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月桑時
文圖/王韜
在大巴山參差明暗的脈絡里,時光被雕刻成起伏山巒的摸樣,當晨霧沿著河谷撲來,漫過盤踞在陡坡上的梯田時,你會通過縱橫的線條看見大山環抱的年輪——那是農人用兩千多個春秋書寫的時令書頁,一頁頁石砌土磊的田埂里藏著四季的密碼。
備耕,標志著春耕大忙的開始,民間素有“犁得深,耙得爛,一碗泥巴一碗飯”的說法。水田無論是泡冬還是起旱,一般都時興“三犁三耙”,把板田犁過來耙碎,再犁過來耙碎,反復三次,起旱的田要整拌得細如粉末,灌水的田要犁耙成如若糊湯。犁頭道板田稱之為“揭板”,犁二三道叫作“抄坯”。
春分時節,太平河畔的塘坊壩子,晨曦照耀下的河谷里飄起的霧氣被染成金色,煞是養眼。農人踩著露水走進梯田,指甲縫里還嵌著去年秋收的稻香,掌心已握住今春的谷籽。黃洋河南岸的洛河、大貴壩子上,當黃牛拉著木犁劃開解凍的泥土,沉睡的梯田被驚醒,在褐色的傷口里吐出新綠的嫩芽。山風裹著濕潤的水汽,把油菜花的甜香吹進每個石縫,驚蟄的雷聲尚在云端醞釀,梯田已鋪開金箔般的華章。
放水插秧,整耙一個水田必須保持水平,不能東高西低,更不能一凸一凹。犁耙田地的進度快慢與質量高低,除了農具好使、耕牛力壯之外,還取決于犁耙手的技術水平,特別是耙田打浪,平整水田插秧,全憑眼力手力,把水田平整得水平如鏡,方能被尊稱為“把式”。
拌地一般是一犁一抄,很少使耙。秋收之后,人們習慣在入冬之前把地翻犁過來,經過凜凍,讓土質疏松,保持水肥土活,同時還可以凍死蟲卵,減少次年病蟲害,民間稱之為“犁冬地”。農諺說得好,“隔冬劃個印,等于上道糞”。
綿綿春雨落下,這是“雨生百谷”最喜人的序曲。谷雨后,廣佛秋山腳下,秋河、桐麻河、野豬圈三溪匯流至八角廟村,河谷間梯田里晃動著銀亮的水光,老農赤腳踩在泥漿中,腳掌的紋路與梯田的褶皺漸漸重合。插秧的日子總在立夏與端午之間,整個山間壩子回蕩著渾厚的插秧歌。挽著褲腿的男男女女排成長蛇陣,指尖翻飛間,青翠的秧苗便在鏡面似的水田里寫下工整的詩行,正應了“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钡脑娋洹.斪詈笠话蜒砻缏涠ǎ萏锉愠闪司G色的五線譜。
村里人把開播之日稱為“開種”,把開始插秧之日稱為“開秧門”。開秧門時興吃大片肉,家家戶戶還請來親朋好友喝栽秧酒,慶賀順利下種,祈盼豐產豐收。
民間諺語“三分種,七分管。光種不管,收成白板”,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田間管理的重要性。栽秧之后,經過雨露滋潤,不僅小苗發芽出土,雜草也競相生長,此時則用腳將雜草踩踏入泥,俗稱“薅秧”,一般都反復兩遍以上,民間常說“苞谷要薅兩道草,水稻要薅兩道秧”。水稻除了中耕除草外,還要細心觀測天氣溫度的變化,適時灌水減水和抽水曬田,然后再漫灌保水促使孕穗懷胞。夏暑季節,氣溫升高,氣候變化無常,是農作物發生病蟲害的高峰期。
白露時節,稻穗低垂的弧度與農人彎腰的曲線驚人相似,又到了收獲的季節。三陽泗王廟的田壩,秋陽將梯田染作流動的琥珀,稻浪翻涌時,連山風都帶著金屬的脆響。興隆寨的山谷里,打谷聲此起彼伏,黝黑的雙手緊攛著一把把水稻,在板桶上敲出古老的節拍,飽滿的谷粒像金砂般迸濺。
收稻子俗稱打谷子,一般四個人一組,兩人持鐮刀割谷子、“放把子”,兩人抱著“把子”揚起使勁在板桶上反順扳摜,使成熟的谷子脫粒于桶內。扳谷子有一定技巧,聽起來是“咚——呲,咚——呲,咚——呲”,“咚”是用力將“把子”打在面前的板桶壁上,“呲”是順勢在緊鄰板桶壁上磕一下,抖落夾在稻禾上的谷?!,F在農民收稻谷用上“打谷機”,減輕了人工體力勞動,但傳統的手工脫粒方法仍沿用。
民間收貯稻谷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都用隔離于地面三四十公分的木柜木缸密封盛裝或存放于閣樓,以防潮防鼠。
霜降前的最后一場雨里,犁鏵重新翻開休養的土地。城關鎮袁朳子坡上,農婦的點籽簍兜著烏亮的油菜籽,揚手撒向天空的剎那,仿佛在梯田間播撒星斗。當第一片雪花落在壩場邊的稻草堆上,山坳深處傳來石磨轉動的聲響,新磨的苞谷面、新打的稻谷米與新榨的菜籽油香,漫過寂靜的村莊,這是田野寫給冬天的序言,在火塘跳躍的光影里,農人們正用吊罐封存四季的韻律,等待下一個輪回破土而出。
(原載于2025年6月6日《安康日報》8版)
【作者簡介】
王韜,筆名遙望五峰。男,七十年代末出生于陜西平利,國家公務員。廣泛涉獵散文、詩詞、攝影、曲藝以及自媒體等領域創作,其文學、新聞和攝影作品千余篇(幅)在中省市媒體發表或參展。曾于2018、2021兩次獲評“陜西好網民”榮譽稱號、安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志愿者。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民俗攝影協會、陜西省詩詞學會、陜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華社、光明圖片、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F為平利縣文聯兼職副主席、平利縣作協副主席、安康市民俗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民俗攝影協會常務理事。平利縣第十屆政協委員。
?王韜的作品集
==入駐作者==
持續更新...... (排名不分先后)
主辦|遙望五峰文化傳媒工作室
郵箱|akwt@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