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類人,
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
只是人類,
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
——作家·錢鐘書
「逝于 1998 年 12 月 19 日」
出自作品:《圍城》序
01.
1994 年 11 月 12 日,北京氣溫零下 3 度。京城各大影院門前,居然有穿著大衣、裹著圍巾的人排隊。這在 90 年代中期可謂奇景。
那年頭跑去看電影的寥寥無幾。1993 年,中國觀影人次跌至最低,老百姓都扎堆在家看《我愛我家》和《編輯部的故事》。后來這事見報,大家才知道,排隊的人看的不是國產片,而是一部進口片,叫《亡命天涯》。
1994 年,《亡命》一桿子把中國觀眾打進大片時代。當時國產片第一名不足800萬票房,《亡命》卻高達 2500 萬。在教育了老百姓什么叫“大片”時,還讓他們懂得了資本的腐朽與神奇。不過,當年排隊的觀眾并不知道,這片子上映頗具波折,中影拿到“進口權”后,和幾家電影公司的人差點打起來。電影公司斥責中影是“洋買辦”“給美國片商打工”。
最后是廣電部副部長田聰明和電影局副局長竇守芳親自從中斡旋,事情才定下來。
「《亡命天涯》海報上的主人公」
隨后,中影與華納達成分賬,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鄭州、廣州 6 座城市上映《亡命天涯》。北京電影公司拒絕播放,中影只好去找海淀電影公司。直到播放前夜,北京文化局的人還找到了海淀的韓茂瑞,在他家聊到 12 點,希望他退出。文化局的人提出看拷貝,韓說沒有,把文化局的人騙走后,揣著8個拷貝開著桑塔納在街上溜達了一夜。
這才有了北京上映《亡命天涯》的奇景。
94 年對中國影迷而言,還有兩件大事。
一是一種名叫 VCD 的東西被生產出來,漸漸走進千家萬戶。VCD 機給了無數人看盜版影片的機會,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觀影范圍。那一年,西影廠和香港合拍了一部電影,票房次年撲街。直接讓香港公司破產。
后來這部電影通過光碟形式在民間流傳,越傳越兇,直接封神。它就是《大話西游》。
「《大話西游》多虧了VCD 」
二是中國首次接入了互聯(lián)網,實現全功能連接。這件事影響更加深遠,直接導致日后大家能通過網絡惡補海量的國外電影。此后,隨著互聯(lián)網在全世界普及,一個 1990 年成立名叫“IMDb”的評分網站在影迷心中樹起了巨高的位置。而同樣一部 1994 年的電影,雖然提名 7 項奧斯卡大獎,卻最終顆粒無收。上映之初1800 萬票房,連本都收不回來。
但隨著大量影迷通過互聯(lián)網涌入 IMDb,它卻成了諸多人心中毫無爭議的“歷史第一”。
這部電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贖》。
多年后,透過互聯(lián)網惡補影單的中國觀眾,發(fā)現他們錯過的不止影史第一。
1994 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
這一年佳片云集、天才扎堆:美國有《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獅子王》;華語片有《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獨立時代》《飲食男女》《大話西游》;歐洲有《紅》和《白》《烈日灼人》《暴雨將至》。動畫片《獅子王》劃了時代,動作片《生死時速》《真實的謊言》終成經典;還有《瘋狂店員》《天生殺人狂》《夜訪吸血鬼》《燃情歲月》《這個殺手不太冷》等一系列影史佳作。
「《肖申克的救贖》得感謝互聯(lián)網 」
但很多人不知道,那一年國產片里除了《活著》《陽燦》,還有一部神作,在豆瓣上評分比《活著》還高,在國際上卻沒拿下什么大獎。這部電影叫《背靠背,臉對臉》,導演叫黃建新,是韓三爺的老同學。
1994 年,靠著《低俗小說》,昆汀在世界影壇出盡風頭,奠定神一樣的地位。多年后,昆汀在北三環(huán)電影基地拍攝《殺死比爾》,黃建新協(xié)助他完成了片中那段驚世駭俗的“百人斬大戰(zhàn)”,不知有沒有聊到自己這部代表作。
很多影迷說,《背靠背》之所以沒能在國際上拿獎,主要是一個原因:
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懂它的悲涼。
02.
