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漢L正式上市,目前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了,銷量表現如何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該車并沒有出現一車難求的現象,銷量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好。根據官方消息,漢L 上市后銷量連續兩月破萬,累計銷量21531輛。
但這超兩萬輛的銷售成績,并不是零售銷量而是批發銷量,是比亞迪賣給經銷商的銷售數據。
漢L在4月的零售銷量為3505輛,其中EV車型銷售2088輛,DM車型銷售1417輛;5月零售銷量4805輛,其中EV車型銷售3352輛,DM車型銷售1453輛;兩個月的銷量之和為8310輛。
因此,兩個月的零售銷量之和也僅8000多輛,并不能稱得上是熱銷。
漢L沒能成為小米SU7現象級產品,差在哪里?
從產品力出發,我認為漢L的產品力是強于小米SU7的,例如漢L EV后置電機峰值功率做到了580kW!電機轉速達30511rpm,如此強勁的功率,小米SU7做不到。
另外,漢L EV支持1000V高壓平臺和10C充電倍率,專屬充電樁5分鐘補能400km續航,并且兼容普通快充樁。這一點,小米SU7 搭載800V高壓充電架構的車型也做不到。
漢L EV四驅版系統功率達810kW(1102馬力),零百加速2.7秒,動力更強大。同時與小米SU7相比,售價更低,但續航方面比不過小米SU7。不過綜合衡量下,漢L EV的性價比更強,同時品牌力也不弱,但是為什么沒能出現一車難求的現象呢?
用戶群體不同
我認為小米造車后,憑借著此前在電子消費市場積累的口碑,創造出了一片屬于小米汽車的用戶人群。
你們可以簡單理解這批用戶,是原本不需要買車的,但小米造車之后,他們選擇了購買;這一批用戶是隨著小米公司一同成長,有了經濟實力之后,選擇購買小米SU7。
這批用戶大多是首購車人員,從他們在其社交平臺上的言論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就連剎車盤生銹都能覺得是大事。
另外就是跟風購買了,小米SU7的外觀和內飾足夠吸睛,同時質量上也足夠優秀;再加上小米營銷上的水平,真的不是現在的汽車廠商能夠比的,就連理想汽車也比不上,因此造成了SU7一車難求的現象。
從用戶群體出發,比亞迪是沒有優勢的,只能靠產品力來說話。但比亞迪的車型,尤其是內飾上的設計,不夠年輕,對眾多90后和00后的用戶吸引力不夠強大。
最后就是營銷
比亞迪股東、迪粉這些與比亞迪關系比較親密的群體,也不僅一次公開場合痛批比亞迪品牌營銷戰略不足 ;就連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回應了,正在改;這相當于變相承認自身營銷的不足。
營銷做的不夠好,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一些高端、強產品力車型的銷量表現不夠突出。不僅僅是漢L的銷量不夠出色,唐L也稍遜一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