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攝影時,怎樣選購器材,確實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事,因為相機與鏡頭的種類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各種“器材坑”。作為一個從小白走過來的人,我也踩過不少坑、交過不少“學費”。這篇文章就結合我的經歷,來和大家聊聊如何在攝影器材的選購上少走彎路。
先來看一下初學者買器材時有哪些容易踩的坑,首先就是他們認為相機越貴、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一定好。但事實并非如此,雖然說價格越高,相機的功能越多,性能也越好。但對初學者來說,由于對攝影的不了解,相機的很多功能用不上,導致相機的高性能不能完整的展現。這也使得初學者用再貴的器材也是浪費。還有廠商每年都會推出各種號稱“革命性”的新品,小到鏡頭配件、大到機身升級,常讓人看得心癢難耐。然而不少所謂的“黑科技”不過是噱頭,新鮮感過后用處有限。比如某些帶特殊效果的鏡頭以及各種濾鏡,看上去很誘人,買回來可能用幾天就吃灰了。
有的初學者激情上頭,恨不得相機、鏡頭、腳架、閃光燈各種配件一次配齊。結果不少配件買回來就束之高閣沒有用。最典型的就是新手買閃光燈的了。這在前期買基本上就是冤大頭。雖然說攝影的核心是光,但是初學者前期連常亮燈的使用都還沒有掌握。再加上光質不一樣的閃光燈,想要拍出好照片就更難了。所以初學者第一個就是不要去買閃光燈。以免買回來不會用,放在哪里吃灰。以上的這些坑我自己都或多或少踩過,事后想想都是比較后悔的。所以初學者前期買相機時要認清這些誤區,才能在一開始少走彎路,把錢花在刀刃上。
要想避免以上這些問題,初學者在買器材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我主要想拍什么?不同的題材對器材的需求是不同的。像以拍人像為主的,可以考慮適合拍攝人像的器材。比如性能一般的相機搭配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如50mm f/1.8),就足以拍出虛化效果好的人像照片。拍攝這類題材的相機不一定需要最高像素,但對焦要準,鏡頭光圈要大,這比機身的性能更能影響畫面效果。如果是拍攝風光的,那就可以選擇便攜輕便的相機要更適合,比如選擇一臺小巧輕便的無反相機配套變焦鏡頭,就能走天下。其中廣角鏡頭對于拍攝風光是很有必要的,還有別忘了要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弱光環境下的日出日落和夜景。因為這類題材,提升畫質的關鍵在于長曝光和穩定性,而不一定是頂級機身。再就是如果是拍運動題材,相機的對焦性能和連拍速度就要比像素更重要。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上面只是常見的場景。之所要舉例這兩點,其實就是想告訴初學者,買相機不要人云亦云,要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來選擇。這樣才能在相機的選購上不至于盲目。
很多初學者在選擇相機時容易陷入“這個也想要、那個也不想錯過”的糾結中。其實攝影器材的選購是有先后順序可查的,通過合理規劃,就能避免一次性花錢太多又顧此失彼。我們要知道,相機選購要按需逐步升級,不要一下子買太多。器材完全可以隨著自己的技術和需求 慢慢購買、慢慢升級。
在前期,沒必要上來就追求頂級的旗艦相機,而要選擇一臺適合自己的入門或中端相機機身就可以了。再搭配一個套機變焦鏡頭先練手。當拍攝一段時間后,就會更了解自己在哪方面受限。通常來說,升級鏡頭要比升級機身帶來的效果更明顯。當初學者開始專注于某類拍攝題材時,選擇合適的一些輔助器材會變得很有必要了。比如喜歡拍風光或夜景,那就需要選擇三腳架;拍人像時可以使用入手反光板,用來改善人像布光效果;而在拍攝視頻或者Vlog則可能需要穩定器、麥克風等。這些配件可以根據需要逐步添置,不需要在最初階段一股腦買齊。
綜上所述,對于小白來說,器材固然誘人,但真正決定照片品質的是拍攝者的拍攝技術了。在攝影器材投資這條路上少走彎路的關鍵,就是理性消費、按需購買、多練技術、善用資源。請記住:最好的相機就是此刻在你手中的這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