《背靠背,臉對臉》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部你看的時候會頻頻會心一笑、但看完后卻會感到不寒而栗的現實精雕。
為什么這么說?
來,我們先看看故事主線講了什么。
故事男主角叫王雙立,某地文化館的副館長。該館三年無一把手,他當了三年代理館長,成績很不錯。王自認為有能力勝任館長,可以把當地文化事業(yè)再搞一個臺階上去。所以公投大會上,理直氣壯地寫了自己名字。
王雙立這個人,確實有能力。辦起事來,滴水不漏。影片一開始,就給他設計了一道難題。領導冷局長要把女兒塞進文化館,為了讓局長女兒進來,他專門弄了個“公開招聘”,準備讓冷冰冰拿第一名。
這樣一來,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然而,就在公開招聘前,冷局長突然打電話告訴王雙立“冰冰不參加了”。
可招聘信息早發(fā)出去了,這咋辦?王雙立精啊,把打分的人拉到一起開個會,分配好每個人的分數,讓所有參賽者的平均分都一樣。最終結論,“一個都不錄取”。為什么不能錄?你把別人招進來,那不得罪冷局長嗎?
王雙立以為做得巧妙,給文化館貢獻多,館長當定了。結果沒多久,徐副局長把他叫過去,給他介紹了一下新來的館長:老馬。
老馬之前當鄉(xiāng)長,并不是文化口的。王雙立這一看,心涼了半截。但這是上頭的安排,自己沒法兒說什么。只能認。但在見到老馬的那一刻,他心里算盤就打了起來。電影前半段,講的就是王雙立如何一步步設計把老馬逼走。
在跟老馬的“這場戰(zhàn)爭”中,王雙立身邊有這么四個人,分別是:
李會計、猴子、老宋、老羅。
其中,李會計和攝影師猴子,是王雙立身邊的心腹,尤以臨時工猴子為甚。文學部的老宋呢,是略微偏向于王雙立的。
老羅,則是王雙立的死對頭。
下面我們來看看老王搞走老馬的四步棋:
第一步,叫制造對立。
老馬出場時,提出要求,想在城里有房住。不得不說王雙立有心機,一聽這話,就對徐副局長說: 李會計有私房,只能讓他搬出去。
李會計明明是自己人,為什么要拿這小子開刀?原來在老馬出場前,王雙立問李知不知道有新館長來。李會計就不老實,沒說實話。
讓李會計把房子讓出來,一來報復了這小子,二來讓李會計記恨老馬,達到“一箭雙雕”。這是王雙立一瞬間想到的,你說高不高?
李會計問起此事,他又聰明地說:老馬早去單位里看過了。給自己推掉了責任。
果然,隨后李會計幫了他大忙。
第二步,叫亮清地盤。
老馬上任,要開會。開會時,王雙立夾槍帶棒地說,老馬常年和農民打交道,擅長“抓獲葬,做婦女結扎”,言外之意,這人就是個大老粗,根本不懂文化。老馬要發(fā)言時,王雙立還粗魯地打斷了他。
但老馬畢竟是館長,不能直接動他。
動不了你,我還動不了你的人嗎?
死對頭老羅被老馬重用時,王雙立就告訴李會計,“不許讓老羅翹尾巴!”。
這天早上,老羅從李會計那里拿鑰匙開會議室的門,散會后,李會計指著桌上的杯子說少了幾個,非要在老羅的工資里扣。老馬想替老羅說話,可王雙立說,必須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拿制度壓你,你是館長又如何?
老羅覺得冤枉,氣得砸了杯子。
可惜老羅自己不成器。之后要幫老馬買辦公桌,買的時候,看中一對椅子,就私自買下,弄發(fā)票里一起報銷了。李會計看這辦公桌這么貴,馬上覺得有問題跑去商場核對。
這一來,又抓住了老羅貪腐的證據。
王雙立狠啊,怎么叮囑李會計的?
