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在如今這個時代,老人帶娃,幾乎成為了養育常態。
根據社會統計數據表明:
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期間,有80%的家庭,存在老一輩人帶娃的情況。
歸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年輕人壓力大,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得不用自己的晚年時光,托舉孫輩的成長,默默的支撐起兒女的未來。
就像我樓下62歲的李阿姨,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自從退休以后,就在三個家庭里輪流幫著他們帶娃,幾年下來,肉眼可見的蒼老了許多。
盡管如此,李阿姨卻常常樂呵的說:年輕人現在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
因為長時間堅守在帶娃崗位上,在不同的兒女家里生活,這些年里,李阿姨也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教訓。
就比如她經常勸誡大家說: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有4個時間,最好先回自己家。
第一次聽到,就覺得非常有道理,接下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給帶娃的老人提個醒。
01.育兒觀念沖突明顯的時候
李阿姨說,幫兒女帶娃,目的是穩定他們的后方,為他們在前方奮斗掃清障礙。
可問題是,若是三天兩頭的生悶氣、鬧矛盾,那么顯然就與之前的目標背道而馳了。
若是到了關系無法調和的地步,往后退一步,先回自己家,才是明智之舉。
說實話,真的很有道理。
像是在不少老人幫著帶娃的家庭里,基本上矛盾的中心點,都圍繞著孩子。
比如,年輕人崇尚科學育兒,可老人更愿意以“經驗”自居。
時間一長,彼此之間就會慢慢滋生不滿,哪怕表面維持著平和,可心里卻積攢了許多怨氣和不滿。
終有一天,就可能因為一個導火索,而引發更大的沖突,鬧得雞犬不寧。
所以對于老人而言,只要察覺到育兒沖突明顯的時候,就可以選擇暫時回歸自己的家庭。
這種退讓,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按下暫停鍵,給彼此一個冷卻與反思的距離,反而會為后續健康的協作模式鋪路。
就像我的一個表姐,跟她婆婆在育兒觀念上,就經常意見不合。
后來有一次,老人家無法忍受,就先回到了自己家。
可婆婆一離開,表姐一個人帶娃,一下子亂成了一鍋粥。
從那一刻開始,表姐才慢慢明白,哪怕婆婆的一些育兒觀念確實看起來不那么科學。
但只要婆婆在,自己的心就是穩的,更不會讓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
所以說,距離往往能讓人看清現實,讓理性回歸。
02.當身體頻頻亮起紅燈的時候
李阿姨說,帶娃是一件累人又累心的事情。
再加上老人的身體、精力本就不如年輕人,時間一長,可能就會亮起各種紅燈。
可如若想著不給兒女添亂,忍著不說,那很容易讓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說起這個,想起我們小區里之前發生的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大家帶著孩子都在小區里游樂設施區那里玩。
沒成想,有個阿姨上一秒還抱著小孫子談笑風生,結果下一秒卻一下子栽倒在了地上。
幸虧周圍人眼疾手快,先一步接住了孩子。
后來聽說,這個阿姨因為帶娃長時間的勞累,心臟出現點問題,需要搭橋。
這一下,全家上下原本的平穩被打破,年輕人必須請假,一邊帶孩子,一邊照顧老人。
說實話,若是演變到這一步,真的得不償失。
所以說,老人帶娃,一旦感覺到有什么不適,選擇“撤退”和“休養”,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和保護。
比起幫著帶娃,自己安好、健康,可能才是對子女真正的支持。
03.當小夫妻鬧矛盾的時候
李阿姨說,小兩口在一起生活,難免有個吵架拌嘴的時候。
一旦矛盾比較大,幫忙帶娃的老人,就得懂得給他們留下交流和解決問題的空間。
對此,深以為然。
之前,我跟不少老人聊天,大家都提到一個相同的問題:小兩口吵架,自己到底該咋辦?
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先退場,把空間留給小夫妻,讓他們自己解決。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其一,當老人及時退出,他們才能解除掉心理上的依賴,學會正面應對,尋求健康的解決方法。
這樣一來,年輕人對婚姻、夫妻關系,也能有更清醒的認識和進步。
其二,老人不摻和,矛盾不至于擴大化。
為啥這么說呢?
老人在場,很容易因為血緣的催動,對自己的兒女有偏袒和維護。
這是人的本能,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劍橋大學的《親屬關系研究》也證實:
血緣關系,存在防御性認知偏差。
簡單來說,就是當別人吐槽你自己的兒女時,你會開啟本能的保護機制。
所以說,為了不讓問題更復雜,先給自己“按下暫停鍵”,回老家待一陣,這樣才能給小兩口建立融洽的婚姻模式提供契機。
04.當“自我”在辛勞中迷失的時候
李阿姨說,幫兒女帶娃,并不意味著要犧牲“自我”。
因為一旦這么去思考問題,那么等到有一天不被需要時,老人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想起北京大學老齡問題的一項研究:
當老年人持續犧牲個人社交、興趣與精神需求時,將加速社會角色猥瑣,顯著增加晚年價值觀缺失和抑郁風險。
所以,哪怕再怎么心疼自己的兒女,也要關注“自我”。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生命里只剩下“帶娃”這一件事情了,那么就要警惕和小心了。
并且得琢磨一下,是不是應該給自己稍微放個假,回到自己的舒適區,重新找一找之前的自己。
重拾愛好、恢復社交,在屬于自己的節奏里休整身心。
同時,也能拿回屬于自己的生活主動權。
只有這樣,才能以更為飽滿的狀態回歸。
其實,幫子女帶娃,圖的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相互成全。
但這個前提是,每個人都舒服。
當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才能更有耐心的陪孩子。
當你守住自己的邊界,子女才會更尊重和感激你的付出。
大家說,對嗎?
最后也愿所有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們,都能在付出和自我之間,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