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錯過了以下內容:
作者:ルーデル
本作品緣起于劇場版公映時帶給我的震撼,為此我傾注心血,耗時六個月精心制作而成。
作品以萬代EX級“白色基地”套件為基礎,通過大規模的套件混搭改造與半自制工藝,盡全力再現了由山下老師優化設計的、與“白色基地”似是而非的“Sodon”艦船。
主要改造點如下:
艦橋: 進行了延長處理,并對頂部形狀進行了修改。三腳桅樓更換為黃銅管。艦橋側面的窗框比原版“白色基地”增加了一層,并換裝為更為精密的蝕刻片窗框。
艦體: 中央重力區塊使用保麗補土塑形;艦首側面的進氣口為重新制作;艦體后方側面的舷側突出部及開槽均使用膠板自制。
彈射甲板與引擎: 彈射甲板部分基本保留原樣,但對其側面內側的進氣口進行了新造,并再現了側面細節。引擎模塊因與原設定差異巨大,故采用各種廢舊零件進行混搭改造。主翼上的引擎使用膠板再現,在制作引擎與主翼連接處的結構時頗費了一番功夫,但最終形態應是正確的。連接彈射甲板與引擎的部分采用了關節零件,可實現旋轉和左右俯仰活動。懸掛部分不具備伸縮功能,但通過將各個部件交錯安裝,即便只有微小活動,也能通過視覺錯覺產生聯動的效果(此設計也起到了關節零件的活動限位作用)。
武器系統: 制作途中,受動畫第8集中某個場景的啟發,緊急將原計劃的可動導彈發射器,改為了可再現米諾夫斯基飛行器展開狀態的結構(艙門可動)。艦首主炮與后部副炮,則依據第8話中短暫出現的畫面,利用艦船模型零件和膠板自制而成。所有MEGA粒子炮均為展開后的固定狀態(無法收納)。
涂裝與標識:
整體涂裝采用了綠色五階和白色四階的漸變涂裝。
全艦共16處艦舷燈分別使用了透明紅和透明藍進行涂裝。
主翼上印有“飛馬級”一號艦“LMSD-70”的艦船編號。
如對標題、封面、欄目系列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區評論或私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