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往死弄。
老羅領工資時,因為被扣了水杯錢,鬧情緒,跟李會計針鋒相對,說王雙立袒護心腹。李會計見狀,立馬在全館的人面前大叫,說你個老東西,貪污還好意思說我?這下好了,老羅丟人丟到姥姥家,只能忍氣吞聲。
那一刻,當著全館人,老羅喪失了尊嚴。
這不光是打你老羅的臉。
還狠狠打了你老馬的臉。
你一個新領導,就重用這種人?
你的手下貪污,你又是什么貨色?
王雙立這一招出來,就足以讓老馬明白,這個文化館里,到底是誰的地盤。
第三步,叫做暗施冷箭。
打了老羅的臉,劃分了勢力范圍,但兩個人還得見面笑嘻嘻。老馬搬家,王雙立還前去幫忙。這時,老馬要把冷局長的女兒冷冰冰直接調入局里,可是來頂替誰好呢?
王雙立面兒上幫老馬想主意,其實又給他挖了坑。他把文學部老宋的位置給頂出去了。
老馬還以為這是一高招。
結果老宋一聽到消息就罵娘。
還直接寫信給冷局長反應。
冷局長一看,這老馬真是:
“一點小事都辦不好啊!”
第四步,更進一步:拆穿無能。
這一招,得感謝李會計。文化館要修舞廳,工程簽下來。李會計跑去給工程方老板叮囑,說別修那么快,慢慢修。
這下好了,工地上都是廢料垃圾。上面要做衛(wèi)生檢查,必須把垃圾弄干凈,否則影響市容。老馬去催工程方,工地的人根本不鳥他。
這個當館長的,只能在工地上跟人耍無賴。
老馬無計可施,冷局長又怒了。
關鍵時刻,還是王雙立解決了問題。
老馬的面子都丟盡了。
按理說,面對棘手問題,王雙立這個聰明腦袋,如此迅速拿出辦法,應該是很討領導歡心的。但問題解決后,老馬的位置并未動搖。不但沒動搖,老馬還準備動王雙立身邊的人,猴子。結果這逼出了王最后一步棋。
最后這步棋,叫殺人誅心。
老馬會攝影,當初還給文化館投稿過。市上抗洪救災,他跟冷局長去了。為了凸顯冷局長在救災中的位置,秘書小閻讓文化館弄了個攝影展。沒想到啊,王雙立把老馬拍的一張照片掛到展覽中,冷局長當場就怒了。
你們自己看看這張照片:
局長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怒噴老馬一句:
這么一搞,老馬徹底輸了。
一張照片,把老馬送走,去了農業(yè)局。
上半場戰(zhàn)爭,到此結束。
03.
老馬走后,大家都以為王雙立肯定要當館長了。王雙立也覺得有戲。可惜徐副局長把他叫到辦公室說,你還是先當代理館長。
王雙立還以為: 這是上頭考驗自己。
所以回家對媳婦說:
既然如此,那就再現搞點成績出來。成績出來了,領導一高興,說不定這個館長就當上了。于是乎,老馬前腳走,王雙立這邊后腳就跟工程方老板打招呼,趕緊把舞廳修起來。
短短一個月后,舞廳就修好了。這又給市上的文化事業(yè)做了貢獻。舞廳開業(yè)當天,冷局長和徐副局長大駕光臨。
一邊奏樂一邊舞,別提多開心。
冷冰冰都直夸王雙立,對她爸說他這次不當館長不行。王雙立也是勝券在握。
結果舞會結束,徐副局長告訴他:
“為減輕你的工作負擔,我們把冷局長的秘書小閻派到文化館了,你要好好配合。”
而且,小閻比老馬權利更大。
王雙立,直接被架空。
聽到這個消息,王雙立如遭雷擊。當場就頹了。 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舞廳。
魂不守舍地褪下外套。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隱喻感的鏡頭:
那褪下西服的樣子,就仿佛丟了盔甲。
王雙立下半場的戰(zhàn)爭,就是這副狼狽相。
小閻是冷局長的秘書,拿《武林外傳》的話,我上頭有人兒。到文化館開會,他一個人站在上面講話。還對所有人說,自己年輕沖動,如果有什么得罪人的地方,請大家多擔待。
這句話最后一個鏡頭,定格在王雙立:
真不是說著玩兒的。
一上來,先拿你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刀。
第一把刀,讓老宋寫檢查。
老宋當初說走就走,后來是王雙立調回來的。你人是回來了,檢查寫了嗎?
