一點才可能擊穿防御,甚至不排除空襲后派遣地面部隊爆破進入。
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宣言背后,是一場醞釀數月的致命打擊。6月13日,以色列率先發動“獅子的力量”行動,F-35隱身戰機穿透伊朗防空網,納坦茲鈾濃縮基地瞬間癱瘓——1.5萬臺離心機灰飛煙滅,伊朗濃縮鈾產能驟降50%。
但真正致命的是6月22日美軍加入戰局。福爾多作為伊朗核計劃“皇冠上的明珠”,承受了史上最強轟炸。特朗普此前曾質疑鉆地彈效力,如今卻毫不猶豫按下攻擊鍵。
國際原子能機構確認,伊朗洪達卜重水反應堆等多處核設施遇襲,布什爾、伊斯法罕等地相繼升騰蘑菇云。中東核平衡在這一天被徹底打破。
美國和以色列聯合對付伊朗,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了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的“正義行動”,但實際上背地里存在三重計算。
先說說石油命脈爭奪戰。今年2月的時候,特朗普重新開始搞“極限施壓”那一套,他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讓伊朗一滴石油都賣不出去,把伊朗的經濟命脈給切斷。而摧毀伊朗核設施,其實就是給經濟制裁這一招再加上一記軍事重拳。
再說說以色列的致命游說。2月份,內塔尼亞胡跑到美國去訪問,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里,他給特朗普看伊朗核設施的照片,還警告說“伊朗越虛弱,就越容易造出核彈”。以色列一直這么使勁施壓,最后特朗普也被說動了。
最后是外交偽裝下的戰爭倒計時。4月的時候,特朗普派特使到阿曼去和伊朗談判,還給人家下了個60天的最后通牒,逼著伊朗放棄核武器。6月4號,哈梅內伊拒絕了美國的提議,緊接著美國就緊急在戴維營開會,直接就決定要考慮軍事手段了。當外交成了戰爭的前奏,特朗普這“炸彈外交”,說到底其實是內塔尼亞胡在地緣政治上的一場勝利。
伊朗三處核設施被美炸廢,伊朗是宣布投降,還是堅決反制?
之前,哈梅內伊在遭到襲擊之后,馬上就放話說:“絕對不會低頭服軟!要是美國敢摻和進來,那它肯定得付出沒法補救的代價。”
觀點君認為,現在伊朗手里打的牌不多了。福爾多核設施被炸之前,伊朗還能把這個作為威脅。伊朗現在能作為籌碼的有兩個:一個是霍爾木茲海峽,之前,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說過:“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簡單得很。”要真這么干了,全球40%靠海運的石油通道可就有中斷的危險。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帶來損失將會是巨大的。
另一個是抵抗之弧反擊。之前,伊朗公布了射程之內的10處美軍基地,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都已經做好打仗的準備,他們把導彈都對準了以色列還有中東的美軍基地,就等著有啥動靜隨時開干。沖突剛開始時,沙特、埃及、土耳其、巴基斯坦等21國就曾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以色列。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疾呼:“穆斯林國家再不團結,都將成以色列靶子!”這次美國轟炸伊朗的核設施,可能會引發中東國家的聯合反制。
當美軍戰機撤離伊朗領空時,真正的風暴才剛開始。伊朗革命衛隊導彈部隊正在機動部署,以色列全境進入防空洞啟用狀態。中國使館緊急通告公民:“立刻從陸路撤離以色列!”
特朗普原以為精準打擊能震懾伊朗,卻可能點燃更大火藥桶——沙特已暗示不排除啟動自身核計劃,中東核競賽一觸即發。
21國聯合聲明猶如驚雷,當炸彈落下時,中東的棋盤已被徹底掀翻。這一次,棋子們會聯合起來對抗棋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