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接到了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來訪者,姑且叫她小林(24歲)吧;
她跟我說,男友的一些行為令她十分內耗,和男友相戀5年,兩個人從大學到如今感情穩定,但是穩定之下似乎有一些“危機”。
她發現男友最近不怎么和她目光對視,吃飯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拒絕她給他夾菜,也很少有肢體接觸,女生忍不住問男友到底怎么了?
男友一開始還是十分有耐心地給她解釋,說最近有點累,對很多事情不上心,并不是故意冷淡她。
我繼續問女生這樣的情況持續多久了,她說快一個月了,每次她想好好和男友聊聊,男友都會以“她想多了”為理由,將她的話堵住。
生理性討厭:隱藏在細節中的真實信號
而案例里的男友其實就是對小林生理性討厭的表現,雖然他解釋到自己很忙,并非故意,但是那些藏在行為和肢體里的細節不會騙人。
生理性討厭又被稱為生理性厭惡(Physiological aversion);
指的是人類對某些刺激產生的本能性的排斥反應,而這種反應往往先于理性認知而產生,下意識的反應往往比語言更真實。
為什么會出現生理性討厭?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大腦會有一定的危險識別泛化現象;
指的是大腦會將特定感官信號,如密集的孔洞負擔的氣味與進化史上的一些生存威脅,比如將有毒生物、病原體進行關聯,從而觸發防御反應;
這是人類避免疾病的適應性策略和本能反應。
生理性厭惡會刺激人的腦區里的某個特定區域的激活;
人的島葉皮層和前扣帶回皮層會構成“厭惡網絡”,并處理厭惡刺激引發的生理性反應,如惡心、出汗等;
來自FMRI的研究顯示,特定的聲音會異常激活該網絡。
此外,這也是神經系統的自主反應及下意識反應;
針對事物的厭惡刺激,會觸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律加速、呼吸紊亂等,這些會帶來一定的生理上的消極體驗,從而加重對該事物的生理性厭惡。
除了進化機制,還有心理社會機制;
這個機制一般分為2個層面,首先是創傷條件反射(Traumatic conditioning),也可以理解為PTSD;
比如童年的負面經歷,可能會將特定的感官線索如某種氣味與痛苦的記憶綁定,從而形成持久的潛意識關聯;
比如童年時,進食過多的肥肉后嘔吐,那么長大之后就會把肥肉與嘔吐這種生理不適關聯,進而生理性厭惡肥肉,看到可能就會有嘔吐傾向。
道德厭惡轉換也是生理性厭惡的一個典型表現;
比如當一個人經常欺騙你時,那么你會下意識的將這個人與欺騙綁定在一起;
再次見到他時,也會觸發一些不良情緒體驗,從而讓你對其產生生理性厭惡。
生理性厭惡的三大表現,你中招了嗎?
那么生理性厭惡的具體表現到底有哪些呢?一般情況下有這三大類:
首先就是行為回避。
當一個人對某一個人產生生理性討厭時,會出現一定的肢體防御姿勢,比如身體向后傾,雙臂交叉抱于胸前。
這些行為都會使自己與厭惡源保持一定的距離,其次也會出現感官回避行為,比如捂住自己的耳朵或者鼻子或者拒絕眼神對視。
就像電視劇《難哄》女主溫以凡被厭惡的鄰居堵截時,緊閉雙眼,蜷縮身體的行為都是生理性討厭出現的行為回避。
還有,當自己的皮膚被厭惡源觸碰時,會反復的清洗擦拭。
其次就是軀體化反應。
當個體遇到生理性厭惡的人或事時,會本能地排斥;
而這種排斥就是上文的激活大腦特定腦區后,產生一系列負性軀體化反應,通常會出現一定的內臟不適如胃部痙攣、惡心嘔吐等。
同時也會出現呼吸心跳異常或者心悸,這是非常嚴重的生理性厭惡表現,這種生理性厭惡可能也會有特定的人泛化到整個群體。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素媛》里的小女孩便是如此;
她因為被要求給一個陌生大叔撐傘而被強行拉走侵害,導致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本能地抗拒所有異性的接近;
一旦有異性出現,她就會焦躁不安,十分恐慌,泛化的對象甚至包括了自己的父親。
最后的表現是連帶排斥與負性情緒反射,案例里小林的男友拒絕女友夾菜就是連帶排斥的表現;
因為對女友出現生理性厭惡,所以對女友使用過的物品,觸碰過的食物都會出現排斥心理。
而負性情緒反射則是在想到這個人或者與這個人接觸時會下意識的出現煩躁心理;
甚至這個人還沒說一句話,做一件令你討厭的事時,你就已經開始感到焦躁不安,迫切地想離開。
此外,還有一種更加隱秘的生理性厭惡——頻繁否認某個人的夸獎;
人天生具有被認可的需求,但是面對自己厭惡的人的夸獎時,會本能的排斥因而會下意識的否認他說的所有話。
然而不管是誰都會被人厭惡,也會厭惡他人;
因此在面對他人的厭惡時,除了自我反省外,也要接納不同事物的存在;
因為有著厭惡本身就是種惡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改變和遠離。
-The End - 作者-觀南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