第二把刀,威脅猴子,老子隨時讓你走人。
眼看刀落下來,親信們問王雙立怎么辦?王雙立他能怎么辦啊?一個副館長,手上沒有任何實權,只能反問一句:
讓我?guī)湍銈儯l來幫我呀?
這時,一個劇情呼應了前文。
為什么王雙立見到老馬,會先拿李會計制造對立?李會計這個人啊,根本不是個老實人。現在一看,王雙立不行了,小閻是冷局長的人,他不敢動,以后文化館就是閻館長當家了。我不能跟王雙立走得太近。
這不,馬上開始跪舔閻秘書。
但小閻還覺得不夠過癮。
王雙立的爸是個修鞋匠。這一天,他拿了一雙鞋到外面,想讓王雙立的爸來修。沒想到王雙立他爹把鞋修壞了。小閻當即大怒,得理不饒人,非要老頭子賠錢,不賠錢是吧?
那我就從你兒子的工資里面扣!
這一招,又呼應了前文。
你是怎么整老羅的,我就怎么整你。
你逼人家,我也讓你嘗嘗被逼的滋味。
先從尊嚴上,把你丫打垮!
無奈之下,王雙立他爹只能去賣血還這個錢。王雙立趕緊跑到醫(yī)院,求他爹回家。老頭子倔強無比,打死不走。見此情形,王雙立雙眼含淚,“哐當”給他爹跪下了。
這一幕,僅僅是給爹下跪嗎?
王雙立跪的是更大的東西。
那個東西,罩著他,捏著他。
就像捏著一個小玩意。
說出去,你是個副館長。但這個東西壓在你肩上,你不跪也得跪,由不得你。
不過觀眾正要同情王雙立時,回家路上,他爹才道出了實情。兒子,你別以為你爹是吃素的。為一雙鞋,我這一鬧,群眾七嘴八舌傳出去,你看他姓閻的是什么下場。
果然,文學部老宋就此寫了篇文章,直接引起社會關注,小閻被停職檢查了。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小閻這一檢查,王雙立又覺得希望來了。
屁顛兒屁顛兒跑去出差,以為回來有戲。
結果一回文化館,傻了,徹底傻了。
小閻依然是館長,檢查寫完,屁事沒有。
反倒是領工資時,李會計給他少算了100多塊錢,說是閻館長讓把鞋的錢給扣除了。
王雙立拿著錢,再看看李會計,想到了兩人是如何聯(lián)合起來讓老羅難堪的,現在,輪到見風使舵的李會計和小閻整自己了。
這個文化館,以后沒他說話的份兒。
這 40 塊錢工資,對他是最大的侮辱:
王雙立出門,氣得栽倒在地,進了醫(yī)院。
父親、妻子來探病時,王雙立想明白了:
“咱們啊,扳不倒人家。”
下半場戰(zhàn)爭,王雙立徹底投降。
04.
但故事并沒有結束。
如果結束了,它還稱不上神作。
明白了小閻的不可撼動后,王雙立投降了,而且“佛系”了。直接從儒家走入了道家。他養(yǎng)好病,回家開始跟老婆造二胎,開始練字,對文化館的事不再過問,不再想“干出什么成績”,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甚至和老馬成了排解寂寞的朋友。
直到有一天,上街買菜,遇到了冷局長。
嚴格地說,是下課了的冷局長。
冷局長是怎么下課的呢?這就要說到文化館里最容易被踢走的臨時工,猴子。猴子這個人,一來有點義氣,二來覺得小閻在一天,自己的工作一天就不安穩(wěn)。
于是他設計,弄了一些有傷風化的碟片,送到閻館長新建的鐳射影院里播放。播放當晚,又一個電話打到了公安局,給小閻栽贓。
文化館帶頭播毛片?
這個社會影響,就不是一般大了。
就不是寫檢查能解決的問題了。
不但小閻要下課,連冷局長也得下課。
冷局長下課后,誰上去了呢?
徐副局長。
當初徐副局長把老馬介紹給王雙立時,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叫做:
你說妙不妙?
如何妙,我們后文再說。
先說小閻下課后,猴子還不解恨。因為工作丟了,他偷拍到已有家室的小閻跟女同事有染。準備把證據交出去,讓小閻身敗名裂。
拿到證據,他先去找了王雙立。
可王雙立看到照片,直接就撕了:
王雙立升職心切,但有自己的底線。
猴子覺得你王雙立慫,但我猴子不慫。于是把照片捅了出去。果然沒多久,王雙立被徐局長叫到文化館去。因為小閻和女同事私奔了。
電影最后,王雙立又到文化館開會了。
沒人知道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
或許,他心里那團火又燃了…
05.
以上就是電影的主干。講想當館長的王雙立的兩場戰(zhàn)爭。一場贏了,一場輸了。
在這兩場戰(zhàn)爭里,他和身邊人用盡了手段,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整個“斗爭”過程,可以說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個歪招接一個歪招,看得人大呼過癮。關鍵是那些陰陽謀,你會看得屏息凝神,會看得拍手叫絕。
因為它們太現實,太熟悉,太殘酷。
不但故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人物形象也飽滿。精明的王雙立,老實的馬鄉(xiāng)長,跋扈的閻秘書,騎墻的李會計,包括配角老羅、冷局長、徐副局長,都讓你嗅到一股濃濃的現實味道。堪稱現實主義文學里的經典形象。而在驚呼“真敢拍”的同時,你一定會被眼前的一幕幕戳痛。
它是如此冷靜,又是如此殘酷。
最終能戳痛人,只因為四個字:
毒、刺、深、寒。
這四個字,都藏在全片的細節(jié)里。
06.
先說毒,人心惡毒的“毒”。
在塑造人物時,黃建新用了“幾乎沒有一個好人”的手法。人心似深淵。
李會計在搬出房子前,砸碎了柜子玻璃,還在屋里撒了一泡尿。你自己有私房,明明有地方住,讓你搬出去,你就這么干?
老羅被欺負后,第一次故意去找王雙立他爸修鞋,純粹是惡心王雙立。
第二次喝醉酒,又吐在王雙立門前,明知道王父想要個孫子,就破口大罵王雙立是遭報應才斷子絕孫的。這得是多大的仇?
小閻找王雙立他爸修鞋,鞋弄壞了,說要是不賠錢,就拉王父去游街。
言語何其狠毒?
后來被冷局長教育,去給王雙立道歉,說在工資里扣鞋錢的事,根本不是自己授意的,這是李會計自己出的主意。
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李會計。
還有猴子,最后小閻下課,他依然覺得不解恨,非要置之于死地,讓他社死。
為什么?
你讓我沒飯吃,我就讓你沒法做人!
甚至王雙立的爹,也陰暗。
賣血把事情鬧大后,對兒子說了這么句話:
在老王頭眼中,連群眾的嘴,都有毒。
有毒,才能扳倒你閻秘書。
電影不光有毒,它還有“刺”。
社會的刺。諷刺的刺。
一開始,王雙立“公開招聘”。一上來就收到了一堆條子,都是各個部門、單位送來的招呼。王雙立說自己惡心。
可公開招聘的幌子,是誰想出來的?他為了讓冷局長女兒進文化館唱這出戲,他倒不惡心。
還有,工程方老板給他送禮,讓他把錢拿去花,說了一句什么話:
“這是社會的新生事物。”
類似的情景,電影里還有不少。
老馬為了填補文化館的欠款,把一個姑娘塞進館里,因為她親戚管財政撥款。
小閻給王雙立道歉,用文化館的電影票讓他送人情,說想看多少看多少。
王雙立為了滿足他爹抱孫子的心愿,違反規(guī)定生二胎,找醫(yī)生給女兒開個心臟病證明,醫(yī)生心知肚明,兩人心照不宣。
王雙立他爸攢了半輩子修鞋的錢,一直藏在枕頭里。一聽說媳婦懷二胎,趕忙把枕頭剪開,說只要有孫子,我們家就不缺錢。
刺,都是刺。
單位的刺,家里的刺。
而且這些刺,就像李會計對王雙立說的:
07.
第三點,“深”,最重要。
它是這部電影振聾發(fā)聵的地方。
那就是:為什么王雙立當不上館長?
他明明有能力,遇到問題,腦子轉得快,一拍就有辦法。從解決衛(wèi)生檢查和修舞廳兩件事來看,簡直是一流人才。成績,他能干出來。拉攏人心,他也是第一名。
老馬被逼走,迅速上門送人家酒水。
李會計搬家,他把工程方送的私款拿去給他裝修,剩下的錢,還請文化館的人去北京旅游。
自己老婆想去,還不讓去。
李會計都說:“你這花的是自己的錢啊。”
能力強,得人心,為什么當不上館長?
首先,他是鞋匠的兒子,草根出身。老馬雖然是個鄉(xiāng)長,不懂文化,卻能當館長,被他逼走后,還平調去了農業(yè)局,為什么?小閻不用說了,冷局長秘書。老馬沒能力,小閻性格沖動,但就是不讓你王雙立上。
其實片子里,早交代了幾個細節(jié)。
小閻帶老馬去看公開招聘。
他給王雙立帶了這么一句話:
徐副局長介紹老馬出場。
他又對王雙立說了這么一句話:
這都是領導說的話。
用意為何啊?
冷局長女兒要進文化館,你王雙立跟老馬一樣,直接把人塞進去不就可以了?還非要自作聰明,弄一個公開招聘。招聘現場,那么多人來,冷冰冰進了文化館,大家怎么說冷局長?還有其他人送條子,憑什么就你冷局長的女兒最后進了文化局,其他送條子的人怎么看?
冷局長以后怎么混?
連她老婆都明白這個道理:
這叫啥,聰明反被聰明誤。
歌舞廳建成時,冷局長看似高興。
可是跳完舞,當場就來了句:
之后當地報紙刊發(fā)新聞稿,上面寫舞廳建成是王雙立一個人的功勞,李會計問:
關鍵是,稿子是誰授意寫的呢?
上頭不授意,誰敢這么寫?
第一次來個老馬,還給你一點權限,第二次來小閻,直接把你權限都沒收。但顯然,王雙立沒搞明白,沒弄懂領導的心思。
他覺得自己有能力,所以公投選自己。
沒想到徐副局長對此來了一句:
你王雙立,一能干出成績,二能拉攏勢力,冷局長說你高招多,徐副局長說你把人耍得團團轉,你要是當了館長,領導們安穩(wěn)嗎?
你看人家徐副局長,每次出場,不是傳達冷局長的意見,就是單位出事他還在辦公室里打太極。最后冷局長一下課,他直接就上去了。
人家怎么當二把手的?
你王雙立啊,真的還是要多學習一個。
人家副職位,可是能跟市長同車的人:
最后,影片還有一點,就是“寒”。
這個“寒”字,都體現在笑容上了。
李會計隱瞞有新領導時,臉上掛著笑:
老馬和王雙立見面時,臉上也掛著笑:
舞廳開館,冷局長臉上對王雙立掛著笑,可接下來,就通知王雙立權限被剝奪:
面對小閻道歉,王雙立也笑著說:
真的就能算了嗎?
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和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正是電影名字的由來,臉對臉的時候,我對你笑,背靠背的時候,你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
你不知道,我想給你挖什么坑。
背靠背,臉對臉,這一姿態(tài),揭示的就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關鍵在于,這僅僅是老馬、王雙立、冷局長、小閻之間的關系嗎?僅僅是一個文化館里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恩怨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心之險,你不知道它險在何處。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了誰。
這是最叫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08.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王雙立為什么老是受挫?就因為他眼里只有打打殺殺。老馬來了,他要用幾步棋把老馬斗走,小閻來了,他又想把小閻扳倒。可是你的所作所為,冷局長真的不清楚嗎?要是不清楚,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
本來是讓李會計騰房子。
不直接讓李搬,讓你王雙立去通知?
什么意思?
抗洪展覽上老馬掛那么一張照片。
到底誰干的,冷局長心里沒數嗎?
王雙立認了一個死理,以為自己有能力,就應該當館長。如果當不上,就是成績還不夠突出。他對下面的人,拉攏、偏袒,對前來威脅位置的人,狠斗、不服。偏偏沒搞明白,斗走了這一個,還會有下一個啊。
這是王雙立的悲劇。
但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
在江湖上混,恩恩怨怨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你把自己搞得再厲害,也不如找個踏板嘛。你不去思考鄉(xiāng)長為啥能管文化,小閻怎么能當秘書,心思都花在搞公開招聘上了,那怎么行?你都沒分清敵我關系。
在這一點上,影片最深層的揭露,最狠。
它以王雙立的人生故事,不無悲哀地告訴我們,在江湖上,一個只懂打打殺殺、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
09.
最后來說一說黃建新。
黃導生于西安,當兵復員后被分配到報社當攝影記者。后來拍宣傳片,進了西北大學中文系學新聞。經一位老師介紹,做了電影場記、助理。這期間給吳天明當過場記。后經吳教父推薦,去北影進修,跟韓三爺成了同學。
黃建新就這么進了第五代的隊伍。回西安后,西影廠剛買了張賢亮的《綠化樹》,本來說讓他拍。他卻看中了另一部《浪漫的黑炮》。張賢亮就給他了。本子送到廠長吳天明那里,問我一個新人,該跟誰聯(lián)合指導?
吳天明說不用,自己弄去吧你。
拍了些片段,拿回西影,有人看了說:
“這他媽拍的什么鬼電影?鏡頭4分鐘動都不動,拿回去重拍!”
吳天明看了問,你自己有把握?黃建新說有啊。吳就說那你自己來吧,我們不干預。片子拍完審查,黃導年輕氣盛,跟審片子的人發(fā)脾氣拍桌子,差點沒弄成。又是吳天明出來扛責任。最后,《黑炮事件》歷經刪改70多處才上映,提名金雞最佳故事片,還拿下了一個政府獎,讓黃建新一炮成名。
關于吳天明是如何幫扶張藝謀、陳凱歌們的,以前聊過,這里就不展開了。
「黃導的成名作《黑炮事件》」
拍完《黑炮》,黃導去澳洲留學。1992年回來,發(fā)現中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春風吹滿地,人們心里有裂隙。于是一改“第五代”的先鋒姿態(tài),拍了《站直啰,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和《紅燈停,綠燈行》這城市三部曲。再后來不知為何,黃導的興趣轉移到了監(jiān)制上,開始做大量的監(jiān)制工作。
馮小剛的《大腕》、陳凱歌的《和你在一起》,都有黃導辛勤的汗水。
再到后來,黃導當上了北京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幫著老同學韓三爺拍了《建國大業(yè)》和《建黨偉業(yè)》。不知道這幾十年里,當初敢跟審查領導拍桌子的黃導,是不是對“江湖是人情世故”,有了些許更深的了解。
《一代宗師》里說得好啊。
“人吶,要往遠處看。”
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
現如今,翻過頭來,再看這部1994年的電影,真是大膽又犀利,一點也不藏著掖著。關鍵是,這部電影不但拿了金雞獎最佳影片,還讓主演牛振華拿了日本東京電影節(jié)影帝。更關鍵是,這片子在中央6套播過不少次。
電影里有許多值得咂摸的細節(jié),越咂摸越有味道;也有巨多細思恐極的鏡頭,越看你越覺得富有深意。特別是有個銜接上下文的鏡頭,拍的是晨曦之中一輪太陽從檐牙高聳充滿古意的文化館上方升起,仿佛穿透千百年滄桑的時間秘語。那古意盎然的建筑未曾動搖,永遠沐浴在日復一日同樣的日光下。
那個鏡頭,我覺得特別瘆人。
「全文完,下次再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1994電影“巔峰”,好萊塢“佳片年”神奇在何處?》,時光網,作者:光豬 編輯:老羊
[2]《回首1994年「亡命天涯」時代意義 大片登陸顯示開放胸懷》,新京報,2008.1.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